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33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包括旋转主轴、干燥盘和耙杆轴,旋转主轴竖直设在干燥盘中央,耙杆轴的第一端朝向干燥盘的内侧中心延伸,并连设于旋转主轴上;耙杆轴上设有多个耙叶组件,耙叶组件包括固定架、连接件和耙叶叶片,耙杆轴上设有一内侧限位结构和一外侧限位结构,外侧限位结构和各固定架上均设有限位杆;当限位杆设于外侧限位结构上时,该限位杆位于与该外侧限位结构相邻的固定架的翻转路径上,限制该相邻固定架的翻转高度;当限位杆设于一固定架上时,该限位杆位于与该固定架相邻的另一固定架的翻转路径上,限制另一固定架的翻转高度。本新型盘式干燥机能够在正常使用中减少故障率和磁性异物,保证物料的正常品质。品质。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三元前驱体干燥
,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

技术介绍

[0002]三元前驱体是锂电池生产的一种重要原材料,在其生产干燥工序中,通常会使用盘式干燥机对三元前驱体进行干燥;盘式干燥机工作时通过驱动耙杆轴在干燥盘上方旋转,使装配在耙杆轴上的耙叶组件翻动干燥盘中的三元前驱体材料,从而实现干燥效果。
[0003]然而,现有盘式干燥机的耙叶组件在运动中,容易绕耙杆轴发生过度翻转,导致耙叶组件与干燥盘无法接触,需要人为干预恢复,十分麻烦。
[0004]此外,现有盘式干燥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1、耙杆轴刚度不足,耙杆轴在运转中易发生弯曲变形:
[0006]2、耙杆轴在装配状态下,其末端长度超出干燥盘的外侧凸沿,导致耙杆轴运转中可能与干燥盘外侧凸沿发生摩擦,产生磁性异物,影响到三元前驱体的品质;
[0007]3、耙叶组件中的耙叶在运动过程中,容易绕其固定螺栓发生偏转,导致耙叶与干燥盘之间产生不均匀摩擦,造成物料形貌破损。
[0008]针对上述问题,就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
[0010]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包括旋转主轴、干燥盘和耙杆轴,所述旋转主轴竖直设置在所述干燥盘的中央,并相对所述干燥盘转动;
[0011]所述耙杆轴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干燥盘的内侧中心延伸,并连设于所述旋转主轴上;
[0012]所述耙杆轴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多个耙叶组件,各相邻耙叶组件之间设有隔离环;所述耙叶组件包括固定架、连接件和耙叶叶片,所述固定架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耙杆轴上,构成该固定架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耙杆轴翻转,下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耙叶叶片固定连接;所述耙叶叶片在工作状态下接触所述干燥盘;
[0013]所述耙杆轴上设有一内侧限位结构和一外侧限位结构,所述内侧限位结构限制最内侧的所述耙叶组件沿所述耙杆轴向内侧方向移动,所述外侧限位结构限制最外侧的所述耙叶组件沿所述耙杆轴向外侧方向移动;
[0014]所述外侧限位结构和各所述固定架上均设有限位杆;
[0015]当所述限位杆设于所述外侧限位结构上时,该限位杆位于与该外侧限位结构相邻的所述固定架的翻转路径上,以此限制该相邻固定架的翻转高度;
[0016]当所述限位杆设于一固定架上时,该限位杆位于与该固定架相邻的另一固定架的翻转路径上,以此限制另一固定架的翻转高度。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18]1.上述方案中,所述干燥盘的外边缘上形成有一圈环状凸沿,装配状态下所述耙杆轴的外侧一端位于所述环状凸沿内。
[0019]2.上述方案中,从俯视角度观察,所述耙叶叶片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耙杆轴成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0
°
至50
°

[0020]3.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架在自然状态下,与对应的用于限制该固定架的限位杆相距一活动距离。
[0021]4.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动距离为8mm至12mm。
[0022]5.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耙叶叶片通过螺栓连接。
[0023]6.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件沿所述耙叶叶片的上端面向两侧延伸,形成与该上端面相贴合的侧翼。
[0024]7.上述方案中,所述耙叶叶片的上端面制有倒角,所述连接件上形成与所述倒角相配合的折弯面,装配状态下该折弯面在所述倒角处与所述耙叶叶片的上端面相贴合。
[0025]8.上述方案中,所述耙杆轴为外径40mm至50mm,壁厚至少为8mm的管道。
[0026]9.上述方案中,所述耙叶组件在所述耙杆轴上共设有五个。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1.本新型盘式干燥机通过限位杆的设计,使各耙叶组件绕耙杆轴的翻转受到相邻耙叶组件或外侧限位结构上限位杆的限制,从而避免耙叶组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大角度翻转,导致耙叶组件与干燥盘分离,失去正常运转物料功能的现象。
[0029]2.本新型盘式干燥机中,连接件形成与耙叶叶片的上端面相贴合的侧翼,从而防止耙叶叶片绕固定螺栓发生角度偏转,使耙叶叶片与干燥盘之间均匀接触,由此保证了生产物料的品质。
[0030]3.本新型盘式干燥机中,装配状态下耙杆轴的外侧一端位于环状凸沿内,不会与环状凸沿产生摩擦,避免工作时产生磁性异物,保证了三元前驱体的品质。
[0031]4.本新型盘式干燥机中,耙杆轴为外径40mm至50mm,壁厚至少为8mm的管道,具有足够的刚度,能够避免耙杆轴在运转中弯曲变形,又不会过于沉重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0032]附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2为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耙杆轴的示意图。
[0034]以上附图中:1.旋转主轴;11.固定螺母;2.干燥盘;21.环状凸沿;3.耙杆轴;31.内侧限位结构;32.外侧限位结构;33.隔离环;4.耙叶组件;41.固定架;42.连接件;43.耙叶叶片;44.侧翼;45.倒角;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6]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0037]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单数形式如“一”、“这”、

此”、“本”以及“该”,如本文所用,同样也包含复数形式。
[0038]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0039]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0040]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41]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0042]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范围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0043]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包括旋转主轴1、干燥盘2和耙杆轴3。
[0044]所述旋转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主轴(1)、干燥盘(2)和耙杆轴(3),所述旋转主轴(1)竖直设置在所述干燥盘(2)的中央,并相对所述干燥盘(2)转动;所述耙杆轴(3)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干燥盘(2)的内侧中心延伸,并连设于所述旋转主轴(1)上;所述耙杆轴(3)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有多个耙叶组件(4),各相邻耙叶组件(4)之间设有隔离环(33);所述耙叶组件(4)包括固定架(41)、连接件(42)和耙叶叶片(43),所述固定架(41)的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耙杆轴(3)上,构成该固定架(41)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耙杆轴(3)翻转,下端通过所述连接件(42)与所述耙叶叶片(43)固定连接;所述耙叶叶片(43)在工作状态下接触所述干燥盘(2);所述耙杆轴(3)上设有一内侧限位结构(31)和一外侧限位结构(32),所述内侧限位结构(31)限制最内侧的所述耙叶组件(4)沿所述耙杆轴(3)向内侧方向移动,所述外侧限位结构(32)限制最外侧的所述耙叶组件(4)沿所述耙杆轴(3)向外侧方向移动;所述外侧限位结构(32)和各所述固定架(41)上均设有限位杆(5);当所述限位杆(5)设于所述外侧限位结构(32)上时,该限位杆(5)位于与该外侧限位结构(32)相邻的所述固定架(41)的翻转路径上,以此限制该相邻固定架(41)的翻转高度;当所述限位杆(5)设于一固定架(41)上时,该限位杆(5)位于与该固定架(41)相邻的另一固定架(41)的翻转路径上,以此限制另一固定架(41)的翻转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盘式干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强强沈枭陈利刚韦正勇宗红涛张博王静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