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17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弯弧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包括机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机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上模板;所述机体的表面与上模板的底部位置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面设有形块;所述形块的顶面开设有形槽;所述形槽的内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动槽的槽底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连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转板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转板转动,使得转板与铝型板的底面之间始终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减少了铝型板的局部集中受力以及局部受力位置的变化问题,进而减少铝形板的局部变形以及铝形板的表面被划伤问题,提高了铝型板的成型质量。铝型板的成型质量。铝型板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弯弧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铝型材作为常用的材料,通常是先生产加工成铸造品、煅造品及其箔、板、带、管、棒、铝型材等后,再经冷弯型钢、锯切、打孔、组装、着色等工艺而做成,其中冷弯作为常用的工艺方法对铝型材进行弯弧处理。
[0003]根据公开号为CN214022793U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通过冲压使L型铝型材形成弯弧;通过设置第一驱动块,从而可以驱动上模进行冲压工作;通过设置有夹持装置,从而可以在进行冲压工序时,夹持固定L型铝型材;通过设置有夹持装置,从而可以将L型铝型材运送至冲压位上。该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解决了传统弯弧模具需要耗费较大人力,生产效率低且弯弧效果差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中,在对铝型材进行折弯时,需要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挤压铝型材,实现自动折弯,但是折弯过程中,形槽的形状是固定的,平板状态的铝型板刚开始受到上模板挤压时,铝型板的底部会受到局部挤压,并且随着铝型板的折弯变形,铝型板的底部还会受到滑动摩擦作用,导致折弯后的铝型板的表面出现划痕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包括机体、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机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上模板;所述机体的表面与上模板的底部位置设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面设有形块;所述形块的顶面开设有形槽;所述形槽的内表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动槽的槽底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连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转板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对铝型材进行折弯时,需要通过上模板和下模板挤压铝型材,实现自动折弯,但是折弯过程中,形槽的形状是固定的,平板状态的铝型板刚开始受到上模板挤压时,铝型板的底部会受到局部挤压,并且随着铝型板的折弯变形,铝型板的底部还会受到滑动摩擦作用,导致折弯后的铝型板的表面出现划痕问题;首先将平板状态的铝型板置于形块的顶部位置,然后通过控制液压动力源,使得上模板向下运动,上模板会挤压位于形块顶部位置的铝型板,配合形块顶部位置的形槽,实现将铝型板挤压成L形状,同时当铝型板开始变形时,铝型板就会挤压转板,转板转动,并且转板会挤压第一弹簧,最终铝型板完全变形后,转板转动到转动槽的内部,通过转板转动,使得转板与铝型板的底面之间始终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减少了铝型板的局部集中受力以及局部受力位置的变化问题,进而减少铝形板的局部变形以及铝形板的表面被划伤问题,提高了铝型板的成型质量。
[0008]优选的,所述转板的顶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
滑块;所述滑块与对应滑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的顶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均为弹性材料设计;工作时,在折弯铝型板过程中,随着铝型板的变形,铝型板与转板会发生轻微滑动,导致部分铝型板的表面出现划痕问题,通过转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滑块,铝型板挤压转板时,首先挤压滑块表面的转盘,转盘进而会挤压滑块,使得滑块向着对应滑槽的槽底方向移动,压缩第二弹簧,铝型板初始变形时,铝型板对转盘的挤压力度不足以使得转盘完全内收入滑槽的内部,此时转盘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减少铝型板与转板直接的硬接触问题,同时铝型板与转板之间相互滑动时,通过转盘的转动,可以起到对铝型板表面的保护作用,减少铝型板表面出现大量划伤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形槽的内表面于第一弹簧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通过管道外接动力源;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与转板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设置弧形板,由于转板转动前期,第一弹簧受到的压缩量较小,进而转板对铝型板的支撑效果较弱,转板对铝型板的均匀支撑效果较弱,通过控制外部动力源,如液压源,控制弧形槽内部的压力,使得弧形板可控的压力条件下在弧形槽的内部移动,进而弧形板会对转盘起到支撑作用,使得铝型板变形前期,转板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均匀支撑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机体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与移动槽的槽底之间共同固连有第三弹簧;所述机体的侧面靠近下模板位置开设有整形槽;工作时,当上模板向下运动挤压时,受到上模板的挤压作用,下模板会在移动槽的内部滑动,完成折弯后的铝型板可以置于整形槽的内部,下模板向下移动的时候,会挤压位于整形槽内部的铝型板,保压一段时间,使得铝型板的形状问题,减少铝型板的回弹变形问题,提高铝型板的形状尺寸精度。
[0011]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顶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转动连接形块;所述调节槽的槽底开设有导孔;工作时,当完成铝型板的折弯后,通过电机控制形块转动,形块会带动折弯后的铝型板转动到导孔位置,此时,控制转板转动,转板会带动铝型板导出形槽,进而铝型板会通过导孔自动落入整形槽的内部,减少了人工搬运铝型板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轻了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工作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机体的表面与下模板的表面均对应设有喷头;工作时,通过设置喷头,对铝型板整形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喷头先喷出热空气,一段时间后,再喷出常温气体降温,使得铝型板折弯位置的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减少后期铝型板的内应力作用下的回弹问题。
[0013]优选的,所述机体的顶面与下模板的表面均对应开设有挡槽,且挡槽均通过管道外接动力源;所述挡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对应挡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第四弹簧;工作时,在对铝型板进行加热和降温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热量流失以及后期加速散热,通过设置挡板,通过控制动力源,使得挡板运动,挡板会将整形槽与外界进行隔离,加热过程中,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需要降温时,控制挡板运动,使得整形槽处于打开状态,保证铝型板的快速散热。
[0014]优选的,所述挡板背离于对应挡槽的槽底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对应挡板的相对一侧侧面均固连有导电块;工作时,当挡板关闭时,挡板表面的弹性片会受到挤压,使得成对的导电块之间接触导电,此时信号会传输给系统,上模板停止继续向下运动,在挡板位置如果出现异物或者人的手臂未安全移出时,此时弹性片会提前受到挤压,
系统可以提前控制上模板继续向下运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0015]优选的,靠近导孔位置的所述转板的底面固连有连绳;所述形块的表面于导孔位置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槽口固连有弹性板,且连绳穿过形块并与弹性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与固定槽的槽底之间固连有弹片;工作时,当转板转动时转板会拉动连绳,连绳会带动弹性板变形,使得弹性板挤压弹片,此时导孔处于正常的打开状态,当转板转动到转动槽的内部后,在弹片的作用下,弹性板会自动封堵导孔,整形槽内部的铝型板被加热时,可以有效的减少热量通过导孔散失问题。
[0016]优选的,所述弹性板的表面开设有喷孔;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上模板(2)和下模板(3);所述机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上模板(2);所述机体(1)的表面与上模板(2)的底部位置设有下模板(3);所述下模板(3)的顶面设有形块(4);所述形块(4)的顶面开设有形槽(5);所述形槽(5)的内表面开设有转动槽(6);所述转动槽(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板(7);所述转动槽(6)的槽底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连有第一弹簧(8),且第一弹簧(8)与转板(7)之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7)的顶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与对应滑槽的槽底之间均固连有第二弹簧(10);所述滑块(9)的顶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均为弹性材料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槽(5)的内表面于第一弹簧(8)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弧形槽(12),且弧形槽(12)通过管道外接动力源;所述弧形槽(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板(13),且弧形板(13)与转板(7)之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L型铝型材弯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14);所述移动槽(14)的内部滑动连接下模板(3);所述下模板(3)与移动槽(14)的槽底之间共同固连有第三弹簧(15);所述机体(1)的侧面靠近下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霄潇朱美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力西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