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使用油墨进行印刷的印刷设备,油墨的粘度将直接影响印刷的效果,而对油墨的粘度进行控制是采用油墨粘度控制仪实现的。目前市场上投入使用的粘度控制仪,主要包括气动隔膜泵、隔膜泵频率计算装置、溶剂箱、溶剂阀门等组成,通过跟踪气动隔膜泵工作频率、电机转速、振动频率等来跟踪粘度。首先通过人工把循环桶油墨粘度调配至目标粘度值,然后利用粘度仪将循环桶油墨泵入墨槽,当墨槽油墨至高限位时,利用墨槽与循环桶高低差再回流至循环桶,使油墨经循环桶、粘度仪,墨槽再回流到循环桶,形成回路循环。在循环过程中,隔膜泵频率计算装置在后台计算气动隔膜泵在抽取本目标粘度值油墨时的工作频率,人工把目标粘度值输入粘度仪并确认需跟踪粘度后,粘度仪后台的气动隔膜泵工作频率默认等于目标粘度值。工作中,当油墨粘度升高气动隔膜泵工作负荷增加,导致工作频率下降,表示油墨粘度在升高,打开溶剂阀门添加溶剂;当气动隔膜泵工作频率回到默认的工作频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气源、电磁阀组、PLC、专色墨桶、溶剂桶、循环桶、隔膜泵、粘度检测装置、第一气动三通阀和第二气动三通阀,所述循环桶、第二气动三通阀、第一气动三通阀、隔膜泵、粘度检测装置和墨槽依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粘度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PLC电连接,所述PLC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组电连接,压缩气源通过电磁阀组与所述隔膜泵、第一气动三通阀和第二气动三通阀的控制端口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专色墨桶通过第一气动三通阀与所述循环回路连通,所述溶剂桶依次通过气动直通阀、第三气动三通阀、溶剂定量装置、三通一和第二气动三通阀与所述循环回路连通,所述溶剂定量装置的下液口通过第三气动三通阀和管路与所述循环桶连通,所述溶剂定量装置的上液口通过所述三通一、单向阀与所述电磁阀组连接,所述第三气动三通阀的控制端口与所述电磁阀组连接;在循环桶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连接,用于检测循环桶内的油墨液位并通过气动三通阀的切换动作控制专色墨的自动添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在循环桶内设有过滤漏斗,在过滤漏斗内设有吸入管道和放出管道,所述过滤漏斗通过吸入管道接在循环回路中,用于对流入循环桶内的油墨进行过滤;所述放出管道上口与所述第三气动三通阀通过管路连通,在调节粘度时溶剂定量装置中的溶剂通过过滤漏斗进入循环桶内,使过滤漏斗不断重复油墨和溶剂的进出,从而实现油墨过滤作用和过滤漏斗孔的自清理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在过滤漏斗底部设有强磁铁,用于吸附印刷时刮刀与印版长时间摩擦产生的碎铁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溶剂定量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上盖,所述下液口和上液口分别设在壳体底部和上盖上,在壳体内设有空心浮球,在上盖上设有接近传感器,其信号输出端与PLC电连接,用于检测溶剂定量装置内是否加满溶剂并控制第三气动三通阀的切换动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墨粘度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在第三气动三通阀与所述循环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哲奇,陈志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北罗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