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宏平专利>正文

神经干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13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肌电诊疗器,它设有检测电极和主控芯片,检测电极通过升压放大电路与波形产生电路相接,波形产生电路接入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还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键盘输入电路相接,主控芯片通过输出接口与显示器连接,其输出的信号波形为方波,波宽为0.05~5ms、频率为0.5~3Hz、电流为0.1~30mA。检测电极包括自粘性电极片、诊疗笔和电极针。将自粘性电极片贴在人体的有关部位,用诊疗笔探测需要治疗的肌肉部位,根据肌肉收缩的情况找出运动点。再用专用电极针刺穿肌肉运动点,找出神经干实施注射治疗。有效的克服了人工定位和大型肌电图仪定位肌肉的弊端。而且成本低,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诊断人体肌张力障碍引起的肌肉痉挛、中风等定位肌肉注射点用肌电诊疗器。
技术介绍
康复医学已成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康复治疗的整体功能恢复和功能重建的独特作用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伤病员与残疾者的重视,其中神经溶解技术和化学神经阻断技术在人体肌肉运动障碍中逐渐得以广泛的应用。而这种治疗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在于精确定位引起肌张力障碍的运动点和神经干。目前有许多医院医生在实施治疗时是凭感觉和经验定位肌肉注射点,有的是在肌电图仪的引导下注射的,但有很大缺点与局限性人工定位不精确,还容易产生副作用,效果和效率不理想。大型肌电图仪专业性较强,操作相对复杂,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操作直观、方便诊疗定位、提高治疗效果的肌电诊疗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肌电诊疗器,其特点是它设有检测电极和主控芯片,检测电极通过升压放大电路与波形产生电路相接,波形产生电路接入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还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键盘输入电路相接,主控芯片通过输出接口与显示器连接,其输出的信号波形为方波,波宽为0.05~5ms、频率为0.5~3Hz、电流为0.1~30mA。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检测电极包括自粘性电极片、诊疗笔和电极针。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主控芯片与断电与来电瞬时峰值电流抑制器相接。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主控芯片连接有蜂鸣器和指示灯电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简单的神经干定位装置。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控制的。给运动神经一定的电刺激,肌肉会随刺激的频率产生节律性的收缩。根据上述的机制,低频脉冲电刺激,由于刺激频率低,所以只会引起直线分布而且是较少的运动神经产生刺激。另外,由于神经控制造成肌肉收缩的频率相符,而且有利用观察,因此选择较低的频率(0.5~3Hz)产生单一线运动神经刺激传导。作为肌肉的体表探测。适用于测量皮肤下方的肌肉控制神经定位。用于浅层肌群。此外,利用针状电极定位,这种针电极为针绝缘,其针尖导电。其原理是利用探针插入皮肤下的肌肉测量深层肌肉的神经。由于人体内的电阻很小和体外皮肤电阻差异比较大,所以设计电流在(0.1~30mA)连续可调,以适应体内外探测的需要。随着刺激强度的变大,其收缩的强度和感觉也越明显。控制的在脉冲波波宽为(0.05~5ms),一定幅度有节律的收缩,从而很清楚地找出肌肉的运动点和神经干,有效的克服了人工定位和大型肌电图仪定位肌肉的弊端。而且成本低,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原理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外形图。图3为检测电极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仪器包括主机,主机10上有指示灯13,显示器1,蜂鸣器14。提供接口12,可以与专业电极针16,自粘性电极片15,诊疗笔17相连相。主机10内部设有电路,电路包括主控芯片9、波形产生电路3、电源控制电路7、键盘输入电路8相接,主控芯片9通过输出接口18与显示器1连接,其输出的信号波形为方波,波宽为0.05~5ms、频率为0.5~3Hz、电流为0.1~30mA。专业电极针16,自粘性电极片15,诊疗笔17与升压放大电路4相连,升压放大电路4与波形产生电路3相连,波形产生电路3与主控芯片9相连,显示器1、蜂鸣器14与主控电路相连。使用时,将自粘性电极片15贴在人体的有关部位,用诊疗笔17探测需要治疗的肌肉部位,主机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脉冲波刺激肌肉,使肌肉产生收缩,根据肌肉收缩的情况找出运动点。再用专用电极针16刺穿肌肉运动点,找出神经干实施注射治疗。本专利技术核心部分是一单片微机。采用单片机ATMEGA8,体积小,功耗少。控制频率,脉冲宽度和输出强度,内置D/A-A/D和晶体震荡电路,稳定可靠。直接驱动LCD液晶显示器,显示器采用中文点阵LCD 64*128像素,操作简单直观。电源电路采用高效的DC-DC模块,可满足一次性电池4.5V和可充电池3.6V的使用。同时可以外接交流电源适配器。键盘电路采用PVC薄膜开关,寿命长,稳定性好等优点。频率产生电路采用4066。功率放大器和升压部分,本专利技术使用LM358低功率运算放大器及晶体管TIP31C作为电流的放大部分。直接连接升压变压器,作为输出的调制电流。在软件方面,设计了电源突然恢复和中断瞬间大电流的抑制。确保因外部电压和其他故障发生时人生安全。另外,软件提供了电流的快速复位和步进档位,方便临床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简单直观,成本低。而且有效地采取了突然断电和来电而产生的瞬间大电流。权利要求1.一种肌电诊疗器,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检测电极(5)和主控芯片(9),检测电极(5)通过升压放大电路(4)与波形产生电路(3)相接,波形产生电路(3)接入主控芯片(9),主控芯片(9)还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7)、键盘输入电路(8)相接,主控芯片(9)通过输出接口(18)与显示器(1)连接,其输出的信号波形为方波,波宽为0.05~5ms、频率为0.5~3Hz、电流为0.1~30m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电诊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极包括自粘性电极片(15)、诊疗笔(17)和电极针(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电诊疗器,其特征在于主控芯片(9)与断电、来电瞬时峰值电流抑制器(6)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电诊疗器,其特征在于主控芯片(9)连接有蜂鸣器和指示灯电路(2)。全文摘要一种肌电诊疗器,它设有检测电极和主控芯片,检测电极通过升压放大电路与波形产生电路相接,波形产生电路接入主控芯片,主控芯片还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键盘输入电路相接,主控芯片通过输出接口与显示器连接,其输出的信号波形为方波,波宽为0.05~5ms、频率为0.5~3Hz、电流为0.1~30mA。检测电极包括自粘性电极片、诊疗笔和电极针。将自粘性电极片贴在人体的有关部位,用诊疗笔探测需要治疗的肌肉部位,根据肌肉收缩的情况找出运动点。再用专用电极针刺穿肌肉运动点,找出神经干实施注射治疗。有效的克服了人工定位和大型肌电图仪定位肌肉的弊端。而且成本低,操作简便。文档编号A61B5/22GK1895165SQ200610088078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秦宏平 申请人:秦宏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肌电诊疗器,其特征在于:它设有检测电极(5)和主控芯片(9),检测电极(5)通过升压放大电路(4)与波形产生电路(3)相接,波形产生电路(3)接入主控芯片(9),主控芯片(9)还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7)、键盘输入电路(8)相接,主控芯片(9)通过输出接口(18)与显示器(1)连接,其输出的信号波形为方波,波宽为0.05~5ms、频率为0.5~3Hz、电流为0.1~30m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宏平
申请(专利权)人:秦宏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