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发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98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6
一种可移动式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发送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储料机构、送料机构和真空上料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机架,底部设有刹车脚轮。储料机构包括料仓,安装在机架上;料仓的外侧壁部设有振打器;料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底部开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处设有磁格栅;出料口处设有均匀给料阀,包括旋转阀体和电机。储料机构还包括密封盖;料仓上设有第一过滤呼吸器。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管道,安装在机架上,送料管道的进口处设有进料嘴,与旋转阀体连接;送料管道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对应设有第二过滤呼吸器和第三过滤呼吸器。真空上料机构包括真空上料机,进口处设有吸料管;出口处设有上料管,连通至返工处理的设备。连通至返工处理的设备。连通至返工处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发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发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元前驱体即镍钴锰氢氧化物,化学式为Ni
x
Co
y
Mn
(1

x

y)
(OH)2,是生产三元正极材料的重要上游材料,通过与锂源(NCM333、NCM523、NCM622用碳酸锂,NCM811、NCA用氢氧化锂)混合后烧结制得三元正极成品。三元正极材料是制作锂电池的关键性材料之一,其终端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工具以及3C电子产品等。
[0003]在三元前驱体生产后端的干燥、混合、除铁、包装等粉体物料处理工序中,如有产生不合格产品,就需要将不合格产品投入到前一段生产工序中,进行返工处理,以达到产出合格产品。在不合格产品的反投处理中,多为人工操作。这种操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包括:1.人工劳动强度大,运输效率低;2.物料转移和物料反投都在开阔空间,易造成物料的污染和损失,导致生产成本提高;3.人体容易吸入粉料,对健康造成影响。
[0004]有鉴于此,针对需要返工处理的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如何设计一种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物料污染和损失的物料发送装置是本技术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发送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可移动式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储料机构、送料机构和真空上料机构。
[0008]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底部设有刹车脚轮。
[0009]所述储料机构包括一料仓,该料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料仓内形成一漏斗形容腔;所述料仓的外侧壁部设有振打器,该振打器的作用部作用于所述料仓的壁部;所述料仓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料口,底部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一用于筛选磁性杂物的磁格栅;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用于控制均匀出料的均匀给料阀,该均匀给料阀包括旋转阀体和电机,所述旋转阀体经所述电机驱动匀速旋转。
[0010]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一密封盖,该密封盖对所述进料口密封或打开,进而实现对所述料仓的密封或打开;所述料仓上设有第一过滤呼吸器,所述料仓在密封状态下,该所述第一过滤呼吸器连通所述料仓与外界。
[0011]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料管道的进口处设有一进料嘴,所述进料嘴对应位于所述料仓的出料口的下方,且与所述旋转阀体连接,构成所述料仓与所述送料管道连通;所述送料管道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两者沿所述送料管道的长度方向分列于所述进料嘴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进气阀上设有第二过滤呼吸器,所述第二进气阀上设有第三过滤呼吸器。
[0012]所述真空上料机构包括真空上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的进口处设有一吸料管,且该吸料管与所述送料管道密封连接;所述真空上料机的出口处设有一上料管,且该上料管连通至返工处理的设备。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4]1.上述方案中,本技术方案工作过程为:首先经由料仓顶部的进料口向料仓的容腔内加料,所加的料即为不合格的三元前驱体分料,料仓的出料口处均匀给料阀停运,构成出料口关闭,料仓内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呼吸器排至料仓外。加料完成,通过密封盖关闭料仓的进料口,外界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呼吸器进入到料仓内,防止外界异物进入料仓,使料仓内的气体保持动态平衡。移动机架,带动储料机构和送料机构随机架一同移动,将送料管道与吸料管对位密封固定,再将刹车脚轮制动,使机架整体固定。打开料仓出料口处的均匀给料阀,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经由旋转阀体带动匀速出料,经由进料嘴进入送料管道,再经真空上料机抽气产生负压,物料进入吸料管,再经上料管排进需返工处理的设备。
[0015]2.上述方案中,机架底部设有刹车脚轮,刹车脚轮滚动性质和刹车性质,储料机构和送料机构随机架一同移动以及停止,可实现定制化摆放固定。
[0016]3.上述方案中,所述料仓内形成一漏斗形容腔,漏斗形方便料仓内的物料向下流动至出料口。
[0017]4.上述方案中,所述料仓的外侧壁部设有振打器,该振打器的作用部作用于所述料仓的壁部。振打器规律地振打料仓的仓壁,带动料仓壁的振动,从而增加料仓内物料的松散度和下料流动性,防止料仓内的物料搭桥结块。
[0018]5.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一用于筛选磁性杂物的磁格栅,磁格栅在料仓进料口与加入的粉体物料进行充分接触,将粉体物料内的高磁物质进行吸附去除。
[0019]6.上述方案中,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用于控制均匀出料的均匀给料阀,该均匀给料阀包括旋转阀体和电机,所述旋转阀体经所述电机驱动匀速旋转,进而实现对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进行匀速出料。所述的旋转阀体由电机控制和提供动力,所述电机控制旋转阀体定速旋转,使料仓内的物料进行定量出料。
[0020]7.上述方案中,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一密封盖,该密封盖对所述进料口密封或打开,进而实现对所述料仓的密封或打开。设置密封盖,防止出料过程中异物被吸入进料口。
[0021]8.上述方案中,所述料仓上设有第一过滤呼吸器,所述料仓在密封状态下,该所述第一过滤呼吸器连通所述料仓与外界。第一过滤呼吸器可调节料仓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平衡性,在料仓加料时,料仓内部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呼吸器流通至料仓外,防止料仓内的粉尘物料外冒,在料仓出料时,外界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呼吸器进入到料仓内,防止外界异物进入料仓,使料仓内的气体保持动态平衡。第一过滤呼吸器的过滤材质可以选择折纸或非金属材质,从而防止料仓内的粉尘物料外漏,和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磁性异物进入到料仓内。
[0022]9.上述方案中,所述送料管道的进口处设有一进料嘴,进料嘴实现物料从旋转阀体到送料管道的流动,进料嘴可以与送料管道焊接实现连接。
[0023]10.上述方案中,所述送料管道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两者沿所述送料管道的长度方向分列于所述进料嘴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进气阀上设有第二过滤呼吸器,所述第二进气阀上设有第三过滤呼吸器。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过滤呼吸器使送料管道内的粉
体物料快速移动,并由真空上料机抽走。第二进气阀和第三过滤呼吸器使送料管道前端物料空气量得到补充,防止送料管道内物料发生堵塞。通过可调节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的开度,来调节送料管道内的空气进入量,实现不同种类物料的发送,和物料发送的一个定量调节。前端第二过滤呼吸器用于补充大量空气使送料管道内的粉体物料快速移动,后端第三过滤器用于补充送料管道后端的空气,防止物料在送料管道内堵塞。
[0024]11.上述方案中,所述真空上料机构包括真空上料机,所述真空上料机的进口处设有一吸料管,且该吸料管与所述送料管道密封连接。通过吸料管将送料管道与真空上料机连通,使真空上料机的负压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三元前驱体粉体物料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储料机构、送料机构和真空上料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一机架(1),该机架(1)底部设有刹车脚轮(11);所述储料机构包括一料仓(2),该料仓(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料仓(2)内形成一漏斗形容腔;所述料仓(2)的外侧壁部设有振打器(21),该振打器(21)的作用部作用于所述料仓(2)的壁部;所述料仓(2)的顶部开设有一进料口,底部开设有一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一用于筛选磁性杂物的磁格栅(22);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用于控制均匀出料的均匀给料阀,该均匀给料阀包括旋转阀体(23)和电机,所述旋转阀体(23)经所述电机驱动匀速旋转;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一密封盖(3),该密封盖(3)对所述进料口密封或打开,进而实现对所述料仓(2)的密封或打开;所述料仓(2)上设有第一过滤呼吸器(24),所述料仓(2)在密封状态下,该所述第一过滤呼吸器(24)连通所述料仓(2)与外界;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管道(4),所述送料管道(4)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送料管道(4)的进口处设有一进料嘴(41),所述进料嘴(41)对应位于所述料仓(2)的出料口的下方,且与所述旋转阀体(23)连接,构成所述料仓(2)与所述送料管道(4)连通;所述送料管道(4)上还设有第一进气阀(42)和第二进气阀(43),两者沿所述送料管道的长度方向分列于所述进料嘴(4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进气阀(42)上设有第二过滤呼吸器(44),所述第二进气阀(43)上设有第三过滤呼吸器(45);所述真空上料机构包括真空上料机(5),所述真空上料机(5)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强强韦正勇陈利刚蒋勇强张博王静芳沈枭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