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33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一种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包括驱动器及转动固定在壳体上的卡板及锁舌,所述卡板搭配有用于锁定锁舌的卡板弹性件,所述锁舌搭配有用于实现锁舌复位的锁舌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件,所述驱动器通过减速组件与锁舌联动,所述减速组件输出端设有以第一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的输出齿轮,所述壳体上设有以第二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的第一拨动块,所述锁舌偏离自身锁舌转动轴线处设有活动块,所述锁舌在锁舌弹性件作用下自转,并使活动块与所述第一拨动块相抵,所述解锁件与第一拨动块联动,当解锁件活动时,所述第一拨动块受力转动并与活动块相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在驱动器或控制器故障的情况下实现车门开启的优点。况下实现车门开启的优点。况下实现车门开启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0905353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吸电开锁,包括驱动部分和锁止部分,驱动部分包括作为驱动器驱动电机,锁止部分包括锁舌和锁扣(卡板),驱动电机通过拉绳及转动固定的锁推板与锁舌联动。当车门关闭时,车门锁栓推动锁舌以使锁舌转动至半锁状态,并触发感应器,感应器发射信号以使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带动锁推板转动,从而推动锁舌转动以达到全锁的状态,随后驱动电机复位或继续运行,以解除锁推板与锁舌间的联动关系,锁舌在锁扣(卡板)的锁定下保持全锁位置;当需要打开车门时,通过驱动机构或手动的方式克服锁扣处扭簧的弹力以解除锁舌的锁定,锁舌能在锁舌扭簧作用下复位,从而便于开门。
[0003]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驱动电机或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即锁推板未能在全锁时移动至指定位置时,锁舌的复位路径被锁推板所阻挡,即使锁扣(卡板)处解锁了,锁舌也不能靠扭簧复位,从而影响车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包括驱动器及转动固定在壳体上的卡板及锁舌,所述卡板搭配有用于锁定锁舌的卡板弹性件,所述锁舌搭配有用于实现锁舌复位的锁舌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件,所述驱动器通过减速组件与锁舌联动,所述减速组件输出端设有以第一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的输出齿轮,所述壳体上设有以第二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的第一拨动块,所述锁舌偏离自身锁舌转动轴线处设有活动块,所述锁舌在锁舌弹性件作用下自转,并使活动块与所述第一拨动块相抵,所述解锁件与第一拨动块联动,当解锁件活动时,所述第一拨动块受力转动并与活动块相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包括以第三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在壳体上的摆动臂,所述摆动臂上设有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三轴线与锁舌转动轴线构成夹角,第一摆动部用于联动第一拨动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还具有用于与第二拨动块联动的第二摆动部,所述第二拨动块以第四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二拨动块偏离第二摆动部处与卡板联动,在摆动部摆动时,所述第二拨动块受力转动并带动卡板转动,摆动部继续活动,以使第一拨动块转动并使第一拨动块与活动块间相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部通过第一摆动件与所述第一拨动块联动,所述第一摆动件以锁舌转动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摆动件具有与第一拨动块接触的第三摆动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门用电吸电开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与第二摆动件啮合,且第二摆动件以第五轴线为中心转动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第一摆动部通过第二摆动件与第一摆动件联动,所述摆动臂包括摆动臂本体及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两端分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华朱炎钊王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电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