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163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吸附罐的顶端与污水进管相连;吸附罐的内部填充有石墨蠕虫填充层;吸附罐的底端通过第一污水排管与用于对吸附处理之后的污水进行收集的污水收集池相连;石墨蠕虫填充层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吸附之后的抗生素类有机物进行解析的加热解析系统;吸附罐的顶部通过废气排放管与用于对解析之后的抗生素类有机废气进行冷凝收集的冷凝系统相连;冷凝系统的出口通过有机物收集管与储罐相连通。此系统基于石墨蠕虫能够有效吸附污水中抗生素类有机物的特性,再结合加热解析工艺过程,将吸附之后的抗生素进行加热解析,并通过冷凝方式对解析之后的抗生素进行收集。方式对解析之后的抗生素进行收集。方式对解析之后的抗生素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物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机物污水中有较多的抗生素类物质,具有较多的脂,酮类物质,通常有三类主要处理工艺。
[0003]第一种是,微生物分离。例如,CN 103849609 A,公开了一种复合生物菌酶及其处理制药企业污水的方法,通过微生物或者酶对污水中的抗生素类有机物进行分离降解,其具体工艺过程中,将复合生物菌酶应用于处理制药企业发酵废液的抗生素污水,可以实现特定降解功能去除污水中的残留抗生素,该复合生物菌酶还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对水污染中的各种难降解的污染物质都有较强的处理效果。但是,此类处理工艺需要首先制备相应特种功能的酶,其制备工艺相对复杂。
[0004]第二种是,光解法。例如,CN 113896276 A,公开了利用紫外/过氧乙酸去除污水中抗生素和抗性基因的方法,通过向污水中加入过氧乙酸,搅拌均匀,然后紫外照射,可以同时去除污水中的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反应温度不限,过氧乙酸投加量3~8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对污水中抗生素类有机物进行吸附处理的吸附罐(6);吸附罐(6)的顶端与用于引入有机物污水的污水进管(1)相连;吸附罐(6)的内部填充有用于对抗生素类有机物进行吸附的石墨蠕虫填充层(8);吸附罐(6)的底端通过第一污水排管(11)与用于对吸附处理之后的污水进行收集的污水收集池(13)相连;石墨蠕虫填充层(8)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吸附之后的抗生素类有机物进行解析的加热解析系统;吸附罐(6)的顶部通过废气排放管(16)与用于对解析之后的抗生素类有机废气进行冷凝收集的冷凝系统相连;冷凝系统的出口通过有机物收集管(24)与储罐(26)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蠕虫填充层(8)采用石墨蠕虫填充制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解析系统采用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安装在吸附罐(6)内部的电加热盘管(7),电加热盘管(7)埋设在石墨蠕虫填充层(8)的内部;电加热盘管(7)通过电源线(4)与供电模块(9)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蠕虫的污水中有机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解析系统采用高温蒸汽系统,所述高温蒸汽系统包括安装在吸附罐(6)内部的蒸汽加热盘管(29),蒸汽加热盘管(29)埋设在石墨蠕虫填充层(8)的内部;蒸汽加热盘管(29)的一端与高温蒸汽进管(30)相连通,另一端与高温蒸汽出管(32)相连通;高温蒸汽进管(30)上安装有第一蒸汽控制阀(31),高温蒸汽出管(32)上安装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科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