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710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罐、与进料罐连通的搅拌下料罐,进料罐倾斜设置在靠近搅拌下料罐顶端的侧壁,搅拌下料罐的出料口与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口连通;进料罐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罐远离搅拌下料罐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进料罐内轴向设置有用于对物料破碎处理的破碎切割件,破碎切割件的端部贯穿进料罐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搅拌下料罐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搅拌下料罐内轴向设置有搅拌件,搅拌件的端部贯穿搅拌下料罐并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破碎切割件将物料进行切割打碎,避免物料大小不均匀而发生堵塞的情况,切割打碎后的物料进入到搅拌下料罐内,进一步下料至厌氧反应器内进行发酵。氧反应器内进行发酵。氧反应器内进行发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厌氧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申请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申请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申请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0003]近几年,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分类出的厨余垃圾丞待解决。目前厨余垃圾多采用厌氧发酵处理技术。因湿式厌氧沼液产量大、水处理成本高、对预处理系统要求高,目前国内部分厨余垃圾处理项目选用干式厌氧技术,具有容积负荷高、冗杂率高、沼液产量小等优势。
[0004]基于厨余垃圾物料特性和干式厌氧反应条件,厨余垃圾经除杂等简单预处理后进入厌氧工序,但目前的预处理装置预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呈颗粒状,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易导致物料堵塞,从而影响进料工作以及后续的反应发酵,同时还影响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预处理装置无法将厨余垃圾进行均匀破碎,从而导致在进料过程中出现堵塞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罐、与进料罐连通的搅拌下料罐,进料罐倾斜设置在靠近搅拌下料罐顶端的侧壁,搅拌下料罐的出料口与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口连通;
[0008]进料罐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罐远离搅拌下料罐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进料罐内轴向设置有用于对物料破碎处理的破碎切割件,破碎切割件的端部贯穿进料罐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0009]搅拌下料罐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搅拌下料罐内轴向设置有搅拌件,搅拌件的端部贯穿搅拌下料罐并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破碎切割件将进料口进入的物料进行切割打碎,避免出现物料大小不均匀而发生堵塞的情况,切割打碎后的物料从进料罐的出料口进入到搅拌下料罐的进料口内,并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搅拌件将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并下料至厌氧反应器内进行发酵处理,通过搅拌件使得下料均匀,同时防止堵料。
[0011]进一步地,破碎切割件包括刀柄、以及设置在刀柄上的切削部,刀柄远离切削部的端部贯穿进料罐并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切削部包括四组刀刃,四组刀刃呈环形分布,且刀刃呈叶片状结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刀柄在第一驱动件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切削部转动,并通过切削部上的刀刃对物料进行切割打碎,避免物料的大小不均匀导致堵塞的发生。
[0013]进一步地,切削部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刀柄上。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多个切削部用于将进料罐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切削,使物料的大小尽量均匀,在进入到搅拌下料罐中可以减少堵塞的风险。
[0015]进一步地,搅拌件包括转动杆、以及垂直设置在转动杆上的多个搅拌杆,转动杆的端部贯穿搅拌下料罐并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转动杆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转动,并通过搅拌杆对搅拌下料罐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能有效防止堵料。
[0017]进一步地,搅拌杆交错分布在转动杆上。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搅拌杆交错设置,增加了搅拌范围,使搅拌下料罐内的物料搅拌更充分更均匀。
[0019]进一步地,搅拌下料罐的侧壁设置有可视窗。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视窗便于观察搅拌下料罐的内部搅拌情况,当进料装置在运行中出现堵塞现象时,同时还便于观察堵塞的位置。
[0021]进一步地,搅拌下料罐的侧壁设置有冲洗接口。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冲洗接口,当进料装置在运行中出堵塞现象时,可接入沼液或冲洗水将堵塞物料冲散,可快速有效恢复反应器进料。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通过破碎切割件将进料罐上进料口进入的物料进行切割打碎,避免出现物料大小不均匀而发生堵塞的情况;
[0025]2、本技术通过搅拌件将进料罐切割破碎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并下料至厌氧反应器内进行发酵处理,通过搅拌件使得下料均匀,能有效防止堵料。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进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进料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进料罐、11

进料口、12

第一驱动件、13

破碎切割件、131

刀柄、132

切削部、1321

刀刃、2

搅拌下料罐、21

第二驱动件、22

搅拌件、221

转动杆、222

搅拌杆、3

可视窗、4

冲洗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罐1、与进
料罐1连通的搅拌下料罐2,进料罐1和搅拌下料罐2均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罐状结构;进料罐1倾斜设置在靠近搅拌下料罐2顶端的侧壁,具体地进料罐1通过斜向下的方式设置在搅拌下料罐2的侧壁,便于物料在破碎切割件13处理后能顺利通过进料罐1的出料口进入到搅拌下料罐2内,其中,进料罐1的罐体与搅拌下料罐2的罐体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搅拌下料罐2的出料口与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口连通;
[0031]进料罐1上设置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用于将厨余垃圾等物料加入至进料罐1内;进料罐1远离搅拌下料罐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12,进料罐1内轴向设置有用于对物料破碎处理的破碎切割件13,破碎切割件13的端部贯穿进料罐1并与第一驱动件12的输出端连接;启动第一驱动件12,第一驱动件12转动带动破碎切割件13对进料罐1内的物料进行切割打碎,目的是将大块的物料切小,并使得物料的大小均匀,避免下料时发生堵塞。
[0032]搅拌下料罐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21,搅拌下料罐2内轴向设置有搅拌件22,搅拌件22的端部贯穿搅拌下料罐2并与第二驱动件21的输出端连接。启动第二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21转动带动搅拌件22对切割打碎后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并下料至厌氧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罐(1)、与所述进料罐(1)连通的搅拌下料罐(2),所述进料罐(1)倾斜设置在靠近所述搅拌下料罐(2)顶端的侧壁,所述搅拌下料罐(2)的出料口与厌氧反应器的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罐(1)上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进料罐(1)远离所述搅拌下料罐(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12),所述进料罐(1)内轴向设置有用于对物料破碎处理的破碎切割件(13),所述破碎切割件(13)的端部贯穿所述进料罐(1)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搅拌下料罐(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驱动件(21),所述搅拌下料罐(2)内轴向设置有搅拌件(22),所述搅拌件(22)的端部贯穿所述搅拌下料罐(2)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21)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切割件(13)包括刀柄(131)、以及设置在所述刀柄(131)上的切削部(132),所述刀柄(131)远离所述切削部(132)的端部贯穿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西李云杨文俊何汶骏祁彩红肖启帆李朋荣何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市城投中恒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