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396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材,包括选取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以上九味药材;步骤2:将桔梗、大黄粉碎成细粉;步骤3:栀子、知母加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清肺抑火胶囊按原中药新药注册分类为8类新药,即改变国内已上 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原剂型为片剂,执行标准为 WS3

B

0418

90,后通过改剂型为胶囊剂,明确了提取、制剂工艺参数, 并提升了产品质量标准,增加了鉴别及含量测定,含量测定选择了跟功 能主治相关的黄芩苷为指标成份,因此,黄芩苷含量的高低是衡量产品 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通过物质传递如何最大程度将药材中的黄芩苷转 移到产品中是评价制备工艺合理性的重要方法。
[0003]本品的主要活性成份为黄芩苷,根据现代药理结果显示,黄芩苷具 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 缓解哮喘、抗变态反应及解痉作用,也为哺乳动物肝脏涎酶的特异性 抑制剂,具有调节某些疾病的作用,也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生理效能。 中医理论认为黄芩具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 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 安,痈肿疔疮。因此,保证产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对于产品质量具有重要 作用。
[0004]申请号为:CN200610010949.5,公开号为:CN1895531的专利技术专利 公开了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及检验方法,用重量比为黄芩∶栀 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49∶28∶14∶42∶21∶28∶21∶28∶14的中药作原料,制成颗粒,干燥,按1000g原 料装成胶囊剂888粒,即得;用该专利技术制得的清肺抑火胶囊,比片剂提 高了生物利用度,吸收快、疗效好;服用方便、适于儿童服用,也利于 治疗急性病;质量稳定,易保存;对清肺止嗽,降火生津;用于肺热咳 嗽,痰延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血,大便干燥, 小便赤黄有较好的作用。
[0005]申请号为N201510194817.1,公开号为CN10484071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 开了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取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 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以上九味,桔梗、大黄粉碎,过100目筛; 栀子、知母加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 60℃下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28;前胡、苦参、黄柏、黄芩用 8倍量的60%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天花粉用8倍量 的2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醇液,回收乙醇, 6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28,与上述浓缩膏合并,加入桔梗、 大黄粉末,混匀,80℃减压干燥,过80目筛,加入淀粉,即得。该发 明用于肺热咳嗽,痰延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 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效果非常好;该专利技术虽然对部分工艺参数进 行了确定,但是,申请人发现通过该工艺制备的清肺抑火胶囊,仍旧 存在药效差的问题。
[0006]由于黄芩苷性质不太稳定,特别是受高温、高湿、Ph的影响较大, 造成黄芩苷的降解(文献:仇峰,唐星,何仲贵.黄芩苷水溶液的稳定 性[J]),因此,在制剂制备过程中,需采用合适的工艺避免高温、高 湿的影响;目前常见的制备工艺中,清肺抑火胶囊中黄芩苷含
量虽然按 照质量标准均符合要求,但是根据药材到成品的转移率来看,转移率并 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充分 了解黄芩苷性质的基础上,在制剂工艺中最大程度的避免高温、高湿热 对于黄芩苷的影响,避免黄芩苷降解,能够有效的提高黄芩苷的含量。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1:取材,包括选取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 知母、桔梗、前胡以上九味药材;
[0011]步骤2:将桔梗、大黄粉碎成细粉;
[0012]步骤3:栀子、知母加9

11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5

2.5小时, 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并控制药液温 度55

65℃;
[0013]步骤4:前胡、苦参、黄柏、黄芩用18

22倍量的55

65%乙醇加 热回流提取5

7小时,天花粉用16倍量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 合并醇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并控制浓缩液温 度为55

65℃;
[0014]步骤5:将步骤3和步骤4产物混合,以桔梗、大黄粉末为底料, 进行一步制粒,控制物料温度50

60℃;
[0015]步骤6:加入淀粉,并将其混匀;并通过干法制粒后20

40目整粒;
[0016]步骤7:充填胶囊。
[0017]其中,步骤3中,栀子、知母加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 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并控制药液温度60℃。
[0018]进一步优化,步骤4中,前胡、苦参、黄柏、黄芩用20倍量的60%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天花粉用16倍量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 小时,合并醇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并控制浓缩液温 度为60℃。
[0019]其中,步骤5中,以桔梗、大黄粉末为底料,进行一步制粒,控制 物料温度55℃,水分控制6%。
[0020]其中,步骤5中,优选的一步制粒工艺参数设置如下:
[0021]进风频率:35

50HZ;
[0022]进料速度:80

100r/min;
[0023]浸膏密度:1.10

1.15(60℃测);
[0024]雾化压力:0.08

0.1MPa;
[0025]物料温度:50

60℃。
[0026]优选地,干法制粒工艺进行制粒时,造粒机参数设置如下:
[0027]压辊压力:60

120bar;
[0028]送料转速:20

60rpm;
[0029]压辊转速:6

12rpm;
[0030]整粒转速:100

120rpm;
[0031]筛网目数:20

40目;
[0032]三维混合机混合10min。
[0033]其中,步骤1中:取黄芩225.2份、栀子128.7份、黄柏64.3份、 大黄193.0份、苦参96.5份、天花粉128.7份、知母96.5份、桔梗128.7 份、前胡64.3份。
[0034]与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材,包括选取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以上九味药材;步骤2:将桔梗、大黄粉碎成细粉;步骤3:栀子、知母加9

11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1.5

2.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并控制药液温度55

65℃;步骤4:前胡、苦参、黄柏、黄芩用18

22倍量的55

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5

7小时,天花粉用16倍量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合并醇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并控制浓缩液温度为55

65℃;步骤5:将步骤3和步骤4产物混合,以桔梗、大黄粉末为底料,进行一步制粒,控制物料温度50

60℃,水分控制2%

8%;步骤6:加入淀粉,并将其混匀;并通过干法制粒后20

40目整粒;步骤7:充填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栀子、知母加10倍量的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并控制药液温度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抑火胶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前胡、苦参、黄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宝文李兴俊王朝军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制药昆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