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导引针、采血针及采血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86 阅读:3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导引针、采血针及采血持具,该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血液逆流,且不易导致零件数量的增加及成本的上升。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具有:突起口(3),其为具有从第一端部(3b)向第二端部(3c)侧延伸的内部流路(3a)的筒状体;有底筒状的防逆流部件(6),其被收纳于内部流路(3a)内,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构成,具有向第一端部(3b)开放的开口且将第二端部(3c)侧堵住,防逆流部件(6)的外周壁液体密封性地固定在内部流路(3a)的内壁上,在比该固定部分靠第二端部侧,在防逆流部件(6)上形成有切口(6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采集血液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更详细地说,涉及防逆流结构、具有防逆流结构的导引针、采血针及采血持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真空采血法等血液采集方法中,使用有各种各样的采血针及采血持具。但是,在进行采血时,首先将止血带(駆血带)绑在被采血者的手腕上。然后,将采血用中空针的针头插入血管内。采血用中空针与刺通真空采血管的栓体的连通用中空针连接。作为将采血用中空针和连通用中空针连接的结构,提出有带内部流路的突起口等各种结构。在真空采血时,如上所述地将采血用中空针的针头插入血管后,由连通用中空针的针头刺通真空采血管的栓体。由此,使采血用中空针和真空采血管内连通,使真空采血管内减压,因此将血液从血管导入真空采血管。在真空采血管内的压力与血管的压力大致相等的时刻终止采血。在采血终止后,将连通用中空针从真空采血管拔出,解下止血带。但是,若错误地先取下止血带,则由于血管内的压力急剧降低,故采血管内的血液可能会向血管侧逆流。另外,在配置有采血管的位置比血管高的情况下,也可能因位置势能而产生逆流。另一方面,在真空采血管内大多收纳有抗凝固剂或药剂等。因此,当产生逆流时,药剂或抗凝固剂流向血管侧,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目前提出有用于防止逆流的各种结构。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图17所示的采血针101。采血针101具有为采集血液而插入血管内的第一中空针102、刺通真空采血管的栓体并用于与真空采血管内连通的第二中空针103。第一、第二中空针102、103在第一、第二中空针102、103的基部侧固定于突起口104上。在突起口104内形成有内部流路104a。内部流路104a与第一、第二中空针102、103连通。在此,为了防止逆流,将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等构成的止回阀105设于内部流路104a内。在止回阀105中,使多个阀部件朝向连通用的第二中空针103侧连接,使其相互的距离缩窄。因此,血液在内部流路104a内从第一中空针102侧流向第二中空针103侧时,止回阀105的间隙打开,流过血液。与此相对,在血液要流向反方向的情况下,前端的间隙因血液的压力而被关闭,防止血液的逆流。另一方面,在下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具有图18所示的防逆流结构的采血针111。采血针111具有突起口112。突起口112在一端侧设有与插入血管的采血针连通的内部流路112a。内部流路112a的另一端与连通真空采血管的中空针113连通。在此,在内部流路112a内,血液可流向中空针113侧,但为了防止血液向反方向流动,设有防逆流部件114。防逆流部件114由筒状弹性体构成,在防逆流部件114的前端设有切口114a。切口114a在从图18的下端侧看时,形成十字形的形状。在进行采血时,切口114a因血流而被打开,血液流向中空针113侧。但是,在血液要逆流时,在由弹性体构成的防逆流部件114上,十字形的切口114a因血液的力而变窄,防止逆流。在下述的专利文献3的图4中公开有使用了由弹性部件构成的阀的采血部的防逆流结构。在此,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阀中,沿采血部分的流路方向、即由圆筒状部件构成的轴方向形成缝隙。在产生有逆流的情况下,通过逆流关闭缝隙。专利文献1特开平3-12911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3-26013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50-1289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采血针101中,通过在内部流路104a内设置防逆流阀105来防止逆流。但是,在将防逆流阀105的形状形成为圆锥形的情况下,血液的出口非常窄,尽管防止了逆流,但血液流过时可能引起溶血。另外,在通过成形来形成这种防逆流阀105的情况下,也存在小型化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采血针111中,使用通过将前端切割成十字形而形成有十字形切口114a的防逆流部件114。此时,必须从下端侧在弹性体上准确地切出十字形的切口。因此,加工工序多,对于年消费量为0.5~10亿根左右的采血针的使用来说是不适当的。另外,用于采血针为一次性产品,故在使用形成有这种仅形成有十字形切口的防逆流部件114时,不得不提高采血针的成本。而且,如图18所示,由形成有切口114a的筒状体构成的防逆流部件114被外插并固定在与固定部件115a连接的筒状部115b上。因此,不仅防逆流部件114,固定部件115a也需要筒状部115b等复杂形状的其它部件,因此也不得不增加成本。另外,在使用了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设有缝隙的弹性材料构成的阀的结构中,在逆流压高时,缝隙两侧的阀部分被逆流压入内侧,缝隙被打开,不能可靠地防止逆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不仅可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可靠地防止采血时的逆流,而且减少引起溶血的机率,进而不会招致加工工序的增加,价格优廉。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作为具有上述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采血工具,提供有导引针、采血针及采血持具。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防止采血工具中血液的逆流,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体,其具有从第一端部侧向第二端部侧延伸且流过血液的内部流路;有底筒状的防逆流部件,其被收纳于所述筒状体的内部流路内,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构成,具有向所述第一端部打开的开口且将第二端部侧封闭,所述防逆流部件的外周壁液体密封性地固定在所述内部流路的内壁上,所述防逆流部件的被固定部分靠第二端部侧,在防逆流部件上形成切口。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某一特定方面中,在防逆流部件中,至少在两个以上位置的部分设置所述切口。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另一特定方面中,形成于所述防逆流部件上的切口为与连接所述第一、第二端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又一特定方面中,所述切口在相对连接第一、第二端部的方向即内部流路延伸的方向成15°~165°的角度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再一特定的方面中,所述切口向与连接第一、第二端部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其它特定方面中,作为由所述切口开闭时的铰链起作用的部分的壁厚相对来说比其它部分薄。本专利技术的导引针具有在采血时用于刺通采血管的栓体的中空针和固定于所述中空针一端的突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口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所述中空针与所述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内部流路的第二端部侧连通。本专利技术的采血针具有用于采集血液的中空针和固定于该中空针一端的突起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口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所述中空针与所述内部流路的第一端部侧连通。本专利技术的采血持具具有筒状的持具主体,其一端侧形成有用于插入采血管的开口,另一端侧被封闭;突起口,其设于所述持具主体的另一端侧;中空针,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突起口上,用于刺通采血管的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口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成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所述中空针与所述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内部流路的所述第二端部侧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持具的某一特定方面中,还具有一端固定于所述突起口上,另一端向持具外延伸的采血用的中空针,该采血用的中空针与所述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的内部流路的第一端部侧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中,在具有从第一端部侧向第二端部侧流过血液的内部流路的筒状体的该内部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工具的防逆流结构,防止采血工具中血液的逆流,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体,其具有从第一端部侧向第二端部侧延伸且流过血液的内部流路;有底筒状的防逆流部件,其被收纳于所述筒状体的内部流路内,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构成,具有向所述第一端部打开的开口且将第二端部侧封闭,    所述防逆流部件的外周壁液体密封性地固定在所述内部流路的内壁上,    在所述防逆流部件的被固定部分靠第二端部侧,在防逆流部件上形成切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泉政博冈本隆介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