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592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夹土柱的表面上确定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施工位置;(2)钻设多个贯穿孔;(3)在所述孔内安装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4)将加固网格架分别安装在夹土柱的两个表面上;(5)分别采用强力钢筋网完全兜住夹土柱的两个端面;(6)分别在夹土柱的表面上对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进行张拉;(7)张拉完毕后,在夹土柱的两个表面和端面喷涂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显著增强隧道夹土柱的稳定性,加固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使用效果好,能对隧道进行有效、稳固、可靠的支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的施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黄土地质的隧道施工过程期间,为达到有效地控制因隧道施工所带来的地表沉降和施工区域地质的稳定性,通常在隧道施工时采用一些辅助施工措施,能有效地避免隧洞开挖掌子面坍塌和减小施工区域地层发生过量变形。
[0003]目前,隧道工程中的夹土柱施工和加固设计成为主要的设计重点和难点。隧道断面形式的设计应使隧道周围围岩出现较少的拉应力区,以保证夹土柱的稳定。为确保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质的稳定,减少因隧道间距小导致地质变形、爆破震动等不利因素,在开挖前后应对夹土柱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承载能力,这是夹土柱设计和施工的关键。
[0004]但现有技术中关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夹土柱加固处理的报道非常少,且夹土柱加固施工存在盲目性和不安全情况,容易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夹土柱的加固施工进行优化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显著增强隧道夹土柱的稳定性,加固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使用效果好,能对隧道进行有效、稳固、可靠的支护。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已开挖隧道间形成夹土柱的表面上确定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施工位置;
[0008](2)按照上述施工位置,钻设多个贯穿孔,其贯穿夹土柱的整体厚度,并在夹土柱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呈矩阵排列;
[0009](3)在所述孔内安装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两端分别突出于夹土柱的两个表面;
[0010](4)将加固网格架分别安装在夹土柱的两个表面上,将加固网格架分别套设在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上,并通过锁紧装置锁住,使加固网格架固定在夹土柱的表面上;
[0011](5)分别采用强力钢筋网完全兜住夹土柱的两个端面,所述强力钢筋网的两端挂设在相应的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上,所述强力钢筋网的一端还设置有张紧调节装置,以调节强力钢筋网对于夹土柱的端面的整体包覆作用力;
[0012](6)分别在夹土柱的表面上对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进行张拉,张拉后锁定,使其对夹土柱施加锚固力;
[0013](7)张拉完毕后,在夹土柱的两个表面和端面喷涂高性能混凝土,使其完全覆盖所
述加固网格架、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以及强力钢筋网,形成平整的混凝土外观面。
[0014]优选的,在步骤(1)中,所述表面是指夹土柱面向隧道内部空间的面;在步骤(5)中,所述端面是指夹土柱与隧道口齐平的面。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2)中,所述多个贯穿孔两两之间的轴心间距相等。
[00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4)中,所述加固网格架由多个横向L型钢和多个纵向钢板条焊接而成,L型钢和钢板条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
[00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5)中,所述张紧调节装置包括安装架、多个驱动气缸和张力检测单元;多个驱动气缸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紧固在安装架上,其活动端分别与对应的拉伸钢绞线连接,拉伸钢绞线的另一端与强力钢筋网的一端连接,且每根拉伸钢绞线容置在对应的一个引导管中,以便于进行拉伸导向,引导管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张力检测单元包括与驱动气缸连通的压力感应单元、与压力感应单元相连的信号接收器以及控制单元。
[001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6)中,在夹土柱的一侧表面进行一半数量的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张拉,此时张拉的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为两两间隔;待上述张拉结束后,在夹土柱的另一侧表面进行另一半数量的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张拉,此时张拉的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为两两间隔。
[001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步骤(6)中,张拉结束后向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内注浆,注浆结束后及时安装止浆堵头,继而安装锁定机构进行锁定;浆液的配合比为:水泥:泡花碱=2∶1。
[002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当夹土柱的厚度≤1.2W时,喷涂高性能混凝土的厚度为25

30cm,加固网格架的厚度为10

15cm;当1.2W<夹土柱的厚度<2W时,喷涂高性能混凝土的厚度为20

22cm,加固网格架的厚度为5

8cm;其中,W为单洞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显著增强隧道夹土柱的稳定性,加固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施工效率高、使用效果好,能对隧道进行有效、稳固、可靠的支护。
[0023]2.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避免了使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超前水平旋喷桩对夹土柱的加固方式,防止了对夹土柱的易破坏区域产生影响,采用了全新的加固方法更好地保证了对夹土柱的加固,进一步加强了其结构的整体强度。
[0024]3.本专利技术中使用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配合注浆能对夹土柱内部结构进行加强锚固,使其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保证夹土柱的结构强度;使用加固网格架使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和夹土柱连接成为整体,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挂设的强力钢筋网使夹土柱的易破坏区域整体性结构更牢固,加固效果更佳;喷涂的高性能混凝土更进一步加强了夹土柱的整体强度。
[0025]4.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方法采用加固网格架、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注浆、强力钢筋网和高性能混凝土的整体配合,对夹土柱的整体进行全面加固,使其整体结构强度更加稳定,且施工简便、安全、速度快,大大改善和提高了施工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如下实施例仅是用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申请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1)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已开挖隧道间形成夹土柱的表面上确定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施工位置;
[0030](2)按照上述施工位置,钻设多个贯穿孔,其贯穿夹土柱的整体厚度,并在夹土柱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呈矩阵排列;
[0031](3)在所述孔内安装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两端分别突出于夹土柱的两个表面;
[0032](4)将加固网格架分别安装在夹土柱的两个表面上,将加固网格架分别套设在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上,并通过锁紧装置锁住,使加固网格架固定在夹土柱的表面上;
[0033](5)分别采用强力钢筋网完全兜住夹土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已开挖隧道间形成夹土柱的表面上确定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施工位置;(2)按照上述施工位置,钻设多个贯穿孔,其贯穿夹土柱的整体厚度,并在夹土柱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上呈矩阵排列;(3)在所述孔内安装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两端分别突出于夹土柱的两个表面;(4)将加固网格架分别安装在夹土柱的两个表面上,将加固网格架分别套设在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上,并通过锁紧装置锁住,使加固网格架固定在夹土柱的表面上;(5)分别采用强力钢筋网完全兜住夹土柱的两个端面,所述强力钢筋网的两端挂设在相应的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上,所述强力钢筋网的一端还设置有张紧调节装置,以调节强力钢筋网对于夹土柱的端面的整体包覆作用力;(6)分别在夹土柱的表面上对所述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进行张拉,张拉后锁定,使其对夹土柱施加锚固力;(7)张拉完毕后,在夹土柱的两个表面和端面喷涂高性能混凝土,使其完全覆盖所述加固网格架、预应力对拉贯穿锚杆的突出于夹土柱表面的端部以及强力钢筋网,形成平整的混凝土外观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表面是指夹土柱面向隧道内部空间的面;在步骤(5)中,所述端面是指夹土柱与隧道口齐平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多个贯穿孔两两之间的轴心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间夹土柱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加固网格架由多个横向L型钢和多个纵向钢板条焊接而成,L型钢和钢板条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仔弟史磊磊黄民张德成郝朋宋睿曹雅静陈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