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67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属于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液压冲击装置、动力机构和飞翼钻头,液压冲击装置底部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动力机构用于驱动中间齿轮,中间齿轮中部设置有导向接头,导向接头底部转动连接有中心钻头,中心钻头底部表面滑动设有旋翼块,且中心钻头顶部中央设置有与旋翼块配合使用的凸轮结构,液压冲击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冲击导向接头的冲击活塞,通过上述设置,使得该冲击器方便组合,达到易于维护、维修以及携带的目的,且具有扩孔功能,可实现跟管钻进,适用于流沙地质,提升其实用性,并且通过液压冲击装置代替空压机作为动力源设备,解决了钻大直径孔所需要的空压机数量多,难运输,耗能大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硬岩地质进行钻孔作业,使用潜孔钻机和气动冲击器即可达到成孔要求。但在松散地质,如流砂、稀泥地质,如未加防护,成孔往往容易坍塌,造成卡钻、埋钻事故,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需在孔中下入套管,起到保护孔壁的目的,这种技术即为跟管钻进技术。
[0003]对于孔径大小而言,钻孔直径越大,驱动执行机构运动所需的功率就越大,进而,机器体积及重量就越大。若在复杂的地形环境(如山区)下工作,上山则极为不便。大孔径钻进(如600mm以上孔径),可使用旋挖钻机,但其在填土层、粘土层、粉土层、砂土层及有一些沙石的层施工效果好,适用于低于60MPa的岩层中成孔,却不适用于硬度高的岩层;可使用潜孔钻机+集束式潜孔锤,但由于其钻进和排渣动力为压缩气体,需使用空压机作为动力源设备,空压机往往能效较低,其转化率约为发动机输出端的20%,若要完成施工作业,所需空压机数量大,造成运输困难、成本高的问题。并且,此两种方式都是先下套管再进行钻进,不能实现同步跟管钻进。鉴于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包括液压冲击装置、动力机构和飞翼钻头,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底部通过法兰连接部连接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冲击室,所述冲击室底部连接有动力腔;所述飞翼钻头包括有导向接头,所述导向接头顶部设置在所述冲击室内,所述液压冲击装置用于冲击所述导向接头,且所述导向接头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冲击室内部设置有钻头销,且所述钻头销卡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导向接头底部侧壁通过连接组件纵连接有中间齿轮,且所述动力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中间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导向接头底部转动连接有中心钻头,所述中心钻头顶部表面边缘处阵列设有若干个旋翼块,所述中心钻头顶部表面设有与所述旋翼块配合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接头底部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旋翼块相适配的容纳槽,且所述旋翼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中心钻头顶部表面中央固定设有凸轮结构,所述旋翼块靠近所述凸轮结构的一侧侧壁呈弧形设置,所述凸轮结构侧壁设有与所述旋翼块相对应的弧形凸起。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法兰连接部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底部的连接法兰和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顶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包括有上缸体以及连接在上缸体底部的活塞中缸体,所述活塞中缸体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冲击所述导向接头的冲击活塞。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塞中缸体的底部侧壁均匀连接有若干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底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顶部表面,所述冲击室底部侧壁均匀连接有若干组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底部连接在所述动力腔的顶部表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导向接头底部侧壁上的矩形花键,所述导向接头纵向设置在所述中间齿轮中央,且所述中间齿轮中央设有与所述矩形花键相适配的矩形槽。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等距设置在所述动力腔顶部表面的多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动力腔的顶部且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动力腔内中部设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设置在多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且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相互啮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动力腔顶部设有集渣桶,所述集渣桶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嵌入槽,所述动力腔顶部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嵌入槽相适配的嵌入块,且所述集渣桶顶部侧壁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吊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导向接头中部设置有导气孔,所述中心钻头内设有与所述导气孔相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输出端贯穿所述中心钻头底部,所述中心钻头底部阵列设有若干组排渣槽,且所述中心钻头设置在所述排渣槽的一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旋翼块远离所述凸轮结构一端的底部呈倾斜设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方案:所述中心钻头的侧壁均等距设有若干组凹槽。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飞翼液压冲击器通过液压冲击装置、动力机构和旋翼钻头组合而成,该冲击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从而使得该冲击器易于维修和维护。并且能够拆卸进行运输,达到减轻运输负担的目的,且能够应对各种施工环境,节省施工成本。
[0016]2.液压冲击装置中的活塞中缸体驱动冲击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冲击活塞往复冲击导向接头,导向接头带动上钻头与中心钻头冲击地面,从而使得该冲击器在进行凿岩开孔时效率更为的出色,并且通过液压冲击装置代替了空压机作为动力源设备,解决了钻大直径孔所需空压机数量多,难运输、耗能大的问题。
[0017]3.液压马达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驱动与之啮合的中间齿轮进行转动,中间齿轮在转动时通过矩形花键与矩形槽驱动导向接头进行转动,导向接头在转动时带动中心钻头进行转动,中心钻头在转动时其容纳槽卡住旋翼块在中心钻头顶部表面的导向槽上滑动,然后从容纳槽内滑出,从而使得该冲击器能够钻出直径更大的孔,使得该冲击器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集渣桶配合使用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与集渣桶配合使用的主视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冲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飞翼钻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飞翼钻头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飞翼钻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飞翼钻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压冲击装置;101、上缸体;102、活塞中缸体;103、连接法兰;104、冲击活塞;2、动力机构;201、连接板;202、冲击室;203、液压马达;204、动力腔;205、中间齿轮;206、驱动齿轮;3、飞翼钻头;301、导向接头;302、导气孔;303、旋翼块;304、中心钻头;305、矩形花键;306、凸轮结构;307、导向槽;308、容纳槽;309、排渣槽;310、排气孔;4、钻头销;401、卡槽;5、加强筋;6、集渣桶;601、嵌入槽;602、嵌入块;603、吊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如图1

12所示,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包括液压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包括液压冲击装置(1)、动力机构(2)和飞翼钻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冲击装置(1)底部通过法兰连接部连接有动力机构(2),所述动力机构(2)包括有冲击室(202),所述冲击室(202)底部连接有动力腔(204);所述飞翼钻头(3)包括有导向接头(301),所述导向接头(301)顶部设置在所述冲击室(202)内,所述液压冲击装置用于冲击所述导向接头(301),且所述导向接头(301)中部设置有卡槽(401),所述冲击室(202)内部设置有钻头销(4),且所述钻头销(4)卡在所述卡槽(401)内,所述导向接头(301)底部侧壁通过连接组件纵连接有中间齿轮(205),且所述动力腔(204)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中间齿轮(205)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导向接头(301)底部转动连接有中心钻头(304),所述中心钻头(304)顶部表面边缘处阵列设有若干个旋翼块(303),所述中心钻头(304)顶部表面设有与所述旋翼块(303)配合使用的导向槽(307),所述导向接头(301)底部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旋翼块(303)相适配的容纳槽(308),且所述旋翼块(303)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308)内,所述中心钻头(304)顶部表面中央固定设有凸轮结构(306),所述旋翼块(303)靠近所述凸轮结构(306)的一侧侧壁呈弧形设置,所述凸轮结构(306)侧壁设有与所述旋翼块(303)相对应的弧形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连接部包括有连接在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底部的连接法兰(103)和连接在所述动力机构顶部的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法兰(103)与所述连接板(20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冲击装置包括有上缸体(101)以及连接在上缸体(101)底部的活塞中缸体(102),所述活塞中缸体(102)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冲击所述导向接头(301)的冲击活塞(1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飞翼液压冲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中缸体(102)的底部侧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锐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东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