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62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斜坡本体,所述斜坡本体的表面嵌入有坡地保护机构,坡地保护机构的上方设有喷淋组件,斜坡本体的最低处设有雨水收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将坡地保护机构通过紧固螺栓锁紧在斜坡本体的表面上,将雨水收集组件安装在斜坡本体的最低处,且进水口与排水槽相对应;当雨季来临时,外边框的内侧通设置有多组植被网格,可降低雨水冲刷时土壤的流失率;其次多余的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入到蓄水箱内,当雨季结束后,可启动抽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雨水抽入到喷淋架内再由喷头喷出,以此对干燥的土壤进行浇灌,加强干燥季节植被的存活率,提高了雨水循环使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坡地水土保持
,尤其涉及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等;现有的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结构单一,对于改善土壤流失率效果不足,且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对于雨水的可循环使用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具备降低斜坡土壤流失率、提高雨水循环使用率的特点,有效改善了雨水对斜坡表面土壤的冲刷,加强了干燥季节植被的存活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斜坡本体,所述斜坡本体的表面上嵌入有坡地保护机构,坡地保护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斜坡本体的最低处设置有雨水收集组件;
[0005]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架、连接管、喷头和缺孔,喷淋架具有四组,间隔相等的设置在坡地保护机构的上方,四组喷淋架之间通过连接管互为连通,喷淋架顶部的底端并列设置有六组喷头,靠近斜坡本体最低处的一组喷淋架外侧设置有缺孔;
[0006]所述雨水收集组件包括蓄水箱、进水口、抽水泵、软管和密封圈,蓄水箱靠近斜坡本体的一侧上并列设置有四组进水口,蓄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一侧与软管连通,软管与抽水泵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07]优选的,所述坡地保护机构包括外边框、紧固螺栓、排气孔、隔板、排水槽和植被网格,外边框具有两组,外边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紧固螺栓,外边框的表面上并列设置有六组排气孔,两组外边框之间横向设置有八组隔板,竖向设置有四组排水槽,每组隔板和排水槽之间设置有植被网格。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最低处与雨水收集组件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喷淋组件相连通,并且软管与喷淋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的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在安装前,用户可先将坡地保护机构放置在斜坡本体的表面上,随后将外边框表面的紧固螺栓旋钮至地下,以此将坡地保护机构锁紧在斜坡本体的表面上;其次将雨水收集组件通过外部的螺钉安装在斜坡本体的
最低处,并且四组进水口与排水槽相对应;当雨季来临时,外边框的内侧通过横向设置八组隔板竖向设置四组排水槽以此形成多组方格,方格的内部设置有植被网格,可降低雨水冲刷时土壤的流失率;其次多余的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入低处的进水口再进入到蓄水箱内部进行储存;当雨季结束后,用户可启动抽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雨水抽入到软管的内部,再经由软管进入到喷淋架内,喷淋架通过连接管传输至每一组喷淋架中,再由喷头喷出,以此对干燥的土壤进行浇灌,加强干燥季节植被的存活率,提高了雨水循环使用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坡地保护机构侧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坡地保护机构正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喷淋组件正视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雨水收集组件正视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A部细节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斜坡本体;2、坡地保护机构;3、喷淋组件;4、雨水收集组件;21、外边框;22、紧固螺栓;23、排气孔;24、隔板;25、排水槽;26、植被网格;31、喷淋架;32、连接管;33、喷头;34、缺孔;41、蓄水箱; 42、进水口;43、抽水泵;44、软管;4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6,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斜坡本体1,斜坡本体1的表面上嵌入有坡地保护机构2,坡地保护机构2包括外边框21、紧固螺栓22、排气孔23、隔板24、排水槽25和植被网格26,外边框21具有两组,外边框2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组紧固螺栓22,外边框21的表面上并列设置有六组排气孔23,可曾加外边框21内部与土壤之间的透气性,两组外边框21之间横向设置有八组隔板24,竖向设置有四组排水槽25,以此将外边框21内侧分隔成多组方格,每组隔板24和排水槽25之间设置有植被网格 26;在安装前,用户可先将坡地保护机构2放置在斜坡本体1的表面上,随后将外边框21表面的紧固螺栓22旋钮至地下,以此将坡地保护机构2锁紧在斜坡本体1的表面上;当雨季来临时,外边框21的内侧通过设置有隔板24 和排水槽25以此形成多组方格,方格的内部设置有植被网格26,可降低雨水冲刷时土壤的流失率;坡地保护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3,喷淋组件3 包括喷淋架31、连接管32、喷头33和缺孔34,喷淋架31具有四组,间隔相等的设置在坡地保护机构2的上方,四组喷淋架31之间通过连接管32互为连通,喷淋架31顶部的底端并列设置有六组喷头33,靠近斜坡本体1最低处的一组喷淋架31外侧设置有缺孔34;斜坡本体1的最低处设置有雨水收集组件4,雨水收集组件4包括蓄水箱41、进水口42、抽水泵43、软管44和密封圈45,蓄水箱41靠近斜坡本体1的一侧上并列设置有四组进水口42,其中排水槽25的最低处与进水口42相连通,蓄水箱4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43,抽水泵43的一侧与软管44连通,软管44与抽水泵
4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5,软管44的另一端与喷淋组件3的缺孔34相连通,并且软管44与缺孔 3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5,可增加软管44与抽水泵43和缺孔34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将雨水收集组件4通过外部的螺钉安装在斜坡本体1的最低处,并且四组进水口42与排水槽25相对应;当雨季来临时,多余的雨水通过排水槽25流入低处的进水口42再进入到蓄水箱41内部进行储存;当雨季结束后,用户可启动抽水泵43将蓄水箱41内部的雨水抽入到软管44的内部,再经由软管44进入到喷淋架31内,喷淋架31通过连接管32传输至每一组喷淋架31中,再由喷头33喷出,以此对干燥的土壤进行浇灌,加强干燥季节植被的存活率,提高了雨水循环使用率。
[0021]综上所述:本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斜坡本体1,斜坡本体1 的表面上嵌入有坡地保护机构2,坡地保护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3,斜坡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地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斜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本体(1)的表面上嵌入有坡地保护机构(2),坡地保护机构(2)的上方设置有喷淋组件(3),斜坡本体(1)的最低处设置有雨水收集组件(4);所述喷淋组件(3)包括喷淋架(31)、连接管(32)、喷头(33)和缺孔(34),喷淋架(31)具有四组,间隔相等的设置在坡地保护机构(2)的上方,四组喷淋架(31)之间通过连接管(32)互为连通,喷淋架(31)顶部的底端并列设置有六组喷头(33),靠近斜坡本体(1)最低处的一组喷淋架(31)外侧设置有缺孔(34);所述雨水收集组件(4)包括蓄水箱(41)、进水口(42)、抽水泵(43)、软管(44)和密封圈(45),蓄水箱(41)靠近斜坡本体(1)的一侧上并列设置有四组进水口(42),蓄水箱(41)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43),抽水泵(43)的一侧与软管(44)连通,软管(44)与抽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秋菊庞迪甄立鹏张玉玲边玉明赵凯王凉刘炳言孙洪亮刘一凡祖硕米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金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