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探测系统及其避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741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8 1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雷达探测系统及其避雷装置属于雷达设备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雷达附近的多个避雷构件以雷达为圆心成圆设置,控制装置与避雷构件、雷达均电连接。定义雷达到避雷构件的连线与雷达的天线面法线之间的夹角为α,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探测系统及其避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雷达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雷达探测系统及其避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建筑物或高大树木等被雷击,通常会在其顶部安装避雷设备。常见的避雷方式是在顶部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底部通过接地引下线和地线将雷电电流引入大地。但是如果雷达附近有避雷设备时,由于避雷针会干扰雷达信号,使得雷达测试数据出现偏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避雷设备既能够防止雷达被雷击,又能保护雷达信号不会被干扰。
[0003]申请号为202120182057.3公开了一种雷达架设现场用避雷装置,该申请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避雷机构和用于托举避雷机构的接闪器的负载机构,负载机构设置在避雷机构的一侧并且连接有驱动机构;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接闪器伸出装置本体的通道口和用于对避雷机构的伸出部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位于通道口的一侧。当需要进行避雷时,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和负载机构联动配合将避雷机构的接闪器从装置本体内上升到装置本体的顶部;当不需要进行避雷时,有可以将避雷机构的接闪器从装置本体顶部回收到装置本体内。
[0004]申请号为201810276745.9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防雷避雷装置,该申请在绝缘底座底部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底部设置升降装置,当天气晴好时,升降装置控制绝缘底座向下运动,避免影响楼层顶部空间,当出现雷电天气时,升降装置控制绝缘底座升起,进行防雷避雷作业。
[0005]但是上述两种避雷装置都未能解决有雷电发生时,既能防雷电又不遮挡雷达探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探测系统及其避雷装置,以实现有雷电发生时,能防雷电又不遮挡雷达探测。
[0007]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雷达探测系统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避雷构件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避雷构件间隔分布在以雷达(10)为圆心的圆上,所述控制装置与避雷构件、雷达(10)均电连接,设定雷达(10)到避雷构件的连线与雷达(10)的天线面法线之间的夹角为α,180
°
>α>

180
°

[0008]当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该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地线(4)断开,同时其余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电连接;
[0009]当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该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地线(4)电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避雷构件的数量为三个,并且任何时刻都有至少一个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地线(4)电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避雷构件包括壳体(1)、避雷针(2)、传导件(3)和地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12]接触夹,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一接触夹(5)和第二接触夹(6),所述避雷针(2)与第一接触夹(5)接触,所述地线(4)与第二接触夹(6)接触;
[0013]驱动电机(7),其数量与避雷构件的数量对应,所述驱动电机(7)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并用于驱动传导件(3)上下运动,在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控制装置控制该避雷机构的驱动电机(7)工作,使该避雷机构的传导件(3)与第一接触夹(5)和/或第二接触夹(6)断开,同时控制装置控制其余避雷机构的传导件(3)的顶部与第一接触夹(5)接触,传导件(3)的底部与第二接触夹(6)接触;在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控制装置控制该避雷机构的驱动电机(7)工作,使该避雷机构的传导件(3)的顶部与第一接触夹(5)接触,传导件(3)的底部与第二接触夹(6)接触。
[0014]优选地,所述传导件(3)为导体软线,所述传导件(3)的两端通过一根软绳(8)连接成环,所述壳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滑轮(9),所述传导件(3)和软绳(8)绕设在两个滑轮(9)上,所述驱动电机(7)驱动滑轮(9)转动,进而带动传导件(3)运动。
[0015]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7)设置在与下部的滑轮(9)对应的壳体(1)上,所述驱动电机(7)驱动底部的滑轮(9)转动。
[0016]优选地,所述传导件(3)为导体软线,所述传导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软绳(8),所述壳体(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一个卷轮(11),所述软绳(8)分别绕设在卷轮(11)上,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卷轮(11)对应的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驱动卷轮(11)转动,进而带动传导件(3)运动。
[0017]优选地,所述传导件(3)为金属蜗杆,所述传导件(3)的底部设有蜗轮(12),所述驱动电机(7)驱动蜗轮(12)转动,进而带动传导件(3)上下运动。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雷达探测系统,包括雷达(10)和如上所述的雷达探测系统的避雷装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0020](1)本技术通过在雷达附近设置多个避雷构件,避雷构件以雷达为圆心成圆设置,控制装置与避雷构件、雷达均电连接。定义雷达到避雷构件的连线与雷达的天线面法线之间的夹角为α,180
°
>α>

180
°
,当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控制装置控制该避雷构件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传导件上下运动,使避雷针与地线断开,此时该避雷构件不会干扰雷达进行探测,其余避雷构件的避雷针与地线电连接,起到避雷作用。当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控制装置控制该避雷构件的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传导件上下运动,使避雷针与地线电连接,起到避雷作用。
[0021](2)本技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多个避雷构件的驱动电机工作,驱动传导件上下运动,在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控制装置控制该避雷构件的驱动电机工作,使该避雷构件的传导件与第一接触夹和/或第二接触夹断开,保证雷达准确探测,同时控制装置控制其余避雷构件的传导件的顶部与第一接触夹接触,传导件的底部与第二接触夹接触,保证其余避雷构件起避雷作用;在α>β,或α<

β,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探测系统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构件和控制装置,所述避雷构件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避雷构件间隔分布在以雷达(10)为圆心的圆上,所述控制装置与避雷构件、雷达(10)均电连接,设定雷达(10)到避雷构件的连线与雷达(10)的天线面法线之间的夹角为α,180
°
>α>

180
°
;当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该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地线(4)断开,同时其余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电连接;当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该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地线(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探测系统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构件的数量为三个,并且任何时刻都有至少一个避雷构件的避雷针(2)与地线(4)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探测系统的避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构件包括壳体(1)、避雷针(2)、传导件(3)和地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夹,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一接触夹(5)和第二接触夹(6),所述避雷针(2)与第一接触夹(5)接触,所述地线(4)与第二接触夹(6)接触;驱动电机(7),其数量与避雷构件的数量对应,所述驱动电机(7)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并用于驱动传导件(3)上下运动,在α<β,或α>

β,10
°
<β<60
°
时,控制装置控制该避雷构件的驱动电机(7)工作,使该避雷构件的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舒庆许平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