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19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包括高温反应釜,低温反应釜和一个导热油炉,所述高温反应釜和导热油炉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低温反应釜和导热油炉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高温反应釜包括第一加热腔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设有若干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伸入管道,所述伸入管道伸入第一加热腔体内。所述伸入管道伸入第一加热腔体内。所述伸入管道伸入第一加热腔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0003]化工企业中,常常需要多种温度的反应釜,现有的化工厂中常常一个反应釜连接一个导热油炉,占地面积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希望提供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只需要一个导热油炉供多个反应釜使用,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包括高温反应釜,低温反应釜和一个导热油炉,所述高温反应釜和导热油炉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低温反应釜和导热油炉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高温反应釜包括第一加热腔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设有若干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伸入管道,所述伸入管道伸入第一加热腔体内。
[0006]所述第一加热腔体底部连接冷却物料管。有需要时,冷却物料管能够提供冷却液降低第一加热腔体内的温度。
[0007]所述支管道围绕高温反应釜均匀设置。该设计可以使高温反应釜的第一加热腔体内升温更均匀。
[0008]所述高温反应釜包括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电机驱动转轴运动,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棒。搅拌机构的设计,能够对高温反应釜内的物流进行搅拌,保证其升温均匀。
[0009]所述低温反应釜包括第二加热腔体,所述第二管道伸入第二加热腔体,所述第二加热腔体底部连接冷却物料管。由于低温反应釜需要的热源较少,且升温也较少,故简单设置第二管道即可(第二导管无需向第一导管一样,设计支管道)。
[0010]所述高温反应釜和低温反应釜均设有底座。底座能够支撑反应釜。
[0011]所述底座为若干支撑板。即反应釜底座留有空隙,能够让冷却物料管从下方进入加热腔体的底部。
[0012]本技术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高温反应釜和低温反应釜均和一个导热油炉(导热油炉内的热源通过泵机和温度控制流量阀门进入反应釜为现有技术,故不赘述),由于高温反应釜一般需要的温度较高,故设计了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包括主管道,主管道上设有若干支管道,支管道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伸入管道,伸入管道伸入第一加热腔体内,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加快第一加热腔体温度的上升。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技术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本技术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本技术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中高温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4本技术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中高温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其中标号:1.高温反应釜;11.第一加热腔体;12.搅拌机构;121.电机;122.转轴;123.搅拌棒;2.低温反应釜;21.第二加热腔体;3.导热油炉;4.底座;41.支撑板;5.第一管道;51.主管道;52.支管道;53.伸入管道;6.第二管道;7.冷却物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图1

4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9]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包括高温反应釜1,低温反应釜2和一个导热油炉3,高温反应釜1和导热油炉2通过第一管道5连接,低温反应釜2和导热油炉3通过第二管道6连接,高温反应釜1包括第一加热腔体11,第一管道5包括主管道51,主管道51上设有若干支管道52,支管道52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伸入管道53,伸入管道53伸入第一加热腔体11内。
[0020]第一加热腔体11底部连接冷却物料管7。有需要时,冷却物料管7能够提供冷却液降低第一加热腔体11内的温度。
[0021]支管道52围绕高温反应釜1均匀设置。该设计可以使高温反应釜1的第一加热腔体11内升温更均匀。
[0022]高温反应釜1包括搅拌机构12,搅拌机构12包括电机121和转轴122,电机121驱动转轴122运动,转轴122上设有搅拌棒123。搅拌机构12的设计,能够对高温反应釜1内的物流进行搅拌,保证其升温均匀。
[0023]低温反应釜2包括第二加热腔体21,第二管道6伸入第二加热腔体21,第二加热腔体21底部连接冷却物料管7。由于低温反应釜2需要的热源较少,且升温也较少,故简单设置第二管道6即可(第二导管6无需向第一导管5一样,设计支管道52)。
[0024]高温反应釜1和低温反应釜2均设有底座4。底座4能够支撑反应釜。
[0025]底座4为若干支撑板41。即反应釜底座留有空隙,能够让冷却物料管7从下方进入加热腔体的底部。
[0026]本技术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高温反应釜1和低温反应釜2均和一个导热油炉3(导热油炉3内的热源通过泵机和温度控制流量阀门进入反应釜为现有技术,故不赘述),由于高温反应釜1一般需要的温度较高,故设计了第一管道5,第一管道5包括主管道51,主管道51上设有若干支管道52,支管道52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伸入管道53,伸入管道53伸入第一加热腔体11内,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加快第一加热腔体11温度的上升。
[0027]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反应釜,低温反应釜和一个导热油炉,所述高温反应釜和导热油炉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低温反应釜和导热油炉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高温反应釜包括第一加热腔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上设有若干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伸入管道,所述伸入管道伸入第一加热腔体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腔体底部连接冷却物料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温度反应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围绕高温反应釜均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地邓谦张间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