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
,特别是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例:边坡起始点位于G(17)008地块的南明河三号路K1+860里程号,止于K1+240里程号,边坡东西长约600m,南北宽约100m,边坡呈东南~西北倾向,东南高,西北低。其中,东南标高约1215m,西北侧标高约1130m,边坡相对高差85m。该边坡主要为处理007地块场地内的滑坡隐患施工,滑坡隐患施工和将来南明河三号市政道路施工可能产生的南侧边坡,该边坡因前缘施工市政道路和滑坡治理等原因,可能产生的岩质边坡高度为35
‑
112m,因工程开挖形成的岩质边坡高度局部达到110m。由于工程处于高陡边坡,且场地存在的老滑坡及其堆积体可能被工程诱发发生的滑坡,且本工程边坡碎石土、破碎砂岩、中风化较破碎砂岩组成,遇雨易崩解塌方,危险源较多。所以确保安全生产尤其重要,要求在施工时根据工程特点,设计优秀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按照先总后分的方式,即开挖时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依次分区段跳段开挖;区段内分层开挖,挖至小施工平台后,完成平台以上锚索(1)制安与注浆,支护达到强度后,从上往下进行第二个小施工平台的开挖,施工至第二个小施工平台时,除1190m标高以上及局部1180m标高以上,从马道往上施工格构梁锚索(1)及完成相应的锚索(1)张拉锁定工作后,开展下级平台土方开挖,其余层以一个大施工平台为竖向划分单元,待本级马道以上至上级马道间的所有锚索(1)张拉锁定后,开展下一级边坡的土方开挖;在第一批次每个施工平台施工支护结构时,同步开挖,开挖方式同一批次;开挖时需开挖成一个平台,停放车辆和材料;2)脚手架平台:锚索(1)支护结构的施工结合开挖分段分层:分段长度100m,第一层马道分层最大高度23m,其余层马道分层高度为10m,穿插流水作业;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最高23m;脚手架施工平台的搭设,土方开挖到锚索(1)杆标高以下500mm后,一次搭设成形搭设;所述脚手架平台的搭设具体为:2.1)搭设步骤;2.2)使用材料的要求;2.3)搭设方法;2.4)对横杆(6)的要求;2.5)锚索(1)施工脚手架设计尺寸;2.6)连墙件(8)的要求;2.7)剪刀撑(9);2.8)大横杆(6)设置;2.9)搭设脚手架时,安装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2.10)脚手架搭拆;3)格构梁:格构梁施工前,测量放样,确定格构梁的基础、格构梁横梁及纵梁的位置,撒上石灰作为示意线;清理格构梁竖向基础、纵横梁肋基础;待基础清理完毕后,搭设架子,制作安装钢筋、绑扎;钢筋制作完毕,验收,开展模板制安工作;混凝土采取分层通仓浇筑,一次性将一个单元的砼层浇筑完毕;待砼浇筑终凝达到50%的强度后,开展拆模作业;4)抗滑桩:场地土方开挖至标高,对拟开挖抗滑桩的位置进行地表清理和场地平整,将抗滑桩按照跳桩施工的要求分批次分阶段跳桩先行进行施工,待抗滑桩南侧的土石方开挖至抗滑桩位置时,则在土方开挖完成后,及时对抗滑桩进行截桩头并施工桩顶冠梁;桩顶冠梁施工完成后,采取层层剥离的方法施工桩后土石方,并施工桩北侧的锚索(1)及桩间挡土板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边坡分级高度为10m~13m,每级平台宽2.0m,坡率原则上碎石土层按1:1.00~1:1.25坡率放坡,基岩层按1:0.75~1:1.00坡率放坡;边坡从高至低一层一层往下开挖,开挖每一水平段分级垂高不大于5m,纵向间隔分段施工,间距不大于施工间隔;开挖至水平平台标高时,完成本级边坡支护并达到支护强度后进行下一级边坡开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2.1)搭设步骤:搭设前准备工作
→
地基处理:清理松动土、石,钻孔
→
放纵向扫地杆(3)、斜坡向扫地杆
→
逐根树立立杆(5):插入φ20钢筋,与纵向、斜坡向扫地杆扣牢
→
安装横向扫地杆(4),并与立杆(5)或纵向扫地杆(3)扣牢,安装第一步横杆(6):往基岩钻孔30cm深,横杆(6)插入
→
第二步横杆(6):往基岩钻孔30cm深,横杆(6)插入,第二步纵杆(7)
→
第三步横杆(6):往基岩钻孔30cm深,横杆(6)插入,第三步纵杆(7)
→
设置连墙杆
→
接立杆(5)
→
加设剪力撑
→
铺脚手板
→
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
挂安全立网(10)、踢脚板
→
最后一步安全网(11)及踢脚板
→
投入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2)中,2.3)搭设方法:对立杆(5)要求A.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1.0m;连接采用对接扣连结,不得用直角扣件搭接;作业层满铺脚手板并设置挡脚板;接头每相邻两立杆(5)互相错开500mm以上,同一截面直接头数量不得大于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块地质隐患高边坡治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2.4)对横杆(6)的要求:纵向水平杆(12),横向水平杆(13)要求平直,纵向水平杆(12)用直接头错开连接,且接头不得大于50%;纵向水平杆(12)采用对接扣件,设在立杆(5)内侧,连接不小于3根立杆(5);纵向水平杆(12)接头:相邻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巍,曾令涛,万守芳,曹海艳,胡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