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蛋白修饰微球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405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8
提供了一种蛋白修饰微球和用于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所述蛋白修饰微球以水凝胶微球作为主体,并且在水凝胶微球表面接枝有与细胞特别是干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活性蛋白。该蛋白修饰微球有效地模拟干细胞体内天然微环境中支持细胞与干细胞的相互作用,实现了稳定且有效地体外扩增干细胞。地体外扩增干细胞。地体外扩增干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蛋白修饰微球及其应用


[0001]本公开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蛋白修饰微球以及一种用于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细胞治疗行业飞速发展,干细胞体外培养的需求高涨。
[0003]在相关技术中,研究者们在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中引入各种细胞因子比如干细胞因子、促血小板生成素等、小分子(如UM171、SR1)等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增殖。然而,经体外培养后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后维持或提升重建的造血功能仍不尽人意。将干细胞体内天然微环境中的支持细胞直接与造血干细胞共培养,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体外培养的造血干细胞的造血重建效果,却存在微环境支持细胞的提取复杂、培养操作繁琐、培养批次差异的现象,导致可重复性差、支持细胞在传统二维细胞培养板中难以保持其在体内的天然表型等问题。
[0004]目前干细胞体外培养技术仍存在许多缺陷,包括扩增效率低、易过度分化并伴随干细胞干性(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的丢失。因此,需要开发能够有效扩增干细胞并且保持干细胞干性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白修饰微球,其特征在于,包含:水凝胶微球,所述水凝胶微球具有活性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具有第一链接元件,所述第一链接元件与所述活性连接单元共价连接以嵌入至所述水凝胶微球;和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含嵌合第二链接元件的生物活性蛋白,其中所述第二链接元件结合至所述第一链接元件以将所述生物活性蛋白接枝至所述水凝胶微球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修饰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修饰微球还包含基质蛋白,其中所述基质蛋白附着于所述蛋白修饰微球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蛋白修饰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微球的直径为5至40微米,优选地12至17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修饰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接元件和所述第二链接元件选自以下的组合:蛋白G和可结晶区域片段(Fc)、蛋白A和Fc、生物素和亲和素、以及叠氮和环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修饰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蛋白包括Notch配体Delta Like Canonical Notch Ligand 1(DLL1)、Notch配体Delta Like Canonical Notch Ligand 4(DLL4)、Jagged1、Jagged2、干细胞因子、促血小板成长因子、结粘连分子B、结粘连分子C、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修饰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蛋白包括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玻连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修饰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微球经由连续相溶液和分散相溶液形成,其中所述分散相溶液包含所述活性连接单元、主体成胶基质和交联剂,所述活性连接单元选自聚乙二醇

N

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NAS)、2

氨基乙硫醇、二硫苏糖醇、甲叉双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酐、4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楠李文静敖艳肖梁海威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