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凸片改善梯形集磁器磁场分布的管件成形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件电磁成形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凸片改善梯形集磁器磁场分布的管件成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轻量化是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实现轻量化的主要途径是采用轻质合金材料,高性能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成为现代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实现轻量化的首选材料。然而,轻质合金材料在室温下成形塑性较低,局部拉延性差,容易产生裂纹,回弹较大,采用传统加工工艺进行加工效果并不理想。
[0003]电磁成形是一种高速率脉冲成形技术,能大幅改善金属材料成形性能,是解决轻质合金成形困难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电容器电源对驱动线圈放电,在驱动线圈内产生一强脉冲电流,同时在金属工件中产生感应涡流;线圈电流及其磁场与工件的涡流及其磁场相互作用,驱动金属工件加速并发生塑性变形,实现对工件的成形加工。整个电磁成形过程为毫秒级。与传统加工工艺相比,电磁成形具有两大优势:一是高应变率,可提高材料塑性变形能力,使材料成形极限提高5
‑r/>10倍;二是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凸片改善梯形集磁器磁场分布的管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圆环状梯形集磁器内侧的三角形凸片改善梯形集磁器的断缝引起的集磁器内环磁场分布不均匀,梯形集磁器内侧的凸片与集磁器的断缝呈周向均匀分布,使管件成形时在驱动线圈的作用下梯形集磁器的磁场分布近似于旋转对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待成形管件的长度,确定梯形集磁器的凸片的纵向高度;步骤2: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包含梯形集磁器、驱动线圈、待成形管件的工件电磁成形模型;步骤3:对工件电磁成形模型的驱动线圈施加脉冲电流,仿真得到梯形集磁器的磁场分布;步骤4:调整工件电磁成形模型中梯形集磁器的凸片的数量以及凸片的厚度,执行步骤3,使仿真的梯形集磁器的磁场分布接近旋转对称;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梯形集磁器的参数,制作多凸片梯形集磁器;步骤6:利用步骤5得到的多凸片梯形集磁器进行待成形管件的压缩成形控制;步骤6.1:将待成形的管件放置在梯形集磁器内侧中心;步骤6.2:在梯形集磁器外侧设置驱动线圈;步骤6.3:将驱动线圈经放电开关连接到脉冲电源;步骤6.4:控制放电开关,对驱动线圈供电,在待成形的管件上产生径向电磁力和轴向电磁力,管件在电磁力作用下压缩成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梯形集磁器的凸片的初始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汪晨鑫,尹朋磊,邵子豪,姜晨非,李玉田,吴伟业,何琴,刘洪池,罗宝妮,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