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的滤板组件及压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5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9
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滤板组件(1),包括过滤器框架(2)和支撑在过滤器框架上的滤板(3)。在过滤器框架(2)与滤板(3)之间设置有隔膜(4),隔膜在面向过滤器框架的侧面上还包括密封圈(4a),用于使隔膜(4)抵靠滤板(3)密封。密封圈(4a)包括第一密封唇(7)和第二密封唇(8),第一密封唇(7)从第二密封唇(8)升高。过滤器框架具有相对于滤板(3)的有限竖直行程,使得在最低位置,仅第一密封唇(7)与滤板(3)接触,以及在最高位置,第一密封唇(7)和第二密封唇(8)都与滤板(3)接触。滤板(3)接触。滤板(3)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滤机的滤板组件及压滤机


[0001]本公开涉及压滤机(例如塔式压机),其配备有用于从滤饼中挤压出剩余的液体内容物的隔膜。本公开还涉及用于这种压滤机的滤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压滤机中,特别是在塔式压机等水平压机中,在相邻的滤板组件(包括过滤器框架和滤板)之间形成水平延伸的滤室,在这些组件中还设有过滤隔膜。隔膜通常在其周缘处附接到过滤器框架上,并抵靠滤板被夹持,以对在过滤隔膜和滤板之间形成的被称为隔膜室的空间进行密封。
[0003]在使用时,隔膜室可以提供有加压介质,以将隔膜推靠在形成于滤室中的滤饼上,并从滤饼中挤压出剩余的液体内容物。此外,当相邻的过滤器框架组件在滤饼移除期间彼此间隔(即滤室被打开)时,可在过滤隔膜和滤板之间的空间中提供负压介质。这是为了防止过滤隔膜在排出滤饼时悬挂在相邻的过滤器框架组件之间的空间中。
[0004]然而,当相邻的过滤器框架组件彼此间隔时,过滤装置的不正确使用或故障可能导致加压介质被引入隔膜和滤板之间。这可能进一步导致过滤隔膜过度膨胀到间隔的相邻滤板组件之间的空间中,进而可能损坏过滤隔膜,甚至导致其灾难性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隔膜的滤板组件,该隔膜用于从滤饼中挤压出剩余的液体内容物,同时防止当相邻的滤板组件间隔开时(即,当相关的滤室被打开时)隔膜室(即,过滤隔膜和滤板之间的空间)的意外过压,并且还另外允许通过引入隔膜室的负压来保持过滤隔膜向上(hold up,保持),以便于滤饼的排出。
[0006]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这种滤板组件的压滤机。
[0007]本公开的目的是通过滤板组件和压滤机实现的,其特征如下文所述的内容。下文中还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
[0008]本公开基于如下构思:提供布置在过滤器框架上的滤板,从而实现过滤器框架和滤板之间的有限(limited)竖直行程(travel)。此外,在过滤器框架与滤板之间设置一隔膜,该隔膜具有密封圈(seal bead),密封圈具有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第一密封唇从第二密封唇升高(elevate,提升)。
[0009]特别地,当过滤器框架位于竖直行程的最高位置时(即,滤室在过滤期间闭合时),可以在隔膜和滤板之间实现紧密密封,该紧密密封能够承受施加在隔膜室内的压力,从而通过隔膜从滤饼中挤压出剩余的液体内容物,使得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两者与滤板紧密接触。
[0010]此外,当过滤器框架处于其有限行程的最低位置时(即,当滤室被打开以排出滤饼时),允许第二密封唇脱离与滤板的接触。这可防止在滤室打开时隔膜室意外过压(overpressurization)。这种过压可能导致隔膜和/或滤板组件损坏,甚至导致灾难性故
障。同时,即使在过滤器框架处于最低位置时,第一密封唇也保持与滤板接触,以允许通过向隔膜室提供负压介质来保持隔膜。也就是说,第一密封唇本身被构造成提供密封以抵抗保持隔膜向上所需的足够负压,从而有助于滤饼的排出。同时,第一密封唇被构造成相对于高到足以损坏隔膜或滤板组件的过压而泄漏,从而防止隔膜室在滤室被打开时的意外过压。
[0011]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滤板组件。有利地,相关的压滤机是由水平对准的滤板和滤室限定的水平压滤机(例如塔式压机)。
[0012]滤板组件包括过滤器框架和滤板,过滤器框架限定封闭周缘(closed perimeter),该封闭周缘界定开放空间,该滤板被支撑在该过滤器框架上,使得该滤板在开放空间上方延伸。
[0013]在过滤器框架的面向滤板的侧面(side)上设置有保持槽。最合适地,保持槽围绕过滤器框架的周缘延伸,优选地以连续的方式延伸。
[0014]滤板组件还包括隔膜,该隔膜在开放空间上方延伸并在过滤器框架与滤板之间附接到滤板组件。最合适地,隔膜具有柔性结构的片状本体。也就是说,隔膜在使用时应能够充分屈服(yield)以便在压力下变形,从而使滤饼受到挤压。
[0015]隔膜在面向过滤器框架的侧面上还包括密封圈,用于抵靠滤板密封隔膜。最合适地,密封圈沿着隔膜的周缘或与隔膜的周缘相距一定距离地延伸(run),优选地以连续的方式延伸。也就是说,密封圈可以被设置为连续的圈,或者被设置为形成连续的圈的多个离散的圈部分。隔膜在面向滤板的侧面上还包括保持圈,该保持圈被接收在保持槽内,从而使隔膜在过滤器框架与滤板之间保持到位。最合适地,保持槽沿着隔膜的周缘或与隔膜的周缘相距一定距离地延伸,优选地以连续的方式延伸。也就是说,保持槽可以设置为连续的圈,或者设置为形成连续的圈的多个离散的圈部分。
[0016]使用时,过滤器框架形成滤室的侧壁。最合适地,过滤器框架作为承载元件,抵抗由所述滤室中普遍存在的过滤压力产生的过滤力的侧向分量(lateral component)。
[0017]此外,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其中第一密封唇从第二密封唇竖直地升高。最合适地,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彼此平行延伸并侧向地(laterally,横向地,左右侧地)间隔开。
[0018]滤板布置在过滤器框架上,以允许过滤器框架相对于滤板的有限竖直行程,使得过滤器框架具有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在最低位置,仅第一密封唇与滤板接触,而在最高位置,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都与滤板接触。
[0019]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在滤板与隔膜之间形成有隔膜室,处于密封圈的内侧。滤板组件被构造成当过滤器框架处于最低位置时,第一密封唇抵抗第一压差进行密封,以保持所述隔膜,该第一压差对应于隔膜室相对于环境压力为负压的情况。滤板组件同时还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密封唇在第二压差下泄漏,以使隔膜膨胀(inflate,充气),该第二压差对应于隔膜室相对于环境压力为过压的情况。
[002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二压差的绝对值。
[0021]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唇被定位在第二密封唇的侧向外侧,相应地,第二密封唇被定位在第一密封唇的侧向内侧。
[0022]优选但非必要地,外密封唇被构造成,当从侧向外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远离隔膜
的面向滤板的侧面向外变形,以及当从侧向内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朝向隔膜的面向滤板的侧面向内变形。此外,内密封唇被构造成,当从侧向内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远离隔膜的面向滤板的侧面向外变形,以及当从侧向外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朝向隔膜的面向滤板的侧面向内变形。
[0023]优选但非必要地,外密封唇具有第一非对称侧向(lateral,横向)刚度,内密封唇具有第二非对称侧向刚度(lateral rigidity)。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内密封唇的抵抗从侧向外侧(lateral outside)施加的压力的横向刚度(transversal rigidity),内密封唇具有增加的抵抗从侧向内侧(lateral inside)施加的压力的侧向刚度。相应地,相对于外密封唇的抵抗从侧向内侧施加的压力的横向刚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滤机的滤板组件(1),包括:过滤器框架(2),限定封闭周缘,所述封闭周缘界定开放空间(2a),滤板(3),支撑在所述过滤器框架上,使得所述滤板在所述开放空间上方延伸,保持槽(2b),设置在所述过滤器框架(2)的面向所述滤板(3)的侧面上,以及隔膜(4),在所述开放空间(2a)上方延伸,并在所述过滤器框架(2)与所述滤板(3)之间附接到所述滤板组件,所述隔膜还包括:密封圈(4a),位于面向所述过滤器框架的侧面上,用于抵靠所述滤板(3)密封所述隔膜(4),以及保持圈(4b),位于面向所述滤板的侧面上,被接收在所述保持槽(2b)内,使得所述隔膜(4)在所述过滤器框架(2)与所述滤板(3)之间保持到位,其中,当使用时所述过滤器框架形成滤室(5)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a)包括第一密封唇(7)和第二密封唇(8),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唇(7)从所述第二密封唇(8)竖直地升高,其中,所述滤板(3)布置在所述过滤器框架(2)上,以允许所述过滤器框架(2)相对于所述滤板(3)的有限竖直行程,使得所述过滤器框架(2)具有:最低位置,其中仅所述第一密封唇(7)与所述滤板(3)接触,以及最高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唇(7)和所述第二密封唇(8)都与所述滤板(3)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密封唇本身被构造成提供密封以抵抗保持所述隔膜向上所需的足够负压,从而有助于滤饼的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板(3)与所述隔膜(4)之间,在所述密封圈(4a)的内侧形成隔膜室(6),其中,所述滤板组件被构造成使得,当所述过滤器框架(2)处于所述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唇(7):抵抗第一压差进行密封,以保持所述隔膜(4),所述第一压差对应于所述隔膜室(6)相对于环境压力为负压的情况,在第二压差下发生泄漏,以使所述隔膜(4)膨胀,所述第二压差对应于所述隔膜室(6)相对于环境压力为过压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一压差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压差的绝对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唇(7)被定位在所述第二密封唇(8)的侧向外侧,以及相应地,所述第二密封唇(8)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密封唇(7)的侧向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唇(7)被构造成,当从侧向外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远离所述隔膜(4)的面向所述滤板的侧面向外变形,以及当从侧向内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朝向所述隔膜(4)的面向所述滤板的侧面向内变形,以及其中,所述内密封唇(8)被构造成,当从侧向内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远离所述隔膜(4)的面向所述滤板的侧面向外变形,以及当从侧向外侧在其上施加压力时,朝向所述隔膜(4)的面向所述滤板的侧面向内变形。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滤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唇(7)具有第一非对称侧向刚度,所述内密封唇(8)具有第二非对称侧向刚度,
其中,相对于所述内密封唇(8)的抵抗从所述侧向外侧施加的压力的横向刚度,所述内密封唇(8)具有增加的抵抗从所述侧向内侧施加的压力的侧向刚度,以及其中,相对于所述外密封唇(7)的抵抗从侧向内侧施加的压力的横向刚度,所述外密封唇(7)具有增加的抵抗从侧向外侧施加的压力的侧向刚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唇(7)的横截面轮廓限定在侧向外侧顶部(7b)与侧向中间顶部(4c)之间的外密封唇脊部(7a),以及所述内密封唇(8)的横截面轮廓限定在侧向内侧顶部(8b)与所述侧向中间顶部(4c)之间的内密封唇脊部(8a)。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板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唇(8)的横截面轮廓的一部分位于沿与所述隔膜(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美卓奥图泰芬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