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348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液冷线缆包括:出液管,内部为中空结构,以用于供冷却液流动,所述出液管设有至少两根;裸导体,设于所述出液管内,所述裸导体的外壁与所述出液管的内壁间隔设置而形成供所述冷却液流动的液流通道;进液管,每一所述出液管对应设有一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对应的所述进液管连通,以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且彼此独立的冷却回路,使每一所述裸导体分别对应一所述冷却回路;以及外护套,形成有容置空腔以用于包覆所述出液管、所述裸导体以及所述进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3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123437122.1、技术名称为“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技术涉及线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和商业领域,使用者对电池容量、续驶里程、充电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功率充电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大功率充电桩的电压高、电流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功率越大,线缆越容易发热,发热后的线缆存在引发火灾的风险。
[0004]为解决在充电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限流问题,市场上开始逐渐出现液冷线缆、液冷充电枪、液冷插座等新产品,液冷线缆可以实现一边导电,一边用冷却液散热,保障线缆在更大的电流下稳定运行。但是现有的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欠佳,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线缆及充电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液冷线缆散热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液冷线缆,包括:
[0007]出液管,内部为中空结构,以用于供冷却液流动,所述出液管设有至少两根;
[0008]裸导体,设于所述出液管内,所述裸导体的外壁与所述出液管的内壁间隔设置而形成供所述冷却液流动的液流通道;
[0009]进液管,每一所述出液管对应设有一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对应的所述进液管连通,以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且彼此独立的冷却回路,使每一所述裸导体分别对应一所述冷却回路;以及
[0010]外护套,形成有容置空腔以用于包覆所述出液管、所述裸导体以及所述进液管。
[0011]可选地,所述外护套包括绝缘层以及贴合于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裸导体一侧的识别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识别层形成所述容置空腔。
[0012]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的多根线芯。
[0013]可选地,所述出液管和所述进液管分别设有两根,一所述出液管对应与一所述进液管连通,两根所述出液管在所述容置空腔内对称设置,两根所述进液管设置于两根所述出液管轴线所在截面的一侧。
[0014]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接地线,所述接地线和两根所述进液管设于两个所述出液管轴线所在截面的相对两侧。
[0015]可选地,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防爆层,所述出液管的内壁和/或所述出液管的外壁
设有所述防爆层。
[0016]可选地,所述裸导体的外壁包覆有编织层。
[0017]可选地,所述编织层的材质为金属。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充电装置,包括以上描述的液冷线缆。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出液管为中空管体,内部流通有冷却液;裸导体用以与外部充电设备电连接以导通电路,电路导通之后,裸导体会产生大量热量,将裸导体设置在出液管的内部,出液管内的冷却液在出液管的内壁和裸导体的外壁之间流动时,可以带走裸导体表面的热量,从而及时对裸导体进行散热,使裸导体的温度处于安全范围内,避免裸导体的温度过高而出现安全隐患。而且,冷却液直接与裸导体的表面接触,从而可以大量吸收裸导体产生的热量,加上冷却液是流通的,能够大效率的带走裸导体通电流时所产生的热量,进而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另外,每一根出液管都对应设置有一根进液管,进液管只为对应的出液管输送冷却液,形成多个不同的冷却回路,每一个裸导体都通过一个独立的冷却回路来散热,避免多个裸导体通过同一个冷却回路散热时因多个裸导体的热量太大而超过冷却液的负荷,每一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只浸泡一个裸导体,可以带走裸导体的表面的更多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加大了液冷线缆的电流承载能力,使得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液冷线缆能够应用于各种大功率通电设备或连接器上。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液冷线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液冷线缆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
[002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出液管21裸导体30进液管40外护套41绝缘层42识别层12防爆层60线芯70接地线22编织层
[0025]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27]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8]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30]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实施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在电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对于快速充电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快速的大功率充电,避免在充电过程中线缆的温度过高,增加线缆线径是常见的一种选择。然而,增加线径会带来较高的成本,也会导致线缆的重量增加,造成充电枪等配套产品的体积的增加,使得整个充电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液管,内部为中空结构,以用于供冷却液流动,所述出液管设有至少两根;裸导体,设于所述出液管内,所述裸导体的外壁与所述出液管的内壁间隔设置而形成供所述冷却液流动的液流通道;进液管,每一所述出液管对应设有一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对应的所述进液管连通,以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且彼此独立的冷却回路,使每一所述裸导体分别对应一所述冷却回路;以及外护套,形成有容置空腔以用于包覆所述出液管、所述裸导体以及所述进液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包括绝缘层以及贴合于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裸导体一侧的识别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识别层形成所述容置空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空腔内的多根线芯。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青林杨腾肖飞胡生徐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新能源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