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15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包括驱动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轮盘组件,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当第二螺纹结构沿相对于第一螺纹结构旋入的方向螺旋运动到第一螺纹结构的端点位置时,轮盘组件实现下降的预定行程;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抵接块,第二连接件和/或轮盘组件上设有第二抵接块,第一抵接块用于在轮盘组件实现上升的预定行程时与第二抵接块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升降机构能够在不单独设置开关元件控制轮盘组件升降行程的前提下自动实现对轮盘组件升降行程的控制,从而可以减少因设置此类开关元件所需要耗费的设计成本。因设置此类开关元件所需要耗费的设计成本。因设置此类开关元件所需要耗费的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清洁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主流的家用智能清洁器机器人,如扫地机和拖地机等,已经能够实现在遇到障碍物阻挡时跨越障碍物行走的功能。在清洁机器人跨越障碍物时,为了避免贴近地面的清洁组件刮到障碍物从而影响整个机器人的越障,需要将清洁组件向上升起。而在清洁机器人跨过障碍物之后,需要立即向下移动清洁组件,以使清洁组件能够重新贴近地面继续进行清洁工作。
[0003]现有的对清洁组件实现向上升起和向下移动的升降机构,均是通过各类感应元件(或触发元件)与开关元件连接,从而实现对升降动作的行程控制,这些感应元件(或触发元件)和开关元件增加了整个清洁机器人的设计成本,并且也增加了相应的软件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清洁组件的升降机构均是通过开关元件实现升降行程控制而导致额外增加设计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机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机构,包括驱动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轮盘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并能够在所述驱动器的驱动下绕自身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轮盘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旋配合;
[0006]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绕自身中轴线转动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轮盘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升降;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螺纹结构沿相对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旋入的方向螺旋运动到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的端点位置时,所述轮盘组件实现下降的预定行程;
[0007]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或所述轮盘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用于在所述轮盘组件实现上升的预定行程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抵接块抵接。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为内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结构为外螺纹齿,所述第一抵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轮盘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块设置在所述轮盘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一侧。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抵接块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一竖直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块设置有第二斜面和第二竖直抵接面,所述第一竖直抵接面用于在所述轮盘组件实现上升的预
定行程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竖直抵接面抵接;所述第一斜面的坡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坡度,所述第一抵接块能够在所述轮盘组件的下降过程中越过所述第二抵接块。
[0010]可选地,所述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卡合形成容腔,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驱动器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0011]所述轮盘组件位于所述盖体组件的外部,所述第二盖体开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旋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轮盘组件固定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连接杆及橡胶圈,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固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内部,所述第一盖体的内壁上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盖体凸出的空心圆柱,所述橡胶圈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靠近所述空心圆柱的一端上,所述橡胶圈能够插入进所述空心圆柱并限制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空心圆柱转动。
[0013]可选地,所述轮盘组件上设有朝向所述盖体组件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卡合凸点,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卡合凸点相匹配的卡合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卡合凸点与所述卡合凹槽的配合与所述轮盘组件固定连接。
[0014]可选地,所述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在所述驱动器上,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齿轮组转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与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的配合间隙之间设有润滑油脂。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所述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环绕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轴线间隔相等;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所述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块环绕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中轴线间隔相等,且所述第二抵接块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抵接块的数量相等。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升降机构,在需要轮盘组件执行工作时,打开驱动器,驱动器可以驱动第一连接件绕自身中轴线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件产生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螺旋运动,并带动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的轮盘组件下降;当第二螺纹结构沿相对于第一螺纹结构旋入的方向运动到第一螺纹结构的端点位置时,轮盘组件实现下降的预定行程;此时,第一连接件沿自身转动方向与第二连接件卡紧,从而带动第二连接件及轮盘组件同步转动,以实现轮盘组件在贴近地面工作时的正常转动状态;在轮盘组件遇到障碍物需要将其向上升起时,控制驱动器反向转动,第二连接件产生的相对于第一连接件的螺旋运动可以带动轮盘组件上升;在实现轮盘组件上升的预定行程时,第一抵接块沿第一连接件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抵接块抵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件带动第二连接件及轮盘组件同步转动,以避免第二连接件及轮盘组件继续向上升起而损坏自动升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升降机构能够在不单独设置开关元件控制轮盘组件升降行程的前提下自动实现对轮盘组件升降行程的控制,从而可以减少因设置此类开关元件所需要耗费的设计成本。并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升降机构只需控制驱动器正向转动与反向转动即可,而不需要控制开关元件在实现轮盘组件升降行程的特定时刻断开,因此还能显著减化相应的软
件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拖擦件以及上述的自动升降机构;所述拖擦件设置在所述轮盘组件异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洁组件,因为采用了上述的自动升降机构,可以减少因设置用于控制轮盘组件升降行程的开关元件所需要耗费的设计成本。
[0020]再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机身以及上述的清洁组件;所述机身上设有安装位,所述清洁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位内并与所述机身内部的元件电连接。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因为采用了上述的清洁组件,可以减少因设置用于控制轮盘组件升降行程的开关元件所需要耗费的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升降机构的爆炸图;
[0023]图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轮盘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驱动器,并能够在所述驱动器的驱动下绕自身中轴线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轮盘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旋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绕自身中轴线转动时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轮盘组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升降;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螺纹结构沿相对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旋入的方向螺旋运动到所述第一螺纹结构的端点位置时,所述轮盘组件实现下降的预定行程;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或所述轮盘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用于在所述轮盘组件实现上升的预定行程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抵接块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为内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结构为外螺纹齿,所述第一抵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轮盘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接块设置在所述轮盘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抵接块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块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一竖直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块设置有第二斜面和第二竖直抵接面,所述第一竖直抵接面用于在所述轮盘组件实现上升的预定行程时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竖直抵接面抵接;所述第一斜面的坡度不小于所述第二斜面的坡度,所述第一抵接块能够在所述轮盘组件的下降过程中越过所述第二抵接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实现正向转动与反向转动的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还包括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卡合形成容腔,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驱动器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李孟钦郑卓斌王立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语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