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控阵气象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94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相控阵气象雷达包括雷达主机、转台、空调外机、空调内机、换热器以及隔板,空调外机设于转台的空腔内,空调内机设于雷达主机内;空调内机通过主水管与空调外机连接;空调内机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在空调内机出风口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上设有隔板;当雷达主机进行旋转运动时,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的相对位置不变,空调散热性能不受雷达主机旋转影响,确保了可靠的散热能力;当雷达主机进行俯仰运动和旋转运动时,冷空气进入换热区,且换热区和回流区通过隔板分隔开,避免了散热和回流的相互干扰,提高散热效果,确保雷达主机内各功能组件正常工作。保雷达主机内各功能组件正常工作。保雷达主机内各功能组件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控阵气象雷达


[0001]本技术属于雷达
,尤其涉及一种相控阵气象雷达。

技术介绍

[0002]相控阵天气雷达具有高速、高分辨率、全覆盖、同步控制、同步观测、超低数据时差等优势,逐步成为气象雷达的首选。随着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相控阵雷达通道数量越来越多,使得雷达主机的热损耗随之增大,若没有良好的散热措施,雷达主机内部各芯片的温度可能达到或超过其结温,从而导致芯片性能恶化以致主机损坏。可靠的冷却系统已成为雷达高性能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雷达主机既需要在0~90
°
范围内进行俯仰运行,又要进行360
°
方向旋转运动,对温控冷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目前相控阵天气雷达主要采用开放式风冷技术,即在雷达上加装一个较大天线罩,天线罩内安装有空调,用于降低天线罩内部的空气温度,雷达在天线罩内类似在空调房里工作,该系统的缺点是雷达散热系统的进出风口都在天线罩内,且与外界空气连通,使得雷达散热进口温度不能进行控制。另外散热系统层与雷达主机内部各功能组件被隔离,雷达主机内部线缆没有散热措施,在大电流工作时线缆自身发热较大,存在一定的隐患。各功能组件需要做密封措施,防止外界大气对功能组件的影响(湿度、盐雾、灰尘等),从而影响功能组件性能,各功能组件环境适应性要求高。与此同时,雷达主机既需要在0~90
°
范围内进行俯仰运行,又要进行0~360
°
方向旋转运动,若将空调直接安装在雷达主机上将导致空调制冷效果差,这使得目前天线罩加空调冷却方式成为主流。
[0004]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20600058.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雷达冷却系统,其内部中空的通风轴一端与空调连接,另一端与天线支臂连接;通风轴为阶梯型,分为第一、二阶梯通风轴;在第一阶梯通风轴的外侧设有轴肩;在第二阶梯通风轴外壁设有螺纹;轴承设置在第一阶梯通风轴外部,且位于轴肩与第一阶梯通风轴和第阶梯通风轴的衔接处;盖板通过铰链与天线支臂连接,盖板带有腔体;定位螺母一端顶着轴承;另一端插入盖板腔体,并形成迷宫密封;定位螺母上设有螺纹,该螺纹与第二阶梯通风轴外壁上的螺纹连接;轴承座一端的内部安装有轴承,外部设有挡板,轴承座的另一端与盖板连接;轴承盖一端固定安装在轴承座上,另一端与轴承外圈接触;空调支架一端连接俯仰箱,另一端连接空调。但该冷却系统仍存在一定的弊端,空调一体机进出风口均通过通风轴进出,容易导致冷风和热风短路。空调进出口均通过通风轴,导致选择轴承必须选用大规格轴承,大幅增加轴承选用成本。雷达主机内部没有强迫散热装置,仅靠空调冷却雷达主机内部空气,易导致热死区,使得该区域内功能组件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控阵气象雷达,在雷达主机内集成冷却系统,在相控阵雷达进行俯仰运动和旋转运动时仍有可靠的散热能力,确保雷达性能不受影响,同时可免除天线罩,降低制造成本。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相控阵气象雷达,包括雷达主机、转台以及控制装置,所述雷达主机的第一端通过支撑座与所述转台连接,所述雷达主机的第二端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转台连接,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所述转台、伸缩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还包括:
[0007]设于所述转台内的空调外机;
[0008]设于所述雷达主机内的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内机位于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或第三端或第四端,且空调内机通过主水管与所述空调外机连接;所述空调内机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均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相邻端;
[0009]设于所述空调内机出风口处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分别位于出风口处的两侧;
[0010]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上的隔板;由所述隔板、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围合成的区域为换热区,所述隔板以上的区域为回流区,所述换热区与回流区之间的区域为汇流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流区连通。
[0011]本技术所述相控阵气象雷达,冷空气由空调内机的出风口进入换热区,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下向两侧流动,进入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内,在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后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经汇流区进入到回流区,再通过空调内机的进风口进入到空调内机,如此循环实现雷达主机内各功能组件的散热。空调外机设于转台内,当雷达主机进行旋转运动时,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的相对位置不变,空调散热性能不受雷达主机旋转影响,确保了可靠的散热能力,进而确保了雷达性能不受影响;当雷达主机进行俯仰运动和旋转运动时,冷空气进入换热区,且换热区和回流区通过隔板分隔开,避免了散热和回流的相互干扰,提高了散热效果,确保雷达主机内各功能组件正常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组件的布局和安装;空调外机位于转台内,将雷达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排到大气中。
[0012]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内机内设有制冷水管,所述制冷水管的放置方向与地平面平行。
[0013]在雷达主机进行俯仰运动时,制冷水管始终与转台上表面保持平行,保证了空调内机散热效率不随俯仰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使空调内机在任何俯仰角度下散热能力保持不变,避免了俯仰运动对空调内机散热效率的影响。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换热区和回流区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空调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5]空调控制模块根据换热区和回流区的温度自动调节空调内机冷却风扇的转速以及制冷水管内制冷剂的流量,实现系统散热能力的自动调节。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空调外机的底部设有减振组件,消除了振动对空调制冷效果的影响。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主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外机,另一端穿过支撑座进入所述雷达主机并与所述空调内机连接。
[0018]这种设置方式既保护了主水管,又将主水管隐藏,使相控阵雷达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主水管采用金属软管材质,保证雷达主机在进行俯仰运动时管路不受旋转运动影响。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包括散热通道、设于所述散热通道进口的散热风机、变频器以及换热器控制模块;所述换热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频器电性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散热风机电性连接。
[0021]进一步地,在所述换热区和回流区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换热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22]换热器控制模块根据换热区和回流区的温度自动调节散热风机的转速,为整个雷达主机内部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使空气能够在雷达主机内部空间循环流动,且增强了散热通道的散热效率,高效冷却雷达主机内部的各功能组件。
[0023]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道包括散热管以及设于所述散热管内的翅片,所述翅片为平面状、波纹状、翅柱状或枣核状。
[0024]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喇叭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控阵气象雷达,包括雷达主机、转台以及控制装置,所述雷达主机的第一端通过支撑座与所述转台连接,所述雷达主机的第二端通过伸缩组件与所述转台连接,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所述转台、伸缩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转台内的空调外机;设于所述雷达主机内的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内机位于所述第一端或第二端或第三端或第四端,且空调内机通过主水管与所述空调外机连接;所述空调内机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均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相邻端;设于所述空调内机出风口处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分别位于出风口处的两侧;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上的隔板;由所述隔板、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围合成的区域为换热区,所述隔板以上的区域为回流区,所述换热区与回流区之间的区域为汇流区;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流区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气象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内设有制冷水管,所述制冷水管的放置方向与地平面平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控阵气象雷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区和回流区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空调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邱小龙康建明石云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