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油废水处理,具体的说是一种油泥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2、油泥废水是指含有油脂、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它的主要来源包括石化、化工、机械制造、印染等工业领域,以及机场、码头、公路等交通运输领域。这些行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含有油脂、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含油污泥中的油脂很难被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
3、cn110194580a-一种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工艺,公开了一种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及工艺,应用在油泥热解资源化利用
,解决了传统的热解方法热解渣中含有重金属,易带来二次污染,存在系统复杂、设备投资大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热解的热解系统、用于向所述热解系统供热的供热系统、用于避免原油发生燃烧或爆炸的防爆系统和冷凝系统,也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泥热解废水依次经过隔油池、絮凝池、高效气浮池、超微细气泡耦合臭氧处理池、曝气生物滤池、A/O生化反应池、二沉池、超滤处理、反渗透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中,油泥热解废水经过泵提升进入隔油池,去除浮油及悬浮物和重金属,隔油池中停留时间24h,去除重金属;所述隔油池去除50%的石油烃,去除10%的SS,COD和BOD5的去除率为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气浮池中,出水进入高效气浮池,在0.35~0.45Mpa下使空气与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油泥热解废水依次经过隔油池、絮凝池、高效气浮池、超微细气泡耦合臭氧处理池、曝气生物滤池、a/o生化反应池、二沉池、超滤处理、反渗透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油池中,油泥热解废水经过泵提升进入隔油池,去除浮油及悬浮物和重金属,隔油池中停留时间24h,去除重金属;所述隔油池去除50%的石油烃,去除10%的ss,cod和bod5的去除率为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气浮池中,出水进入高效气浮池,在0.35~0.45mpa下使空气与回流水在溶气罐内形成饱和溶气载体,溶气水量为5t/h,气浮剂为聚合氯化铝pac,经释放器减压而获得微细气泡粘附于水中流动颗粒、乳化油、藻类和经混凝反应的絮体上,造成絮体比重小于水的状态,悬浮于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气浮处理,使cod浓度从9500mg/l降低至7500mg/l,ss浓度从810mg/l降低至455mg/l,石油烃浓度从250mg/l降低至200mg/l。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微细气泡耦合臭氧处理池,通过超微细气泡发生器产生直径20-30μm的气泡,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通入超微细气泡发生器的进气口,产生含有臭氧的超微细气泡,通过臭氧以及超微细气泡破裂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微细气泡耦合臭氧处理池,油泥废水的cod从7500mg/l降低至6000mg/l,石油烃浓度从200mg/l降低至100mg/l。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泥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曝气生物滤池,填料为球形页岩陶粒,直径5mm,滤料层高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娅俊,权登辉,韩啸,赵峰娃,姚源,秦宗甲,温亚菲,李宗阳,易成,檀园,吴根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