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433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料斗,每个料斗连接至少一节链条,相邻两个料斗的链条相连,形成输送链;皮带输送机构,设置于料斗的下方,将料斗沿皮带输送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清灰机构,设置于料斗的上方,用于敲打料斗;清灰机构包括转轴、主动杆和从动杆,主动杆和从动杆均和转轴连接,主动杆的轴线和从动杆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主动杆连接敲击模块;从动杆沿其长度方向、向输送链的节距内延伸;当料斗沿皮带输送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输送链的连接轴间歇性推动从动杆,从动杆带动主动杆上升或下降,实现敲击模块敲打料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续运行,连续敲击连续敲打,实现料斗的清灰。实现料斗的清灰。实现料斗的清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清理辅助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灰回转窑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破碎、研磨、煅烧、冷却几个部分,要使用的设备有破碎机、雷蒙磨、石灰回转窑、冷却机,其中石灰石煅烧工序的主要设备是使用回转窑。
[0003]石灰回转窑工艺流程的原理就是借助高温把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生石灰。石灰石进入到回转窑内先预热后到850℃开始脱碳酸分解,到1200℃完成煅烧,再经冷却后,卸出窑外。煅烧工序是将破碎后的石灰石变成熟料石灰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选用的设备是石灰回转窑又称活性石灰窑,该设备针对性强,是根据石灰石的特性研制而成,并且密封良好、煅烧温度易于控制、出窑产品活性度高等特点,在石灰石煅烧中有着较多优势,所以常用石灰回转窑来处理石灰石。
[0004]其中,回转窑出料系统采用料斗机输送成品石灰,石灰进入料斗内输送距离为40米,通过头轮时将料斗里的物料倒出进入下料斗进入下一条皮带,再返程回到尾部继续装料运输,由于是回转运行在上层运行时物料全部进入料斗里不会出现洒落现象,但返程时料斗就变成倒过来的,料斗内未倒干净的粉灰会被料斗带着一起运行,在运行时的振动等原因掉落,造成大量积灰洒落,需要操作人员及时清理,现有为减少洒落的粉灰都采用底部两侧侧用铁板封闭起来,积灰就被储存到料斗下方的箱子里,时间长了积灰顶到料斗,就被料斗带到尾轮,会出现大量扬尘,或者因此无法输送料斗而损坏料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包括
[0008]至少两个料斗,每个所述料斗连接至少一节链条,相邻两个所述料斗的链条相连,形成输送链;
[0009]皮带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料斗的下方,将所述料斗沿所述皮带输送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0]清灰机构,设置于所述料斗的上方,用于敲打所述料斗;所述清灰机构包括转轴、主动杆和从动杆,所述主动杆和所述从动杆均和所述转轴连接,所述主动杆的轴线和所述从动杆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所述主动杆连接敲击模块;所述从动杆沿其长度方向、向所述输送链的节距内延伸;
[0011]当所述料斗沿所述皮带输送机构的长度方向移动时,所述输送链的连接轴间歇性推动所述主动杆,所述主动杆带动所述从动杆上升或下降,实现所述敲击模块敲打所述料斗。
[0012]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机构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转轴,且所述套筒和所述转轴过盈配合;所述主动杆的一端和所述从动杆的一端均和所述套筒抵接。
[0013]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通孔;所述敲击模块包括摆锤,所述摆锤轴向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摆锤通过紧固元件固定于所述主动杆的一端。
[0014]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摆锤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杆和锤头,所述锤头的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述连杆轴向穿过所述通孔。
[0015]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形状和所述连杆的形状对应。
[0016]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元件为螺母,所述螺母和所述摆锤紧固连接。
[0017]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滚轮,所述滚轮用于所述料斗输送过程中的导向。
[0018]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输送机构包括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驱动源,所述同步带张紧于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上,所述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同步轮,所述同步带和所述料斗的底部摩擦传动。
[0019]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还包括机体,所述料斗设置在所述机体内;所述机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支座,所述支座开设缺口,所述缺口和所述转轴的端部抵接。
[0020]其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所述料斗的下方设置集料斗,用于收集所述料斗内的粉尘。
[002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技术利用主动杆和从动杆,输送链的连接轴间歇性推动主动杆,主动杆和从动杆同步运行,主动杆带动从动杆上升或下降,且从动杆设有敲击模块,敲击模块敲击料斗的底部,将料斗里的积灰振落入下方的集料斗里,通过皮带输送机连续运行,实现连续敲击、敲打,实现料斗内的清灰。
[0023]本技术结构简单,有效收集粉尘/灰尘,减少操作人员清理频率,从而减少劳动力,同时还能防止扬尘。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7]图3是敲击模块的示意图。
[002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支座;2、转轴;3、套筒;4、从动杆;5、敲击模块;501、摆锤;502、紧固元件;6、主动杆;7、输送链;8、料斗;9、皮带输送机构;10、滚轮;11、固定板;12、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0]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0031]结合图1

图3,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包括
[0032]至少两个料斗8,每个料斗8连接至少一节链条,相邻两个料斗8的链条相连,形成输送链7。本实施例中,料斗8的数量为四个,相邻两个料斗8之间的间距相同。料斗8的底部设置固定板11,固定板11和链条的链板底部焊接。
[0033]在本实施例中,料斗8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滚轮10,滚轮10用于料斗8输送过程中的导向。
[0034]皮带输送机构9,设置于料斗8的下方,将料斗8沿皮带输送机构9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皮带输送机构9包括同步带、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驱动源,同步带张紧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同步轮,同步带和料斗8的底部摩擦传动。优选地,驱动源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同步轮的中心,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同步轮转动。
[0035]清灰机构,设置于料斗8的上方,用于敲打料斗8。清灰机构包括转轴2、主动杆6和从动杆4,主动杆6和从动杆4均和转轴2连接,主动杆6的轴线和从动杆4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料斗(8),每个所述料斗(8)连接至少一节链条,相邻两个所述料斗(8)的链条相连,形成输送链(7);皮带输送机构(9),设置于所述料斗(8)的下方,将所述料斗(8)沿所述皮带输送机构(9)的长度方向移动;清灰机构,设置于所述料斗(8)的上方,用于敲打所述料斗(8);所述清灰机构包括转轴(2)、主动杆(6)和从动杆(4),所述主动杆(6)和所述从动杆(4)均和所述转轴(2)连接,所述主动杆(6)的轴线和所述从动杆(4)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所述主动杆(6)连接敲击模块(5);所述从动杆(4)沿其长度方向、向所述输送链(7)的节距内延伸;当所述料斗(8)沿所述皮带输送机构(9)的长度方向移动时,所述输送链(7)的连接轴间歇性推动所述主动杆(6),所述主动杆(6)带动所述从动杆(4)上升或下降,实现所述敲击模块(5)敲打所述料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机构还包括套筒(3),所述套筒(3)套设于所述转轴(2),且所述套筒(3)和所述转轴(2)过盈配合;所述主动杆(6)的一端和所述从动杆(4)的一端均和所述套筒(3)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清灰机构的回转窑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杆(6)的另一端设置通孔;所述敲击模块(5)包括摆锤(501),所述摆锤(501)轴向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摆锤(501)通过紧固元件(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孟夏敏东邱黄忠王仲波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