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5956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6
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被构造成使用感应模块直接加热其中容纳有衣物的滚筒。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外桶,设置在机壳中;滚筒,用于在该滚筒中容纳衣物;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外桶中,并且由金属材料形成;感应模块,设置成与滚筒的周向表面间隔开,以使用磁场来加热滚筒的周向表面,该磁场通过向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感应模块的输出;冷却路径,机壳的外部、模块控制单元的内部与感应模块的内部通过冷却路径顺序地彼此连通;以及风扇,设置在冷却路径中。该装置能够提高效率并增强安全性。该装置能够提高效率并增强安全性。该装置能够提高效率并增强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衣物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8月9日,申请号为201880051159.2,专利技术名称为“衣物处理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被构造成通过向其中容纳有衣物的外桶(tub,盛水桶)的内部供应冷却水来冷凝水分,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改善冷凝性能来减少能量消耗并改善干燥性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3]通常,衣物处理装置是用于处理衣物的装置,特别是用于洗涤、干燥(drying,烘干)或清新(refresh)衣物的装置。
[0004]衣物处理装置有多种,例如,主要适于洗涤衣物的洗衣机、主要适于干燥衣物的干衣机(drying machine,烘干机)以及主要适于清新衣物的清新机(refresher)。
[0005]还具有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在单个本体中执行包括洗涤、干燥和清新中的至少两个衣物处理过程。例如,组合式洗烘机(combined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洗涤干燥机)是一种可以在单个本体中执行洗涤、干燥和清新中全部的衣物处理装置。
[0006]此外,最近已经开发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两个衣物处理本体,这两个衣物处理本体均同时执行洗涤,或者,其中一个执行洗涤,而另一个在其同时执行干燥。
[0007]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设置有用于加热洗涤水或空气的加热设备。加热洗涤水以提高其温度的原因在于,促进洗涤剂的活化和污物的分解,以改善洗涤性能。加热空气的原因在于,通过对湿的衣物施加热量以干燥衣物来蒸发水分。
[0008]通常,洗涤水由电加热器加热,该电加热器安装到盛有洗涤水的外桶。电加热器被浸入含有异物或洗涤剂的洗涤水中。因此,诸如水垢的异物可能积聚在电加热器上,这可能导致电加热器的性能下降。此外,为了加热空气,必须另外提供用于使空气受力而移动的风扇和用于引导空气移动的管道。可以使用电加热器或气体加热器来加热空气。
[0009]然而,这样的空气加热方法通常效率较差。近来,已经开发出一种使用热泵加热空气的干衣机。热泵是一种以相反的方式利用空调系统的冷却循环的系统,因此需要与空调系统相同的组成部件,即,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和压缩机。与冷凝器用作室内单元以降低室内温度的空调系统不同,具有热泵的干衣机使用由蒸发器加热的空气来干燥衣物。然而,具有这种热泵的干衣机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其制造成本高。
[0010]具有多种去除已蒸发的水分以进行干燥的方法。水分去除方法的示例包括:将湿空气(humid air,潮湿的空气)排放到外部以省略冷凝过程的方法、通过将冷凝水供应到空气循环路径中设置的冷凝管道来冷凝水分的方法、使用热泵的冷凝器来冷凝水分的方法、以及将冷却水直接供应到外桶的内部而使得外桶的内部就像冷凝管道一样起作用的方法。
[0011]在将冷却水供应到外桶的内部的情况下,冷却水与湿空气之间的热传递面积或热
传递时间的增加是提高冷凝效率或干燥效率的重要因素。然而,增加热传递面积或热传递时间并不容易。因此,不能过分强调寻找通过供应冷却水来提高冷却效率的方法的需求。
[0012]在各种衣物处理装置中用作加热设备的电加热器、气体加热器和热泵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日本注册专利第2001070689号和韩国注册专利第10

922986号中公开了具有使用感应加热的新型加热设备的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增强上述传统加热设备的优点并弥补其缺点。
[0013]然而,这些现有技术文献仅公开了用于洗衣机的感应加热的基本概念,并没有公开感应加热模块的具体组成部件、与衣物处理装置的组成部件的连接和操作关系、或者用于提高效率和确保安全性的具体方法或构造。
[0014]需要将多种用于提高效率和确保安全性的具体技术应用于利用感应加热原理的衣物处理装置。
[0015]此外,以上现有技术文献没有具体提及冷却执行感应加热的感应模块的必要性、冷却结构、用于冷却的感应模块的具体结构、或者对外桶的外周向表面进行冷却的必要性。
[0016]需要将用于有效地冷却感应模块的具体技术或用于控制感应模块的输出的模块控制单元应用于利用感应加热原理的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技术问题
[0018]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大体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能够通过使用冷却水有效地改善水分冷凝性能来减少能量消耗并增强干燥性能。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能够通过添加简单的结构或改变结构来高度有效地增强干燥性能并减少能量消耗。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能够使用引导冷却水移动的引导肋来大大增加冷却水的热传递面积和热传递时间。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能够在执行干燥过程时冷却外桶的外周向表面,从而限制由于干燥过程而导致的外桶的温度升高,并由此改善干燥性能。
[0023]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的衣物处理装置。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能够通过有效地冷却感应模块和模块控制单元来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通过驱动单个风扇来冷却感应模块、模块控制单元和外桶的外周向表面而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0026]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感应模块可以稳定地联接至外桶,并且在该衣物处理装置中形成内部空气流动路径(air flow path,空气流路)和排气路径,以有效地冷却感应模块,同时也冷却外桶的外周向表面。
[002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感应模块和模块控制单元
被单独地设置并分别安装至外桶和机壳,从而增强感应模块所表现的性能,并确保模块控制单元的稳定性。
[0028]技术方案
[0029]为了实现该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cabinet);外桶,设置在机壳中;滚筒,用于在其中容纳衣物,该滚筒可旋转地设置在外桶中并由金属材料形成;感应模块,设置成与滚筒的周向表面间隔开,以便使用磁场来加热滚筒的周向表面,该磁场通过向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模块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感应模块的输出;冷却路径,机壳的外部、模块控制单元的内部和感应模块的内部通过该冷却路径彼此顺序地连通;以及风扇,设置在冷却路径中。
[0030]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壳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空气流动路径;基板(substrate),设置在壳体中;以及功率晶体管(power transistor),安装在基板上。功率晶体管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外桶,设置在所述机壳中;滚筒,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外桶中,所述滚筒由金属材料形成;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外桶的外侧表面上,并且被构造成使用磁场通过感应来加热所述滚筒,该磁场通过向所述感应模块中的线圈施加电流而产生;以及模块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所述感应模块的输出;其中,所述模块控制单元包括:壳体(85),包括在所述壳体中形成的空气流动路径;基板(83),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及功率晶体管(81),安装在所述基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模块控制单元还包括:散热器(82),被构造为散发来自所述功率晶体管的热量,并且其中,所述空气流动路径沿着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功率晶体管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进气孔(86),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从所述壳体的外部被引入到所述壳体中;以及出气孔(88),被引入到所述壳体中的空气通过所述出气孔排放到所述壳体的外部,其中,所述空气流动路径(87)被限定在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进气孔、所述出气孔和所述空气流动路径形成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中,其中,穿透部分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中,并且被构造为使用对流冷却所述基板,以及其中,分隔壁(84)形成于所述壳体中,将所述壳体分隔为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所述壳体的第二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穿透部分包括多个连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连通孔包括侧表面连通孔(85a)和顶表面连通孔(85b),其中,所述侧表面连通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最靠近所述机壳外部的侧表面中,以及其中,所述顶表面连通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表面中以通过所述顶表面连通孔排放加热的空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冷却路径,被构造成允许空气顺序地从所述机壳的外部流入形成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友莱赵洪准洪尚郁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