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308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受光组件;    发光组件,装置在该受光组件的受光面上;以及    凸型聚光罩,由透光材料制成,含有一盘部,跨置于该受光组件的受光面上,并在该盘部的顶面突设一凸部,令该凸部略呈一半球面形状,并在该盘部的底面凹设一凹穴,以吻合地套置该发光组件于内,且令该凹穴投影对正于该凸部的下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尤指一种在该发光组件的受光面侧,封装一凸型聚光罩,用以将发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聚光地射向一光纤射入口,并防止发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返折回该发光组件上。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双向传输光电收发模块,如美国专利第6,188,495号「OPTICAL TRANSMISSION-RECEPTION APPARATUS」所示,在所揭示的模块中,其主要含有一光纤11、一发光组件3、一反射片6及一受光组件4,并在该光纤11与受光组件4间可装置一透镜8,其中该反射片6可将发光组件3所产生的光束反射地射向光纤11的入口,且可将经光纤11射出的光束折射地设向该受光组件4,以转换成电子信号向外输出。上述的结构,虽然可以经由该反射片的反射,将输出光束及输入光束,分别向不同位置折射,达到双向传输的目的,然而却具有以下的缺点1.发光组件3及受光组件4,必须装置在不同位置上,在安装上十分麻烦,增加制作困扰。2.用以折射光束的反射片6,由于非常精密,因此单价也非常昂贵,导致产品的成本大增,难被市场普遍接受。3.因必须将光束折射至一定的正确位置,因此在安装上,各组件的相关位置也必须极为精准,因而增加制造上的困难度,使产品良率无法有效提升,而显现其缺点。本案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乃加予研究,终揭示一种应用于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包括一受光组件;一发光组件装置在该受光组件的受光面上;以及一凸型聚光罩,由透光材料制成,含有一盘部,跨置于该受光组件的受光面上,并在该盘部的顶面突设一凸部,令该凸部略呈一半球面形状,并在该盘部的底面凹设一凹穴,以吻合地套置该发光组件于内,且令该凹穴投影对正于该凸部的下方,这样用以将该发光组件所射出的光束聚光地射向一光纤入口,使其一部份返折回发光组件的光束,不致于照射到发光组件,或是已经少到不致于对发光组件造成干扰。本专利技术所示的可取实例,可由以下说明及所附的附图而得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专利技术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00 透镜式发射模块 1受光组件11 受光面 12 端子2发光组件 3凸型聚光罩30 中央轴线 31 盘部32 凸部 33 凹穴34 V型环槽 4光纤41 入口 5本体51 连接器 L1 光束L2 光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100,其包括一受光组件1;一发光组件2,装置在该受光组件1的受光面11上;以及一凸型聚光罩3,其由透光材料制成,含有一盘部31,跨置于该受光组件1的受光面11上,并在该盘部31的顶面突设一凸部32,令该凸部32略呈一半球面形状,并在该盘部31的底面凹设一凹穴33,以吻合地套置该发光组件2于内,且令该凹穴33投影对正于该凸部32的下方,这样用以将该发光组件2所射出的光束L2聚光地射向一光纤4入口41,使其一部份返折回发光组件2的光束,不致于照射到发光组件2,或是已经少到不致于对发光组件2造成干扰。上述该受光组件1,可为一光二极管(PDPhotodiode),当该光二极管受光照后,使共价键内的电子吸收光能而脱离,产生自由电子与电洞载子,使该光二极管所产生的逆向电流随吸收光能的增加而增大,以产生不同的输出信号,自一端子12向外输出。而装置在受光组件1上的发光组件2可取自发光二极管(LED),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予自限。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凸型聚光罩3,其可由如玻璃、塑料等透明材质制备,本专利技术并不予自限。该凸型聚光罩3的凸部32,界定有一中央轴线30,令该中央轴线30投影对正该发光组件2的中央,及一光纤4的入口41,当发光组件2经触发向外发出光束L2时,该光束L2在通过该凸部32的球状表面时,会向中央聚光,射向预定位置,即光纤4的入口41。上述的凸型聚光罩3,在其底端所凹设的凹穴33,可呈一弧状表面或平直面,本专利技术并不予自限。上述的凸型聚光罩3,在其盘部31与该凸部32的交接处凹设一V型环槽34〔其它形状也可〕,以便在发光组件2向外发光后,使其一部份返折回发光组件2的光束L2,不致于照射到对发光组件2,或是已经少到不致于对发光组件2造成干扰。由于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100,其中该发光组件2可因受凸型聚光罩3的封装,而大幅降低外界所造成的干扰,因此本专利技术于应用上便可如以将该透镜式发射模块100直接装置在对正光纤4处,使该光纤4所输入的光束L1可以直接射向受光组件1,而发光组件2所投射的光束L2也可直接射向光纤4入口41,即在该光纤4与该受光组件1及受光组件2间不须再加装菱镜或折射板,将输入与输出光束分别折射至不同位置,使双向光学收发模块在制造上可免用菱镜或折射片等单价极为昂贵的零件,以使运用本专利技术的双向光学收发模块的制造成本可以大幅降低。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可以如图3所示,应用实施于一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令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具凸型聚光罩的透镜式发射模块100装置在一本体5的第一端,令该本体5的第二端以一连接器51套接一光纤4,同时令该光纤4的入口41轴向对正该凸型聚光罩3的凸部32的中央轴线30,这样当该光纤4朝本专利技术射出光束L1后,该光束可穿经凸型聚光罩3的盘部31射向该受光组件1,以转换为一电子信号向外输出,而当触发该发光组件2后,自发光组件2所射出的光束L2,在通过该凸型聚光罩3的凸部32时,被聚光地射向该光纤4的入口41,以循该光纤4以向外输出一信号,而呈一双向(Duplex)光学收发模块。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可应用于如数字相机、摄影机、网络……等影音或信号传输上,其应用范围本专利技术并不予自限。本专利技术所示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可于不违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予以修饰应用,本专利技术并不予自限。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光组件;发光组件,装置在该受光组件的受光面上;以及凸型聚光罩,由透光材料制成,含有一盘部,跨置于该受光组件的受光面上,并在该盘部的顶面突设一凸部,令该凸部略呈一半球面形状,并在该盘部的底面凹设一凹穴,以吻合地套置该发光组件于内,且令该凹穴投影对正于该凸部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凸型聚光罩由玻璃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受光组件为光二极管(Photodiode)。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LED)。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凸型聚光罩的凸部,界定有一中央轴线,令该中央轴线投影对正该发光组件的中央且投影对正一光纤的入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凸型聚光罩,在其盘部与该凸部的交接处为凹设环槽。全文摘要一种双向光学收发模块中的透镜式发射模块,其包括一受光组件;一发光组件,装置在该受光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钦雄
申请(专利权)人:建舜电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