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419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柔丝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均均匀的设置有丝柱,至少一个活动板一段设置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板两侧设有挡轮;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和至少一个不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活动板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杆穿过凹槽,所述第一连杆与活动板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长槽,所述连接柱穿过第一长槽,凹槽和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杆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杆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架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丝器


[0001]本技术涉及纤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丝器。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纤维( 乙纶)是指由聚乙烯经熔融纺丝法纺丝而得到的纤维材料,包括短纤维和长丝。
[0003]聚乙烯纤维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丝线进行拉伸,从而实现柔丝的目的,不过现有的技术往往通过多电机实现各个活动板的运动(即一个电机对应一个活动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希望提供一种柔丝器,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柔丝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均均匀的设置有丝柱,至少一个活动板一段设置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板两侧设有挡轮;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和至少一个不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活动板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杆穿过凹槽,所述第一连杆与活动板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长槽,所述连接柱穿过第一长槽,凹槽和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杆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杆架转动连接。
[0006]所述第一连杆至少为2个。第一连杆至少为两个能够保证活动更加稳定。
[0007]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和至少一个不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间通过间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穿过凹槽,所述第二连杆与活动板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长槽,所述连接柱穿过第二长槽,凹槽和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连杆架,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架转动连接。具有驱动机构的活动板,由驱动机构驱动其左右运动(活动板两侧的挡轮,会限制其只能进行左右活动),由于第二连杆的设置,不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也能够进行左右运动,且上述结构能实现两个活动板同向运动。
[0008]所述第二连杆至少为2个。至少为两个能够保证活动更加稳定。
[0009]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电机和电机连杆,所述电机座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与活动板间连接电机连杆,所述电机连杆同电机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与电机连杆转动连接。即电机转动,从而带动电机连杆进行转动,电机连杆能够带动活动板转动(且由于转动连接加上挡轮限制,活动板只能左右活动)。
[0010]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匀的设置有丝柱。固定板和活动板的配合也能够使聚乙烯纤维被拉伸。
[0011]本技术一种柔丝器,驱动机构驱动其中一个活动板左右运动,由于第一连杆的存在,另一个与之连接的不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也随之左右运动,且由于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杆架转动连接,故两个活动板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对聚乙烯纤维的拉伸。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技术一种柔丝器的结构示意图一(电机运动至最右侧的情况);
[0013]图2本技术一种柔丝器的结构示意图二(电机运动至最右侧的情况);
[0014]图3本技术一种柔丝器的结构示意图三(电机运动至最左侧的情况);
[0015]图4本技术一种柔丝器的结构示意图四(电机运动至最左侧的情况);
[0016]其中标号:1.底座;11.固定板;2.活动板;21.凹槽;3.驱动机构;31.电机;32.电机连杆;33.电机座;4.挡轮;51.第一连杆;52.第一长槽;53.第一连杆架;61.第二连杆;62.第二长槽;63.第二连杆架;7.连接柱;8.聚乙烯纤维;9.丝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图1

4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柔丝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活动板2,活动板2上均均匀的设置有丝柱9,至少一个活动板2一段设置驱动机构3,活动板2两侧设有挡轮4;设置驱动机构3的活动板2和至少一个不设置驱动机构3的活动板2间通过第一连杆51连接,活动板2内设有凹槽21,第一连杆51穿过凹槽21,第一连杆51与活动板2通过连接柱7连接,第一连杆51包括第一长槽52,连接柱7穿过第一长槽52,凹槽21和活动板2,底座1上设有第一连杆架53,第一连杆51的中部与第一连杆架53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1至少为2个(图中为2个的情况)。第一连杆51至少为两个能够保证活动更加稳定。
[0019]设置驱动机构3的活动板2和至少一个不设置驱动机构3的活动板2间通过间通过第二连杆61连接,第二连杆61穿过凹槽21,第二连杆61与活动板2通过连接柱7连接,第二连杆61包括第二长槽62,连接柱7穿过第二长槽62,凹槽21和活动板2,底座1上设有第二连杆架63,第二连杆6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架63转动连接。具有驱动机构3的活动板2,由驱动机构3驱动其左右运动(活动板2两侧的挡轮4,会限制其只能进行左右活动),由于第二连杆61的设置,不设置驱动机构3的活动板2也能够进行左右运动,且上述结构能实现两个活动板2同向运动。第二连杆至少为2个(图中为2个的情况)。至少为两个能够保证活动更加稳定。
[0020]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座33,电机31和电机连杆32,电机座33上设置电机31,电机31与活动板2间连接电机连杆32,电机连杆32同电机31转动连接,活动板2与电机连杆32转动连接。即电机31转动,从而带动电机连杆32进行转动,电机连杆32能够带动活动板2转动(且由于转动连接加上挡轮4限制,活动板2只能左右活动)。
[0021]底座1上设有若干固定板11,固定板11上均匀的设置有丝柱9。固定板11和活动板2的配合也能够使聚乙烯纤维8被拉伸。
[0022]本技术一种柔丝器,驱动机构3驱动其中一个活动板2左右运动,由于第一连杆51的存在,另一个与之连接的不设置驱动机构3的活动板2也随之左右运动,且由于第一连杆51的中部与第一连杆架53转动连接,故两个活动板2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对聚乙烯纤维8的拉伸。
[0023]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均均匀的设置有丝柱,至少一个活动板一段设置驱动机构,所述活动板两侧设有挡轮;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和至少一个不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活动板内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杆穿过凹槽,所述第一连杆与活动板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长槽,所述连接柱穿过第一长槽,凹槽和活动板,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杆架,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一连杆架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至少为2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丝器,其特征在于: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和至少一个不设置驱动机构的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地邓谦张间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昊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