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铣打捞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井下打捞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磨铣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开采过程中,当井下出现封隔器无法解封上提、腐蚀油管无法上提以及其他无法直接打捞的落物时,通常需要对井下落物进行磨铣,磨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块、合金块等块状物体,理想情况下,铁块、合金块能够直接掉落在井底,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很多块状物体卡在磨铣处无法掉落,导致磨铣作业的磨齿对块状物体进行二次磨铣,磨铣效率较低。现有技术的作业工序大多为先在井中下入磨铣工具对落物进行磨铣,之后上提磨铣工具,再下放打捞工具,工序繁琐,作业时间较长;而且,现有技术的打捞工具大多只是对油管、封隔器、桥塞等大件落物进行打捞,无法对磨铣后的块状物体进行打捞。
[0003]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214403504U的中国技术专利设计了一种筒类落物套铣打捞工具,其包括套铣筒,套铣筒的下端有套铣齿,套铣筒的中间转动安装有打捞矛体,打捞矛体上开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装配有卡瓦滑块,使用时,打捞矛体伸入落物中并依靠卡瓦滑块打捞落物,套铣筒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铣打捞装置,包括外筒(1),外筒(1)的上端设有上接头(2),上接头(2)用于与管柱连接,外筒(1)的下端设有磨削齿(12),用于在外筒(1)转动时对井下落物进行磨铣;外筒(1)中设有弹性打捞爪,弹性打捞爪自外筒(1)内壁朝中心轴线且向上倾斜延伸,弹性打捞爪供落物进入并对落物进行支撑打捞;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打捞爪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弹性打捞爪(9)和第二弹性打捞爪(11),第一弹性打捞爪(9)、第二弹性打捞爪(11)均沿外筒(1)的周向设有多个,各第一弹性打捞爪(9)之间的周向间隔小于各第二弹性打捞爪(11)之间的周向间隔,且各第一弹性打捞爪(9)围成的供落物通过的孔口小于各第二弹性打捞爪(11)围成的供落物通过的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铣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内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引导筒(8),锥形引导筒(8)的下端固定于外筒(1)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弹性打捞爪(9)设置在锥形引导筒(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铣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打捞爪(9)焊接在锥形引导筒(8)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磨铣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打捞爪(9)连接在锥形引导筒(8)的上端端面上。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本顺,周在翔,彭武斌,李志刚,潘业鹏,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