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598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具有:水洗单元、入窑单元和水处理单元;水洗单元能够对原灰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固态物质送入入窑单元、液态物质送入水处理单元;入窑单元能够对固定物质进行处理和收集;水处理单元能够对液态物质进行处理,处理飞灰,其残渣可直接用于水泥生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减少了废物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大大降低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成本。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成本。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飞灰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0003]由于垃圾焚烧飞灰含氯比较高,直喷入水泥窑处置方式虽然工艺简单可行,但因水泥成品对含氯指标有严格限制,而且入窑物料含氯高严重威胁水泥窑设备运行安全,因此处置量很小,远远无法满足垃圾焚烧飞灰处置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飞灰,其残渣可直接用于水泥生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减少了废物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大大降低了固体废物处理成本的飞灰处理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具有:
[0006]水洗单元、入窑单元和水处理单元;
[0007]所述水洗单元能够对原灰进行清洗脱氯,并将清洗脱氯后的固态物质送入入窑单元、液态物质送入水处理单元;
[0008]所述入窑单元能够对固定物质进行输送和处理;
[0009]所述水处理单元能够对液态物质进行处理。
[0010]所述水洗单元具有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
[0011]原灰单元
[0012]混料机,通过管路与所述称重机连接;
[0013]预混罐;
[0014]水洗单元
[0015]第一洗罐;
[0016]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所述第一洗罐与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连通;
[0017]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
[0018]第一滤罐,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的液体通过第一滤罐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
[0019]第二洗罐,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和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的固态物质进入所述第二洗罐;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的液态物质进入所述水处理单元;
[0020]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所述第二洗罐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通过管路连通;
[0021]第二滤罐,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的液体物质经过所述第二滤罐后进入混料机;
[0022]第三洗缓冲罐,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的固定装置进入第三洗缓冲罐;
[0023]第三洗罐,与所述第三洗缓冲罐通过管路连通;
[0024]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洗罐连通;
[0025]第三滤罐,所述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的液体物质通过第三滤罐后,通过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进入第二洗罐;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的固态物质进入所述入窑单元。
[0026]入窑单元
[0027]所述入窑单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格栅、湿灰仓、计量秤和处理终端。
[0028]所述水处理单元具有:
[0029]逆流吸收塔;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的液态物质进入逆流吸收塔;所述逆流吸收塔内通入CO2;
[0030]一级沉淀池,所述逆流吸收塔排出的固液混合物物质进入一级沉淀池;
[0031]二级沉淀池,所述一级沉淀池的固液混合物进入二级沉淀池;
[0032]碳酸钠溶液罐和氢氧化钠溶液罐,分别向所述二级沉淀池送入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0033]二级沉淀产水池,所述二级沉淀池的液体物质进入二级沉淀产水池;二级沉淀池的固体物质进入第一滤罐;
[0034]三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产水池的液体物质进入三级沉淀池;
[0035]盐酸罐和絮凝剂罐,分别向三级沉淀池加入盐酸和絮凝剂;
[0036]除重固液分离装置,所述三级沉淀池的固态物质进入除重固液分离装置,三级沉淀池的液态物质进入三级沉淀产水池;除重固液分离装置的固态物质进入入窑单元,除重固液分离装置的液态物质进入二级沉淀产水池;
[0037]三级沉淀产水池的液态物质依次经过砂滤、一级膜装置、一级膜产水池、离子交换装置后进入二级膜装置,二级膜产水进入蒸发结晶调节池,二级膜浓水返回预混罐后进入蒸发制盐单元。
[0038]所述二级沉淀产水池包括并联的二级沉淀产水池A、二级沉淀产水池B和二级沉淀产水池C。
[0039]所述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为板框压滤,降低固态物质含水率<30%,固态物质经格栅粗破碎,破碎后送入处置终端。
[0040]所述预混罐包括并联的预混罐A和预混罐B;所述第一洗罐包括并联的第一洗罐A、第一洗罐B和第一洗罐C;所述第三洗罐包括第三洗缓冲罐和并联的第三洗罐A和第三洗罐B。
[0041]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处理飞灰,其残渣可直接用于水泥生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了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减少了废物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大大降低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飞灰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0043]图2为图1的飞灰处理系统的水洗单元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44]图3为图1的飞灰处理系统的入窑单元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45]图4为图1的飞灰处理系统的水处理单元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46]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0047]2、水洗单元,201、双螺旋混料机,202、第一预混罐,203、第二预混罐,204、第一洗罐A,205、第一洗罐B,206、第一洗罐C,207、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208、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209、第一滤罐,210、第二洗罐,211、第二滤罐,212、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213、第三洗缓冲罐,214、第三洗罐A,215、第三洗罐B,216、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217、第三滤罐,
[0048]4、入窑单元,401、格栅,402、湿灰仓,403、计量秤,404、处理终端,5、水处理单元,501、逆流吸收塔,502、一级沉淀池,503、碳酸钠溶液罐,504、二级沉淀池A,505、二级沉淀池B,506、二级沉淀池C,507、二级沉淀产水池,508、三级沉淀池,509、除重固液分离装置,510、三级沉淀产水池,511、砂滤,512、一级膜装置,513、一级膜产水池,514、离子交换装置,515、二级膜装置,516、蒸发结晶调节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0]参见图1

4,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具有:原灰储存、水洗单元、入窑单元、水处理单元和蒸发制盐单元;原灰储存是对收集的飞灰进行储存;水洗单元能够对原灰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固态物质送入入窑单元、液态物质送入水处理单元;入窑单元能够对固定物质进行处理和收集;水处理单元能够对液态物质进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水洗单元、入窑单元和水处理单元;所述水洗单元能够对原灰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固态物质送入入窑单元、液态物质送入水处理单元;所述入窑单元能够对固定物质进行处理和收集;所述水处理单元能够对液态物质进行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单元具有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一洗罐;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第一滤罐,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的液体通过第一滤罐过滤后进入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第二洗罐,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和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的固态物质进入所述第二洗罐;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的液态物质进入所述水处理单元;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所述第二洗罐与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通过管路连通;第二滤罐,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的液体物质经过所述第二滤罐后进入混料机;第三洗缓冲罐,所述第二固液分离装置A的固定装置进入第三洗缓冲罐;第三洗罐,与所述第三洗缓冲罐通过管路连通;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洗罐连通;第三滤罐,所述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的液体物质通过第三滤罐后进入第一固液分离装置A、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和第二洗罐;第三固液分离装置A的固态物质进入所述入窑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窑单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格栅、湿灰仓、计量秤和处理终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单元具有:逆流吸收塔;所述第一固液分离装置B的液态物质进入逆流吸收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程林李洋权登辉王建礼万长宝赵峰娃程占秦宗甲汪勇王中华温亚菲任明政韩啸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