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川人专利>正文

全自动自毁式静脉袋式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1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自毁式静脉袋式采血器,由针套、针尖、前套、弹簧、穿刺体、针座、传动件、后套、软管、容血袋、设定临界液压值和约束部件参数的共点力平衡方程组成。在采血完毕拔出针尖,管内血液全部流入袋中后,其采血通路自动阻断,针尖自动回缩藏匿,从而克服了现有静脉袋式采血器可重复使用和报废针尖极易伤及人体以及由此造成交叉感染疾病的缺陷。由于其报废过程不再借助热切割机具和相应人工操作等辅助手段,既可简化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程序,又可减少卫生行政人员的管理事务,能从整体上提高医护人员和卫生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社会资源。这些优势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了使用方便、安全和节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脉袋式采血器,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自毁式静脉袋式采血器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为避免给人类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采血器应具备不可重复使用的功能,即使用后自动报废。但现有静脉袋式采血器无任何自毁设计,可重复使用成为其最大缺陷。目前,所有使用静脉袋式采血器的医疗卫生机构都被国家规定使用一种热切割机具,将使用后的静脉袋式采血器软管切断使其报废,以减少因重复使用和介质外溢等而造成交叉感染疾病的社会危害。尽管如此,现有弥补措施仍存在三方面的缺陷一是人工报废不可能彻底杜绝重复使用情况的发生;二是切断软管后,针尖仍暴露于外部,极易造成针刺伤害和交叉感染;三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须对热切割机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督察,无端增大了卫生行政人员的公务量。因此,医学实践中需有一种克服了上述缺陷的静脉袋式采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自毁式静脉袋式采血器,在采血完毕拔出针尖,管内血液全部流入袋中后,其采血通路自动阻断,针尖自动回缩藏匿,即以方便、安全和不可逆的方式自行报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自毁式静脉袋式采血器,由针套、针尖、针座、软管和容血袋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本体为圆柱体,其中部有摩擦部,其后部有环形(或弧形,下同)凸台,其尾端通过一环形薄壁凸设一平台外环,其内部有针孔;所述平台外环尾端为空心管,其中部有两个对称通孔,其前部外侧有两个卡合凹陷部,其内腔有两个对称触头;所述触头端部有两个传动斜面、两个转化斜面、两个制动斜面(或制动轴垂面,下同)和两个反传动斜面,依次沿轴垂向交替排列;所述平台外环前端设置一前套;所述前套内腔前端为环形凸缘,其中部有两个对称中空凸起柱,其后端有卡合凸起部;所述针座本体套一弹簧和穿刺体,其前端定位于所述前套环形凸缘中;所述穿刺体一端有尖刺和圆对称斜面(或圆对称轴垂面,下同),其内腔有环形(或弧形,下同)梯台;所述制动斜面中前一个抵住所述穿刺体的圆对称斜面,使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平台外环后部设置一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塞体套于所述空心管上成密封滑动配合,其两个对称传动臂插入所述两个对称通孔中;所述对称传动臂前端有定位杆和传动杆;所述定位杆插入所述凸起柱内腔;所述传动杆定位在对所述触头外侧传动斜面的轴向作用范围内;所述塞体腔壁有环形分布的旁孔,其底部中央凸设一堵头;所述堵头通过条形薄壁与塞体相连;所述条形薄壁的间隔部为弧形窄缝;所述传动件塞体内置于一后套中;所述后套内腔前部有卡合凸起部,其中部有凸起管,其后部为尾管;所述尾管与所述软管相接;所述凸起管的管颈套于所述塞体上成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凸起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塞体的外径;定位后,所述卡合凸起部与所述卡合凹陷部卡合,所述塞体旁孔被所述空心管内壁封闭;所述传动件、触头、穿刺体、弹簧、针座和针尖的自动动作状态取决于临界液压值的设定和所设临界液压值与使用过程中实际液压值的动态差。上述针座环形薄壁壁厚为0.1mm-0.3mm。上述临界液压值为2000Pa-6000Pa。上述弹簧弹力、制动斜面与穿刺体斜面的摩擦力和传动斜面的轴向角,满足由所设临界液压值跟塞体底部液压受力面面积的积与弹簧弹力构成的共点力平衡方程。上述弹簧弹力、转化斜面和反传动斜面的轴向角,满足由所设临界液压值跟塞体底部液压受力面面积的积与弹簧弹力构成的共点力平衡方程。上述前套、穿刺体、针座、传动件和后套分别一体成型。当将针尖刺入静脉管时,血液在内压作用下流入针孔,并以同等压强作用于传动件塞体底部,使其沿轴向位移,旁孔打开,血液经旁孔、凸起管和软管流入容血袋,微量血液从弧形窄缝渗出。其间,由于血液压强大于设定临界液压,且相关部件参数满足共点力平衡方程,传动杆从外侧启动斜面的内侧插入,使两触头克服前一制动斜面与穿刺体斜面的摩擦力向外张开,穿刺体斜面从制动斜面移至前一反传动斜面。弹簧弹力经反传动斜面转化为轴垂力作用于触头,外侧转化斜面又将此轴垂力转化为轴向临界作用力作用于传动杆,并经塞体液压作用面作用于血液。由于此时设定临界液压小于实际液压,且相关部件参数满足共点力平衡方程,弹簧弹力不能使传动件移动,穿刺体斜面停留于前一反传动斜面的初始位置。当采血量达标用夹具使管内血液停止流动时,由于传动件液压作用面内外受力均衡,弹簧弹力使传动件发生位移,其旁孔被重新封闭,传动杆从外侧转化斜面内端滑至作用范围以外,穿刺体斜面同步从前一反传动斜面始端移至后一制动斜面,不能继续移动。当拔出针尖去掉夹具,使针孔、塞体内腔和软管中的血液流入容血袋时,血液重力产生的管内负压使针孔和塞体内腔的血液再次作用于塞体内腔底部,使传动件产生轴向位移,旁孔被重新打开,针孔和塞体内腔的血液从旁孔流入软管。其间,由于血液压强大于设定临界液压,且相关部件参数满足共点力平衡方程,传动杆从内侧传动斜面插入,使两触头克服后一制动斜面与穿刺体斜面的摩擦力向外张开,穿刺体斜面从后一制动斜面移至后一反传动斜面。弹簧弹力经后一反传动斜面转化为轴垂力作用于触头,内侧转化斜面又将此轴垂力转化为轴向临界作用力作用于传动杆,并经塞体液压作用面作用于血液。由于设定临界液压小于实际液压,且相关部件参数满足共点力平衡方程,在针孔和塞体内腔的血液被吸尽之前,弹簧弹力不能使传动件移动,穿刺体斜面停留于后一反传动斜面的初始位置。当针孔和塞体内腔血液全部流过塞体旁孔时,塞体液压作用面失去液压作用,弹簧弹力使传动件发生位移,其旁孔被再次封闭,空气在负压作用下从弧形窄缝流入软管,管内血液继续流向容血袋。其间,传动杆从内侧转化斜面内端移至作用范围以外,穿刺体斜面同步从后一反传动斜面始端移向平面,脱离约束的穿刺体在弹簧弹力推动下位移至针座本体摩擦部。在穿刺体受摩擦力阻碍,缓慢匀速滑过摩擦部期间,软管内的血液全部流入容血袋中。当穿刺体在弹簧弹力推动下滑过摩擦部后,便急速将环形薄壁和塞体底部的条形薄壁刺断。穿刺体环形梯台抵住针座本体的环形凸台,塞体内腔堵头陷入穿刺体内腔中,将内腔封闭。针座本体在穿刺体的带动下,一并被弹簧弹力推入后套及软管中,针尖的外露部分随之缩进前套内腔。至此,静脉袋式采血器因其原有必要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而不能再使用。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静脉袋式采血器具备了自动报废和针尖自动回缩藏匿的全新功能,在技术上使故意重复使用成为不可能,并杜绝了报废针尖伤及人体以及由此造成交叉感染疾病情况的发生。并且,由于其报废过程不再借助热切割机具和相应人工操作等辅助手段,既可简化医护人员的采血操作程序,又可减少卫生行政人员的管理事务,能从整体上提高医护人员和卫生行政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社会资源。这些优势使本专利技术具有了使用方便、安全和节约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剖视图。图4、本专利技术穿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穿刺体的立体结构剖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针座的立体结构剖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传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传动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图9、本专利技术穿刺体环形梯台内环面实施方式一与针座本体摩擦部实施方式一相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本专利技术穿刺体环形梯台内环面实施方式一与针座本体摩擦部实施方式二相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自毁式静脉袋式采血器,由针套、针尖、针座、软管和容血袋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本体为圆柱体,其中部有摩擦部,其后部有凸台,其尾端通过一环形薄壁凸设一平台外环,其内部有针孔;所述平台外环尾端为空心管,其中部有通孔,其前部外侧有卡合凹陷部,其内腔有触头;所述触头端部有传动斜面、转化斜面、制动面和反传动斜面;所述平台外环前端设置一前套;所述前套内腔前端有环形凸缘,中部有凸起空心柱,其后端有卡合凸起部;所述针座本体套一弹簧和穿刺体,其前端定位于所述环形凸缘中;所述穿刺体一端有尖刺和受力面,其内腔有梯台;所述制动面抵住所述穿刺体受力面,使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平台外环后部设置一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塞体套于所述空心管上成密封滑动配合,其传动臂插入所述通孔中;所述传动臂前端有定位杆和传动杆;所述定位杆插入所述凸起柱内腔;所述传动杆定位在对所述传动斜面的轴向作用范围内;所述塞体腔壁有旁孔,其底部中央凸设一堵头;所述堵头通过条形薄壁与塞体相连;所述条形薄壁的间隔部为窄缝;所述塞体内置于一后套中;所述后套内腔前部有卡合凸起部,其中部有凸起管,其后部为尾管;所述尾管与所述软管相接;所述凸起管的管颈套于所述塞体上成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凸起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塞体的外径;定位后,所述卡合凸起部与所述卡合凹陷部卡合,所述塞体旁孔被所述空心管腔壁封闭;所述传动件、触头、穿刺体、弹簧、针座和针尖的自动动作状态取决于临界液压值的设定和所设临界液压值与使用过程中实际液压值的动态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川人
申请(专利权)人:魏川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