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交叉耦合增强高频带外抑制的腔体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13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交叉耦合增强高频带外抑制的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和盖板;在腔体上设有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第三谐振腔、第四谐振腔、第五谐振腔以及第六谐振腔;由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和第三谐振腔构成第一CT结构,由第四谐振腔、第五谐振腔和第六谐振腔构成第二CT结构;在第一谐振腔内设有第一谐振杆,在第二谐振腔内设有第二谐振杆,在第三谐振腔内设有第三谐振杆,在第四谐振腔内设有第四谐振杆,在第五谐振腔内设有第五谐振杆,在第六谐振腔内设有第六谐振杆;在至少一个不相邻的谐振腔之间设有感性交叉耦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感性交叉耦合结构增加零点,在加强带外抑制的同时基本不增加滤波器成本。加强带外抑制的同时基本不增加滤波器成本。加强带外抑制的同时基本不增加滤波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交叉耦合增强高频带外抑制的腔体滤波器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交叉耦合增强高频带外抑制的X波段腔体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微波通讯手段的高速进步,在微波通信、微波导航、卫星通信和军事电子战等方面对滤波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当今世界频谱资源变得更加珍贵而且不断变拥挤的情况下,能够灵活合理利用频带资源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对滤波器的适用频率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各种电磁信号充斥的今天,如何在通信系统中尽可能使所需信号衰减最小,增强带外抑制使其它无用信号尽可能衰减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0003]普通的腔体滤波器结构加工完成后,由于实物结构难以改变,因此带外抑制基本确定,此时需要调节带外抑制只能对调谐螺杆进行调节,通过牺牲带宽或产生中频偏移来达到提高带外抑制的目的,且可以调节的空间十分有限。高频或低频是相对于通带而言,高于通带频率则为高频,低于通带频率则为低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交叉耦合增强高频带外抑制的腔体滤波器,采用对称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交叉耦合增强高频带外抑制的腔体滤波器,包括腔体以及设于所述腔体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上设有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第三谐振腔、第四谐振腔、第五谐振腔以及第六谐振腔;由所述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和第三谐振腔构成第一CT结构,由所述第四谐振腔、第五谐振腔和第六谐振腔构成第二CT结构;所述第一CT结构与第二CT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谐振腔与所述第二谐振腔相邻,所述第二谐振腔与所述第三谐振腔相邻,所述第三谐振腔与所述第四谐振腔相邻,所述第四谐振腔与所述第五谐振腔相邻,所述第五谐振腔与所述第六谐振腔相邻;在所述第一谐振腔内设有第一谐振杆,在所述第二谐振腔内设有第二谐振杆,在所述第三谐振腔内设有第三谐振杆,在所述第四谐振腔内设有第四谐振杆,在所述第五谐振腔内设有第五谐振杆,在所述第六谐振腔内设有第六谐振杆;在至少一个不相邻的谐振腔之间设有感性交叉耦合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谐振腔与第三谐振腔之间设有所述感性交叉耦合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谐振腔与第六谐振腔之间设有所述感性交叉耦合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谐振腔与第三谐振腔之间、所述第四谐振腔与第六谐振腔之间均设有所述感性交叉耦合结构。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龙李兆明寸怀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