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272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包括与两块规格相同的硬质板材,该板材的侧边设有可转动连接装置,通过该装置连接两块板材,使两块板材能够沿侧边翻转,重叠在一起,呈夹板状夹持所述光伏组件。解决了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在搬运过程中受到单点压力、翻折力造成的枝状、线状隐裂,造成降级的问题,通过两块板材形成夹板对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增大了力接触面积,减小点受力的几率,从而提高良率。从而提高良率。从而提高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


[0001]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光伏组件的应用,更轻、更软的晶硅光伏组件——MWT背接触柔性光伏组件应运而生。MWT背接触柔性光伏组件具有高颜值、高可靠性、高度适应性且无铅化等特点。在设计之初,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就采用高强度透明前膜替代传统光伏组件用的玻璃作为封装材料,使之更轻、更柔且不失钢性,扩大应用范围。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搬运、翻转等一系列周转动作,而现有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边缘没有边框,且距电池片距离较小,在周转过程中,若工作人员拿捏、搬运受力不均会造成柔性组件边缘隐裂,导致柔性组件降级。为了改善因柔性组件转运隐裂导致的降级,光伏组件的转运工装亟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能够解决光伏组件在周转、搬运时因受力不均导致的边缘隐裂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0004]本专利技术专利为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包括与两块规格相同的硬质板材,该板材的侧边设有可转动连接装置,通过该装置连接两块板材,使两块板材能够沿侧边翻转,重叠在一起,呈夹板状夹持所述光伏组件。
[0005]作为优选,两块板材翻转后相对的重叠面分别设有与光伏组件规格相匹配的防滑缓冲垫,该防滑缓冲垫与光伏组件的外表面相接触。
[0006]作为优选,防滑缓冲垫的表面与板材的壁面胶粘连接或复合连接。
[0007]作为优选,防滑缓冲垫为硅胶材质的软垫。
[0008]作为优选,板材为金属板或树脂版或PP板或POB板或尼龙板。
[0009]作为优选,两块板材翻转后的相对的非重叠面设有把手。
[0010]作为优选,把手为弹性绑带,该弹性绑带预留有空隙以方便搬运人员固定。
[0011]作为优选,可转动连接装置为连接环,在所述两块板材的侧边等间隔开孔,将连接环穿过两块板材侧边的对应孔以实现板材的连接。
[0012]作为优选,可转动连接装置为铰链。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在搬运过程中受到单点压力、翻折力造成的枝状、线状隐裂,造成降级的问题,通过两块板材形成夹板对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进行夹持,增大了力接触面积,减小点受力的几率,从而提高良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专利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专利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转运工装示意图;
[0017]其中,1、板材,2、防滑缓冲垫,3、把手,4、可转动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地详细叙述。
[0019]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柔性组件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隐裂问题,以及柔性组件转运对员工作业难度要求高,且较难量化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转运工装,可以有效减少搬运、周转过程中的拿捏点受力带来的隐裂隐患,进而降低隐裂的风险。
[002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具体包括:两块规格相同的硬质板材1,选取厚度2

3mm的硬质板材,裁切为10

15cm方形板材。板材1选用金属板或树脂版或PP板或POB板或尼龙板,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同一个工装使用两块规格相同、材质相同的板材制作,板材1的侧边设有可转动连接装置。
[0021]实施例1,本实施例选取的可转动连接装置4为连接环,连接环可以为金属环或塑料环,在两块板材的侧边均匀开孔,连接孔的直径与连接环的圆形截面的直径相等,可以将一个连接环穿过两块板材1相对应的孔以实现两块板材的连接;也可以将两个连接环分别穿过两块板材1的孔,并将两个连接环交叉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两块硬质板材的连接。
[0022]实施例2,本实施例选取的可转动连接装置4为铰链,铰链可以为金属铰链或塑料铰链。铰链的底座分别螺纹连接在两块板材1的侧边,通过中间连接件与两端底座插接或螺纹连接以实现两块板材1的铰链连接。
[0023]连接后的板材1能够沿侧边翻转,重叠在一起,呈夹板状夹持光伏组件。夹板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小点受力的几率,从而提高了良率。
[0024]两块板材1翻转后的重叠面设有与光伏组件规格相匹配的防滑缓冲垫2,防滑缓冲垫2的表面与板材1的壁面胶粘连接或复合连接。防滑缓冲垫1优选硅胶材质的软垫,以保持背接触柔性晶硅光伏组件的外观完整,并保护外部对其的单点受力情况,防止光伏组件在搬运过程中受到单点压力、翻折造成的枝状、线状隐裂,同时起到防止转运过程滑落的良好作用。
[0025]两块板材1翻转后的非重叠面设有把手3,把手3优选弹性绑带,该弹性绑带预留有空隙,适合搬运人员手指穿过,方便搬运固定。
[0026]使用时,将两块板材1摊开,将需要转运的光伏组件放置在一块板材1的中心位置,贴合防滑缓冲垫2以缓冲作用力并防止滑落。通过可转动连接装置4将其中未放置光伏组件的板材1翻转,与另一块板材结合呈夹板状以夹持住需转运的光伏组件。拎起把手4使夹板闭合并方便移动,实现光伏组件的转运。
[0027]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两块规格相同的板材,该板材的侧边设有可转动连接装置,通过该可转动连接装置连接两块板材,使两块板材能够沿侧边翻转,重叠在一起,呈夹板状夹持光伏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板材翻转后相对的重叠接触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光伏组件规格相匹配的防滑缓冲垫,该防滑缓冲垫与光伏组件的外表面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缓冲垫的表面与板材的壁面胶粘连接或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WT柔性背接触光伏组件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缓冲垫为硅胶材质的软垫。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辉张允良顾群吴仕梁张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日托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