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分离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7166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脱分离机构,包括解脱杆、解脱驱动机构和解脱连接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上设置有解脱连接结构,解脱连接结构包括锁定盲孔,锁定盲孔成型于上壳体的外底面且孔口朝下;锁定盲孔内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一对轴向挡块和一对周向挡块;每个轴向挡块在绕锁定盲孔的轴向的顺时针方向的前侧方固定连接有单个用于阻挡解锁杆的连接头转动的周向挡块;下壳体上设置有解脱杆和解脱驱动机构;解脱杆上段的连接头为T型连接头,T型连接头处在下壳体上方外部,解脱杆的下段具有位于下壳体内的驱动部;解脱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解脱杆下段的驱动部驱动相连并能够带动T型连接头转动。头转动。头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解脱分离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水下设备上使用的解脱分离机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下设备中需要脱离的上浮部件与水下部件之间往往需采用解脱分离机构来帮助上浮部件顺利解脱分离,实现预定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2064193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离机构,包括连接座和连接杆,其特征是:还包括解脱杆、解脱杆驱动结构和连接钢珠;连接座整体为套筒状,且内侧面凹陷形成有限位槽;连接杆的一端为插接在连接座中且整体呈管状结构,且侧壁贯穿设置有与限位槽对应的连接圆孔;解脱杆的一端为滑动插接在插接端中的封堵端,且封堵端的外侧面封堵住连接圆孔,另一端连接有能够驱动该解脱杆沿其杆长方向运动的解脱杆驱动结构;连接钢珠的直径与连接圆孔的直径相匹配且活动设置于连接圆孔处,连接钢珠圆周方向上的一端与封堵端的外侧面相抵接,连接钢珠圆周方向上背离封堵端的一端插接限位于限位槽内。
[0004]但是上述分离机构仍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且加工成本高,装配难度较大。
[0005]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更为精简巧妙的解脱分离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精简巧妙的解脱分离机构。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解脱分离机构,包括解脱杆和解脱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供解脱杆锁定或解脱用的解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0009]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0010]所述上壳体用于与上浮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解脱连接结构,所述解脱连接结构包括锁定盲孔,所述锁定盲孔成型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底面且孔口朝下;所述锁定盲孔内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用于供解脱杆的连接头限位的一对轴向挡块和一对周向挡块,其中:每个所述轴向挡块成型于所述锁定盲孔的周向侧壁且整体呈径向内凸状,每个所述轴向挡块与锁定盲孔的孔底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供解脱杆的连接头旋入;每个所述轴向挡块在绕锁定盲孔的轴向的顺时针方向的前侧方固定连接有单个用于阻挡解锁杆的连接头转动的所述周向挡块;
[0011]所述下壳体用于与水下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解脱杆和解脱驱动机构;所述解脱杆上段的连接头为T型连接头,所述T型连接头处在所述下壳体上方外部,所述解脱杆的下段具有位于所述下壳体内的驱动部;所述解脱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解脱杆下段的驱动部驱
动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T型连接头转动。
[0012]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解脱分离机构具有的优点是:
[0013]1、连接与解脱分离操作简单
[0014]锁定连接:在上壳体的外底部设置有上述锁定盲孔结构,即可与下壳体中解脱杆上的T型连接头的横向两端竖向插入,并在驱动电机驱动转动后,旋入轴向挡块、周向挡块和锁定盲孔内底壁围成的锁定腔内实现锁定连接;
[0015]解脱分离:仅需要驱动电机反方向驱动解脱杆转动,解脱杆的T型连接头反方向转动并转动至周向挡块限位,随即,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解脱,上壳体在上浮部件的浮力作用下随之上浮实现与下壳体之间的解脱分离。
[0016]2、结构精简,更易加工与装配
[0017]上壳体上仅加工上述锁定盲孔结构;下壳体上仅设置上述解脱杆和解脱驱动机构(实际在使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还包括电机控制器和电源,在此不作赘述),上壳体与下壳体自身结构、以及解脱杆与解脱驱动机构结构均较为精简,更易于加工和装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解脱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解脱分离机构中上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仰视方向)。
[0020]图3为图2中I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解脱分离机构中下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
[0022]图5为本技术解脱分离机构中下壳体的俯视图。
[0023]图6为图5中A

A线剖视图。
[0024]图中标记为:
[0025]1上壳体:11锁定盲孔,12轴向挡块,13周向挡块,14软天线,15定位孔
[0026]2下壳体:21解脱杆(211T型连接头),22驱动电机,23进水腔,24密封腔,25进水孔,26插块,27插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6所示,解脱分离机构,包括解脱杆21和解脱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供解脱杆21锁定或解脱用的解脱连接结构;
[0029]还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
[0030]所述上壳体1用于与上浮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所述解脱连接结构,所述解脱连接结构包括锁定盲孔11,所述锁定盲孔11成型于所述上壳体1的外底面且孔口朝下;所述锁定盲孔11内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用于供解脱杆21的连接头限位的一对轴向挡块12和一对周向挡块13,其中:每个所述轴向挡块12成型于所述锁定盲孔11的周向侧壁且整体呈径向内凸状,每个所述轴向挡块12与锁定盲孔11的孔底之间的间距可供解脱杆21的连接头旋入;每个所述轴向挡块12在绕锁定盲孔11的轴向的顺时针方向的前侧方固定连接有单个用于阻挡解锁杆的连接头转动的所述周向挡块13;
[0031]所述下壳体2用于与水下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所述解脱杆21和解
脱驱动机构;所述解脱杆21上段的连接头为T型连接头211,所述T型连接头211处在所述下壳体2上方外部,所述解脱杆21的下段具有位于所述下壳体2内的驱动部;所述解脱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2的内部,且所述驱动电机22与所述解脱杆21下段的驱动部驱动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T型连接头211转动。
[0032]实施时,优选,解脱杆21上贯穿所述下壳体2处套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且该密封圈整体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上表面外侧下凹的一个环形安装槽内。这样一来,即可通过更简的密封结构来确保解脱杆21贯穿下壳体2处的防水密封性。
[0033]其中,解脱分离机构,还包括能够回弹复位的软天线14,所述软天线14的安装端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的周向外侧面,所述软天线14的外段经弯折后卡压限位在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空间内。
[0034]实施时,软天线14可采用如型号SM

X1(品牌:台湾新名)的软质回弹天线。
[0035]实施时,软天线14的安装端可固定安装或铰接安装在上壳体1的周向外侧面。
[0036]采用上述软天线14具有的优点是:
[0037]1、拓展了上壳体1的功能:使得上壳体1不仅具有解脱分离功能,还具有设置无线通信用的天线安装座的功能,精简优化了天线的安装设置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解脱分离机构,包括解脱杆和解脱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供解脱杆锁定或解脱用的解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用于与上浮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解脱连接结构,所述解脱连接结构包括锁定盲孔,所述锁定盲孔成型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底面且孔口朝下;所述锁定盲孔内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有用于供解脱杆的连接头限位的一对轴向挡块和一对周向挡块,其中:每个所述轴向挡块成型于所述锁定盲孔的周向侧壁且整体呈径向内凸状,每个所述轴向挡块与锁定盲孔的孔底之间的间距可供解脱杆的连接头旋入;每个所述轴向挡块在绕锁定盲孔的轴向的顺时针方向的前侧方固定连接有单个用于阻挡解锁杆的连接头转动的所述周向挡块;所述下壳体用于与水下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解脱杆和解脱驱动机构;所述解脱杆上段的连接头为T型连接头,所述T型连接头处在所述下壳体上方外部,所述解脱杆的下段具有位于所述下壳体内的驱动部;所述解脱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的内部,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解脱杆下段的驱动部驱动相连并能够带动所述T型连接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脱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回弹复位的软天线,所述软天线的安装端安装在所述上壳体的周向外侧面,所述软天线的外段经弯折后卡压限位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解脱分离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双妮吕珍斌邹磊胡宇航凌晨朱森荣陈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