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372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包括二级破络反应沉淀池、PH回调池、生化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O池、生化沉淀池、出水保障池、MCR膜池、臭氧反应池、应急池;破络池为二级破络反应沉淀池,包括反应区和沉淀区,反应区设有重金属捕捉剂投加口、pH调节药剂投加口及助凝剂投加口,反应区的出水口连接沉淀区的进水口。出水保障池设有重金属捕捉剂投加口。臭氧反应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MCR膜池的出水口。应急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所述臭氧反应池的出水口和所述破络池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电镀废水,可大幅度提高废水可生化性,降低废水中污染物浓度,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和检修方便,后期维护简单。后期维护简单。后期维护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人来赖以生存的根本。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工厂种类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工业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据统计,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中城市生活废水约占40%、工业废水约占60%。由于科技水平的欠缺,工业水平仍然呈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的特点,使得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工业用水效率低下,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很高,这个高浓度的污染物将会导致严重的水体污染,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
[0003]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在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以提高本体金属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电镀制品在工业上通用性强,使用面广,车、家用电器、航空、航天、建筑及相应的装饰工业都需要大量使用。因此,电镀行业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0004]目前,国内电镀行业缺乏合理布局,生产技术落后,整体行业水平偏低,内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点多面广,经营分散,大部分还处于手工操作作坊式的生产状态。中小型电镀企业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厂,规模小,工艺技术较为落后,设备陈旧,运行状况不佳,导致资源消耗量大,镀件质量无法保证,剧毒原料的控制措施不足,没有配套的污染物处理设施、污染物处理率极低。我国目前的电镀厂约为2万家,每年排放的电镀废水达4
×
109m3,它的排放量约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0%。电镀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的处理电镀废水综合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二级破络反应沉淀池、PH回调池、生化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O池、生化沉淀池、出水保障池、MCR膜池;所述破络池为二级破络反应沉淀池,包括反应区和沉淀区,反应区设有重金属捕捉剂投加口、pH调节药剂投加口及助凝剂投加口,反应区的出水口连接沉淀区的进水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出水保障池设有重金属捕捉剂投加口。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臭氧反应池,所述臭氧反应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MCR膜池的出水口。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应急池,所述应急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所述臭氧反应池的出水口和所述破络池的进水口。
[0011]有益效果:1、建设强化破络反应池组,对预处理未达标的重金属进行强化破络反
应池组处理,降低重金属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影响;
[0012]2、末端增加臭氧氧化技术保障出水达标排放;
[0013]3、设置应急水池;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进水异常、设备故障等情况造成出水水质不稳,当排放口设置的NI、Cr、铜、氨氮、总磷及COD超标时,出水进入应急水池利用水泵回至中间水池,保证外排水不超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6]电镀废水水质复杂,因而预处理段反应池组配有多种药剂,根据水质情况,针对性的投加不同药剂,如片碱、石灰、重捕剂、氧化剂等,调节PH后再加PAC、PAM絮凝反应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
[0017]电镀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中间水池,在中间水池进行水量和水质调节后,经泵提升至强化破络反应池组投加重金属捕捉剂进行强化破络处理,加PAM、PAC后进行混凝沉淀,出水重力进入pH回调池投加pH调节试剂进行pH回调后自流进入生化调节池。
[0018]水解酸化池内分污泥床区和清水层区,待处理污水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带反射板的布水器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有机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
[0019]AO池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
[0020]厌氧区:从水解酸化池流出的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系统回流污泥中的兼性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等小分子发酵产物,聚磷菌也将释放菌体内储存的多聚磷酸盐,同时释放能量,其中部分能量供专性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抑制环境下生存,另一部分能量则供聚磷菌主动吸收类似VFA等污水中的发酵产物,并以聚

β

羟基烷酸(PHA)的形式在菌体内贮存起来。这样,部分碳在厌氧区得到去除。在厌氧区停留足够时间后,污水污泥混合液进入缺氧区。
[0021]缺氧区:在缺氧区中,反硝化细菌利用从好氧区中经混合液回流而带来的大量硝酸盐(视内回流比而定,以及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是溶解性可快速生物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反应,达到同时去碳和脱氮的目的。含有较低浓度碳氮和较高浓度磷的污水随后进入好氧区。
[0022]好氧区:在好氧区聚磷菌在曝气充氧条件下分解体内贮存的PHA并释放能量,用于菌体生长及主动超量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这些被吸收的溶解性磷在聚磷菌体内以聚磷盐形式存在,使得污水中磷的浓度大大降低。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在经历厌氧、缺氧环境后,进入好氧区时其浓度己经相当低,这将有利于自养硝化菌的生长繁殖。硝化菌在好氧的环境下将完成氨化和硝化作用,将水中的氮转化为NO2‑
和NO3‑
。在二次沉淀池之前,大量的回流混合液将把产生的NO
x

带入缺氧区进行反硝化脱氮。
[0023]AO池出水进入生化沉淀池,生化沉淀池包括生化池和沉淀池,其原理是在人工曝气充氧条件下,在生化池对污水进行混合搅拌和活性污泥(微生物)培养,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在沉淀池使活性污泥与水分离,处理后的清水排出系统;另外为维持生化池相对稳定的生物量,需设置回流系统将沉淀单元的污泥回流至生化池,剩余污泥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0024]出水保障池内投加重金属捕捉剂进一步氧化破络,保障重金属的达标排放。
[0025]MCR膜池,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固液分离。MC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生物循环水处理技术,采用MCR膜分离技术进行固液分离。所述MCR水力停留时间5~10h,曝气强度13.8~16.6L/min,MCR池底部的空气管路采用穿孔曝气。
[0026]臭氧反应池底部设置曝气盘投加臭氧使其与来水充分混合,同时投加臭氧催化剂,充分保证出水达标排放。臭氧投加量:COD为1:1。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破络池、pH回调池、生化调节池、水解酸化池、AO池、生化沉淀池、出水保障池、MCR膜池;所述破络池为二级破络反应沉淀池,包括反应区和沉淀区,反应区设有重金属捕捉剂投加口、pH调节药剂投加口及助凝剂投加口,反应区的出水口连接沉淀区的进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组合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星耀缪晔扬名中李靖梅张雨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电环保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