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4442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对无机固态电解质进行碳包覆处理,制得碳包覆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将碳包覆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与电极活性材料以及导电剂混合,得到预混料;向预混料中加入粘结剂和有机溶剂并混合,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涂覆在金属箔片上,烘干后进行冷压、制片处理,制得所述复合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无机固态电解质先进行碳包覆处理,使制得的碳包覆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同时具有离子电导和电子电导性能,再将碳包覆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与电极活性材料进行混合,制得复合电极;将该复合电极用于制备半固体电池不仅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还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倍率及循环性能。率及循环性能。率及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电极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领域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电池中含有大量易燃易爆的有机电解液,这使得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面临着极大挑战。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锂电池,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减少了隔膜使用并极大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3]目前有应用前景的固态电解质主要有三个方向: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无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和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传统的氧化物固态电池在制作复合电极时将未经处理氧化物直接与活性物质、导电粘结剂混合。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极的离子导电,但由于氧化物的电子电导性能差,也使得电极的阻抗变大,极大地应先改了电池倍率、循环等性能。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对无机固态电解质进行碳包覆处理,制得碳包覆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将所述碳包覆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与电极活性材料以及导电剂混合,得到预混料;向所述预混料中加入粘结剂和有机溶剂并混合,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涂覆在金属箔片上,烘干后进行冷压、制片处理,制得所述复合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为碳包覆NASICON结构复合材料、碳包覆钙钛矿结构复合材料、碳包覆反钙钛矿结构复合材料、碳包覆LISICON结构复合材料和碳包覆石榴石结构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NASICON结构材料包括Li
1+a
Al
a
Ge2‑
a
(PO4)
30
/C复合材料或其同晶型异原子掺杂化合物、Li
1+b
Al
b
Ti2‑
b
(PO4)3/C复合材或其同晶型异原子掺杂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0≤a≤0.75,所述0≤b≤0.5;和/或,所述碳包覆钙钛矿结构复合材料包括Li
3c
La
2/3

c
TiO3/C复合材料或其同晶型异原子掺杂化合物、Li
3/8
Sr
7/16
Ta
3/4
Hf
1/4
O3/C复合材料或其同晶型异原子掺杂化合物、Li
2d

e
Sr1‑
d
Ta
e
Zr1‑
e
O3/C复合材料或其同晶型异原子掺杂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0.06≤c≤0.14,所述0≤e≤0.75,d=0.75e;和/或,所述碳包覆反钙钛矿结构复合材料包括Li3‑
2z
M
z
Ha
l
O/C复合材料、Li3OC/C复合材料或其同晶型异原子掺杂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0≤z≤0.01,所述M包括Mg
2+
、Ca
2+
、Sr
2+
或Ba
2+
阳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H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威同成小康田冰冰李真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