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富水岩溶隧道利用平导进行疏散救援及泄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07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大富水岩溶隧道利用平导进行疏散救援及泄水结构,在正洞内围岩好、无涌水的中间段上设置有紧急救援站,紧急救援站包括人员疏散通道和排烟通道;对于正洞B线侧的泄水结构为:在涌水点位置处设置横向排水通道,接至平导排水沟;对于正洞A线侧,分为起拱线以下涌水的泄水结构和起拱线以上涌水的泄水结构;平导在涌水点前后30—50m位置处拐弯形成与原平导未开挖段平行的避让涌水平导段;所述隧道正洞及平导均采用人字坡结构,每个涌水点采用顺坡排水。能快速进行疏散救援和水害处理,确保快速高效开挖及后期安全可靠运营,减少施工量,安全高效。安全高效。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大富水岩溶隧道利用平导进行疏散救援及泄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结构,具体适用于长大富水岩溶隧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交通基建水平也在不断提到。隧道作为交通运输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向“长、大、深”的趋势迅猛提高,伴随而来的是长大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各类水害问题,以及投入运营后遇到紧急情况的救援疏散问题。对于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水害治理及运营后的紧急救援疏散,是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关键考虑因素。虽然目前行业内有相关的研究,但都停留在常规处理防水手段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富水长大隧道快速高效开挖及后期安全可靠运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专用于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结构,能快速进行疏散救援和水害处理,确保快速高效开挖及后期安全可靠运营。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大富水岩溶隧道利用平导进行疏散救援及泄水结构,所述长大富水岩溶隧道采用单洞双线结构,长度大于20km,远离平导的一侧为隧道A线,靠近平导的一侧为隧道B线;
[0005]在正洞内围岩好、无涌水的中间段上设置有紧急救援站,所述紧急救援站包括人员疏散通道和排烟通道;所述人员疏散通道包括在双线两侧于紧急救援站内设置的疏散站台、间隔设置的若干疏散横通道,在A线的外侧还设置有疏散纵通道,B线的疏散横通道分别就近接至平导,A线的疏散横通道分别就近接至疏散纵通道,所述疏散纵通道再通过隧顶疏散联络通道接入平导;所述排烟通道包括在正洞拱顶于紧急救援站内间隔设置的若干正洞排烟竖井,在B线与平导之间还设置在纵向排烟道,每个正洞排烟竖井通过各自对应的横向排烟道接至纵向排烟道,纵向排烟道再依次通过平导排烟道、平导排烟竖井、联络排烟道接入正洞斜井排出;
[0006]对于正洞B线侧的泄水结构为:在涌水点位置处设置横向排水通道,接至平导排水沟;对于正洞A线侧的起拱线以下涌水的泄水结构为:包括顺岩溶管道开挖15m以上的J1排水廊道,并在J1排水廊道靠A线一侧预留人行检修口,在J1排水廊道远离A线侧扩挖并设置对应出水口的跌水坎,跌水坎的下端设置沉砂池,再通过位于正洞下方的人工涵洞接至平导排水沟;对于正洞A线侧起拱线以上涌水的泄水结构为:包括埋设在正洞砼护墙内的引流管,引流管用于将起拱线以上涌水点接至A线侧内部的15m以上位置处的J2排水廊道,J2排水廊道靠A线侧预留人行检修口,在J2排水廊道远离A线侧扩挖并设置有跌水坎,跌水坎的下端设置沉砂池,再通过位于正洞下方的人工涵洞接至平导排水沟;所述平导在涌水点前后30—50m位置处拐弯形成与原平导未开挖段平行的避让涌水平导段;所述隧道正洞及平导均采用人字坡结构,每个涌水点采用顺坡排水。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紧急救援站总长为550m,在双线两侧每隔50m设置一个
疏散横通道,双线共22个疏散横通道,且A、B线上的疏散横通道对应设置;在正洞拱顶每隔100m设置一个正洞排烟竖井,且每个正洞排烟竖井介于相邻的两个排烟竖井之间。
[0008]进一步优选为,每个疏散横通道内、隧顶疏散联络通道与平导交叉口处、纵向排烟道与平导交叉口处、联络排烟道与平导交叉口处各设置有一道防护门隔墙,防护门隔墙均预留防护门洞及风阀孔洞。
[0009]进一步优选为,对于正洞B线侧的泄水结构,还在涌水点位置的正下方设置的沉砂池,沉砂池位于横向排水通道的前端。
[00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人工涵洞采用框架涵或圆涵,所述引流管采用φ100cmHDPE管敷设在砼护墙内,所述J1排水廊道、J2排水廊道距离正洞内壁18m,预留人行检修口长5m,沉砂池深2m、宽5m,跌水坎宽4m,高3m,为4—6级跌水。
[00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平导排水沟宽3m、深1.3—1.4m。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选择在正洞内围岩好、无涌水的中间段上设置紧急救援站,救援站居中设置且避开涌水点,为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紧急情况需要疏散救援提供了可靠安全的逃离通道,人员疏散通道分为A、B线,两条线路的人员最终汇至平导;疏散横通道多条设置,从列车不同车厢下来的乘客可以就近选择通道进行逃离,人员能按照规定的路线进行有条不紊的疏散,确保疏散及时高效;
[0014](2)在正洞拱顶于紧急救援站内间隔设置若干正洞排烟竖井,每个正洞排烟竖井通过各自对应的横向排烟道接至纵向排烟道,纵向排烟道再依次通过平导排烟道、平导排烟竖井、联络排烟道接入正洞斜井排出;排烟通道与人员疏散通道各自分离,互不干扰,并利用已有的正洞斜井排出,减少施工量;
[0015](3)对于泄水结构,分为正洞B线侧和正洞A线侧,正洞A线侧又分为起拱线以下涌水和起拱线以上涌水,分情况进行处理,最大化减少施工量,保证泄水及时高效,同时能确保后期运营过程中涌水及时排出;
[0016](4)在泄水结构中,增设了排水廊道、预留人行检修口、跌水坎、沉砂池和人工涵洞,将泄水通过地下人工涵洞引至平导排水沟,功能可靠,检修方便,排水及时,能防止泥沙过多造成的淤堵;
[0017](5)平导施工时,为避免涌水点过大无法施工,采用拐弯结构进行避让迂回施工,构思巧妙,在不增加过多施工量的基础上保证了施工顺利安全推进;
[0018](6)隧道正洞及平导均采用人字坡结构,每个涌水点采用顺坡排水,后期运营中若遇大量涌水,不需要人工抽水泵辅助排水,相比反坡排水优势明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紧急救援站结构。
[0020]图2为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泄水结构。
[0021]图3为正洞A线侧的起拱线以下涌水的泄水结构。
[0022]图4为正洞A线侧的起拱线以上、以下均有涌水的共用泄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所示的长大富水岩溶隧道,采用单洞双线结构,远离平导C的一侧为隧道A线,靠近平导C的一侧为隧道B线。隧道长度大于20km,对于长度大于20km的隧道,为确保列车在隧道内出现紧急情况时,人员能及时进行疏散救援,专门设计了紧急救援站。
[0025]在正洞内选择围岩好、无涌水的中间段上设置紧急救援站。紧急救援站分为人员疏散通道和排烟通道。
[0026]人员疏散通道包括在双线两侧于紧急救援站内设置的疏散站台9,以及在双线两侧于紧急救援站内间隔设置的若干疏散横通道1。在A线的外侧还设置有疏散纵通道2,B线的疏散横通道1分别就近接至平导C,A线的疏散横通道1分别就近接至疏散纵通道2,疏散纵通道2再通过隧顶疏散联络通道3接入平导C,从而将A线、B线的人员全部利用平导进行疏散救援。
[0027]最好是,紧急救援站总长为550m,在双线两侧每隔50m设置一个疏散横通道1,双线共22个疏散横通道1,一侧11个;且A、B线上的疏散横通道1对应设置。
[0028]排烟通道包括在正洞拱顶于紧急救援站内间隔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大富水岩溶隧道利用平导进行疏散救援及泄水结构,所述长大富水岩溶隧道采用单洞双线结构,长度大于20km,远离平导(C)的一侧为隧道A线,靠近平导(C)的一侧为隧道B线,其特征在于:在正洞内围岩好、无涌水的中间段上设置有紧急救援站,所述紧急救援站包括人员疏散通道和排烟通道;所述人员疏散通道包括在双线两侧于紧急救援站内设置的疏散站台(9)、间隔设置的若干疏散横通道(1),在A线的外侧还设置有疏散纵通道(2),B线的疏散横通道(1)分别就近接至平导(C),A线的疏散横通道(1)分别就近接至疏散纵通道(2),所述疏散纵通道(2)再通过隧顶疏散联络通道(3)接入平导(C);所述排烟通道包括在正洞拱顶于紧急救援站内间隔设置的若干正洞排烟竖井(4),在B线与平导(C)之间还设置在纵向排烟道(5),每个正洞排烟竖井(4)通过各自对应的横向排烟道(6)接至纵向排烟道(5),纵向排烟道(5)再依次通过平导排烟道、平导排烟竖井(7)、联络排烟道(8)接入正洞斜井(10)排出;对于正洞B线侧的泄水结构为:在涌水点位置处设置横向排水通道,接至平导排水沟(15);对于正洞A线侧的起拱线以下涌水的泄水结构为:包括顺岩溶管道开挖15m以上的J1排水廊道(11),并在J1排水廊道(11)靠A线一侧预留人行检修口(12),在J1排水廊道(11)远离A线侧扩挖并设置对应出水口的跌水坎(13),跌水坎(13)的下端设置沉砂池(18),再通过位于正洞下方的人工涵洞(14)接至平导排水沟(15);对于正洞A线侧起拱线以上涌水的泄水结构为:包括埋设在正洞砼护墙内的引流管(16),引流管(16)用于将起拱线以上涌水点接至A线侧内部的15m以上位置处的J2排水廊道(17),J2排水廊道(17)靠A线侧预留人行检修口(12),在J2排水廊道(17)远离A线侧扩挖并设置有跌水坎(13),跌水坎(13)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航曾琦房玉中田丰华罗先刚何亚涛闵敏贾涛宋洪江鲜一丁王洋洋牛玉超卫赵娜覃刚秦帅吴建锋李青松漆勇鹏
申请(专利权)人:成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