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84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包括长杆、磨鞋组件和捞矛组件,磨鞋组件和捞矛组件分别设置在长杆的两端,磨鞋组件包括胎体,胎体的一端与长杆连接,胎体靠近长杆的一端堆焊有合金齿,捞矛组件包括矛杆和矛瓦,矛杆与长杆连接,矛杆上设置有矛瓦。捞矛组件在磨铣作业前就已经进入鱼顶内腔,做好抓获落鱼的准备;而在打捞过程中,又不影响磨鞋组件的磨铣作业,当磨铣作业结束后,捞矛组件将抓获因结构破坏而脱落的封隔器主体及尾管串,避免落井,从而实现的一趟钻处理工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对中途坐封完井管柱事故,一趟钻打捞规避了常规磨铣、打捞措施导致封隔器及尾管串下落造成井下完井工具机械损伤的风险。损伤的风险。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修井事故处理
,具体为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水井完井及修井事故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完井封隔器遇卡事故。现有封隔器处理技术主要为磨铣、打捞,或套铣、打捞的方式,分两步进行。而针对部分中途坐封的封隔器管柱,尤其是回接完井管柱中途坐封事故中;第一步处理的磨铣或套铣都会破坏封隔器卡瓦坐封结构,导致磨/套铣后期,封隔器主体结构及尾管串脱落下移,这对于完井管柱自身及下步回接筒工具都有一定的机械伤害,影响后期完井,使井下情况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将作业周期由两趟钻节约为一趟钻,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对中途坐封完井管柱事故,一趟钻打捞规避了常规磨铣、打捞措施导致封隔器及尾管串下落造成井下完井工具机械损伤的风险。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包括长杆、磨鞋组件和捞矛组件,所述磨鞋组件和捞矛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杆的两端,所述磨鞋组件包括胎体,所述胎体的一端与所述长杆连接,所述胎体靠近长杆的一端堆焊有合金齿,所述捞矛组件包括矛杆和矛瓦,所述矛杆与所述长杆连接,所述矛杆上设置有矛瓦。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捞矛组件在磨铣作业前就已经进入鱼顶内腔,做好抓获落鱼的准备;而在打捞过程中,又不影响磨鞋组件的磨铣作业,当磨铣作业结束后,捞矛组件将抓获因结构破坏而脱落的封隔器主体及尾管串,避免落井,从而实现的一趟钻处理工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对中途坐封完井管柱事故,一趟钻打捞规避了常规磨铣、打捞措施导致封隔器及尾管串下落造成井下完井工具机械损伤的风险。
[0006]进一步地,所述矛杆与所述长杆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矛杆的外径小于所述长杆的外径。
[0007]进一步地,所述胎体与所述长杆采用螺纹连接,其中,所述胎体的外壁沿所述合金齿的切削方向开设有排屑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胎体远离所述长杆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远离所述胎体的一端设有API标准扣型。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胎体与接头一体化成型。
[0010]进一步地,所述矛杆远离所述长杆的一端固定有引锥,所述引锥大直径的一端与所述矛杆固定连接,所述引锥小直径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矛杆的外径。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捞矛组件在磨铣作业前就已经进入鱼顶内腔,做好抓获落鱼的准备;而在打捞过程中,又不影响磨鞋组件的磨铣作业,当磨铣作业结束后,捞矛组件将抓获因结构破坏而脱落的封隔器主体及尾管串,避免落井,从而实现的一趟钻处理工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对中途坐封完井管柱事故,一趟钻打捞规避了常规磨铣、打捞措施导致封隔器及尾管串下落造成井下完井工具机械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长杆,2

磨鞋组件,3

捞矛组件,4

胎体,5

合金齿,6

矛杆,7

矛瓦,8

接头,9

引锥。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包括长杆1、磨鞋组件2和捞矛组件3,磨鞋组件2和捞矛组件3分别设置在长杆1的两端,磨鞋组件2包括胎体4,胎体4的一端与长杆1连接,胎体4靠近长杆1的一端堆焊有合金齿5,其堆焊工艺根据磨铣对象的特殊性而进行针对性的优化,确保高效的磨铣效率,一般采用刀翼式、刀锋式等,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封隔器上接头大臂厚磨铣效率低的问题;捞矛组件3包括矛杆6和矛瓦7,矛杆6与长杆1连接,矛杆6上设置有矛瓦7;捞矛组件3在磨铣作业前就已经进入鱼顶内腔,做好抓获落鱼的准备;而在打捞过程中,又不影响磨鞋组件的磨铣作业,当磨铣作业结束后,捞矛组件3将抓获因结构破坏而脱落的封隔器主体及尾管串,避免落井,从而实现的一趟钻处理工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对中途坐封完井管柱事故,一趟钻打捞规避了常规磨铣、打捞措施导致封隔器及尾管串下落造成井下完井工具机械损伤的风险。
[0017]矛杆6与长杆1采用螺纹连接,矛杆6的外径小于长杆1的外径,使矛杆6的外径与长杆1有明显区别,确保矛瓦7在下放打捞作业时在一定的有效范围内;其中,矛瓦7的尺寸根据实际处理封隔器芯轴内径而特殊定制,一般大于芯轴内径2

3mm;胎体4与长杆1采用螺纹连接,通过长杆1将捞矛组件3和磨鞋组件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工具,其中长杆1的一端通过螺纹的方式与胎体4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的方式与矛杆6连接,便于一体化工具的组装与拆卸,便于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不同类型的磨鞋;其中,胎体4的外壁沿合金齿5的切削方向开设有排屑槽,将磨铣过程中产生的铁屑排出;优选的,矛杆6远离长杆1的一端固定有引锥9,引锥9大直径的一端与矛杆6固定连接,引锥9小直径端的直径小于矛杆6的外径,引锥9起到引导作用,便于工具顺利入鱼。在使用过程中,将一体化工具的接头8按要求接于钻磨打捞管柱的下端(一般接于捞杯下方),然后计算好放入,下方施工管柱,在距离鱼顶0.5m位置时,大排量冲洗鱼顶,然后缓慢下放管柱,使引锥9进入落鱼内腔,然后逐渐下放管柱,施加钻压,根据钻压变化及工具长度与鱼顶位置的关系综合判断,直至捞矛组件3、长杆1部分全部插入落鱼内腔,磨鞋组件2接触鱼顶后,停止下放。而后按正常磨铣作业进行磨铣,注意观察参数变化,当磨铣进尺足够且泵压扭矩变化后,上提管柱完成打捞作业。
[0018]进一步地,胎体4远离长杆1的一端设置有接头8,接头8远离胎体4的一端设有API
标准扣型,胎体4与接头8一体化成型,提高了磨鞋组件2的强度。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杆(1)、磨鞋组件(2)和捞矛组件(3),所述磨鞋组件(2)和捞矛组件(3)分别设置在所述长杆(1)的两端,所述磨鞋组件(2)包括胎体(4),所述胎体(4)的一端与所述长杆(1)连接,所述胎体(4)靠近长杆(1)的一端堆焊有合金齿(5),所述捞矛组件(3)包括矛杆(6)和矛瓦(7),所述矛杆(6)与所述长杆(1)连接,所述矛杆(6)上设置有矛瓦(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矛杆(6)与所述长杆(1)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矛杆(6)的外径小于所述长杆(1)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隔器磨铣打捞一体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震周文兵张超平濮强张志杰周家林李鹏易熙鑫张根张明郑尉李昕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元安强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