一种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4934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有分离和精过滤作用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气体入口,顶部设置气体出口,底部还设置液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沿进气方向由下及上依次在壳体内部布置的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再生机构,所述再生机构用于分别对所述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进行再生清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的次序过滤,具有多效能、分离精度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煤化工、环保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高压焦炉煤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高精度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炉煤气是在炼焦过程中,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得到的可燃气体,是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和一氧化碳。焦炉煤气可作为加热燃料、轧钢用燃气,或用于发电、生产纯氢等。
[0003]在全球能源紧缺,公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国家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政策贯彻实施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提高和发掘对煤炭和原油等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及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随着我国工业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煤化工、冶金、电力行业逐渐加快了对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的步伐,焦炉煤气制甲醇、制乙二醇和制LNG等项目不断落地实施投产。
[0004]焦炉煤气组成十分复杂,除常规低沸点气体组分外,还含有高沸点的大分子物质,如苯、萘、焦油、尘等。提高焦炉煤气的综合资源化水平利用,关键在于对炼焦过程所产生的粗煤气除杂净化处理。在焦炉煤气净化低压应用工段,中国专利文献ZL 202022724383.0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洗萘除尘装置”,ZL 201621272929.0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的脱除焦油尘系统”,上述技术专利采用喷淋水洗、特殊板组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及水洗系统的组合和集成,实现了对焦炉煤气中焦油和尘的高效分离净化去除,同时焦炉煤气中的硫/氨/苯/萘等杂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协同净化处理。
[0005]在焦炉煤气中高压工段,譬如(1)焦炉煤气经过螺杆压缩机之后,为了保证焦炉气往复压缩机安全稳定运行,在焦炉气进入压缩机之前;(2)为了保证甲醇合成气压缩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在新鲜气进入压缩机之前;以及(3)转化炉出口转化气经换热降温冷却后等过程,均需设置兼有分离和精过滤作用的分离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上述,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兼有分离和精过滤作用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
[0007]具体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包括:
[0009]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气体入口,顶部设置气体出口,底部还设置液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沿进气方向由下及上依次在壳体内部布置的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
[0010]再生机构,所述再生机构用于分别对所述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进行再生清洗。
[0011]所述惯性除雾器包括内环部及外环部,所述内环部位于外环部的中心,所述内环
部与外环部之间间隔分布多组叶片,且所述的多组叶片以内环部为中心呈分散辐射状布置,所述外环部可拆卸的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
[0012]进一步的,任一组叶片的倾角为30~60
°

[0013]进一步的,叶片的数量为16

24组。
[0014]进一步的,所述惯性除雾器的材质为S30408、S31603、改性聚丙烯或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丝网除雾器包括至少2层支撑架及固定于相邻支撑架之间的丝网,所述支撑架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内壁上。
[0016]进一步的,控制所述丝网除雾器的孔隙率为95~98%。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丝网与支撑架形成为饼状,其厚度为100~300mm。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丝网除雾器的材质为S30408、S31603、改性聚丙烯、改性聚四氟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混编。
[0019]优选的,所述纤维床除雾器包括具有多个管孔的管板及位于管板下侧穿设固定在管孔上的柱状滤芯,所述管板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内壁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柱状滤芯的内径为50~80mm、外径为100~200mm、长度为500~1500mm。
[0021]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床除雾器的材质为金属纤维或者改性聚四氟乙烯。
[0022]优选的,所述再生机构包括分别连接蒸汽源的惯性除雾器吹洗单元、丝网除雾器吹洗单元、纤维床除雾器吹洗单元;所述惯性除雾器吹洗单元包括与蒸汽源连通的第一蒸汽进气管道,所述第一蒸汽进气管道连通至所述惯性除雾器附近;所述丝网除雾器吹洗单元包括与蒸汽源连通的第二蒸汽进气管道,所述第二蒸汽进气管道连通至所述丝网除雾器附近;所述纤维床除雾器吹洗单元包括与蒸汽源连通的第三蒸汽进气管道,所述第三蒸汽进气管道连通至所述纤维床除雾器附近。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蒸汽进气管道连接于所述惯性除雾器的下侧,用于使水蒸汽沿进气方向以正向流对惯性除雾器进行吹洗;
[0024]所述第二蒸汽进气管道连接于所述丝网除雾器的上侧,用于使水蒸汽相对进气方向以逆向流对丝网除雾器进行吹洗;
[0025]所述第三蒸汽进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纤维床除雾器的上侧,用于使水蒸汽相对进气方向以逆向流对纤维床除雾器进行吹洗。
[0026]进一步的,控制再生机构的操作压力区间为0.6~2.5MPa,操作温度区间为120~160℃。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8](1)本技术结合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的次序过滤,具有多效能、分离精度高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煤化工、环保等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气



液,气

液,气

固两相及多相组分的净化分离。同时,对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设置有效的再生机构,使本装置处理效率和使用寿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0029](2)本技术采用的各除雾器均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不仅集成程度高,而且可根据处理气量、分离指标灵活配置。
[0030](3)本技术的各除雾器具有易清洗、材料耐腐蚀和耐高温的优势。
[0031](4)本技术装置具有操作压降低(<20kPa),占地面积小,核心内件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及免维护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a、2b分别是本技术中惯性除雾器的主视图、俯视图。
[0034]图3a、3b分别是本技术中丝网除雾器的主视图、俯视图。
[0035]图4a、4b分别是本技术中纤维床除雾器的主视图、俯视图。
[0036]图中标记符号的含义为:
[0037]1‑
壳体;2

惯性除雾器,20

内环部,21

叶片,22

外环部;3

丝网除雾器,30

支撑架,31

丝网;4

纤维床除雾器,40

管板,41

柱状滤芯;5

再生机构,5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气体入口,顶部设置气体出口,底部还设置液体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沿进气方向由下及上依次在壳体内部布置的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再生机构,所述再生机构用于分别对所述惯性除雾器、丝网除雾器、纤维床除雾器进行再生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除雾器包括内环部及外环部,所述内环部位于外环部的中心,所述内环部与外环部之间间隔分布多组叶片,且所述的多组叶片以内环部为中心呈分散辐射状布置,所述外环部可拆卸的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组叶片的倾角为30~6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设为16

24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除雾器包括至少2层支撑架及固定于相邻支撑架之间的丝网,所述支撑架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与支撑架排布形成为饼状,其厚度为100~300mm,孔隙率为95~9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煤气分离净化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积志裴文厉鹏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