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溶腔段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结构,具体适用于一种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特别是溶腔段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交通基建水平也在不断提到。隧道作为交通运输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向“长、大、深”的趋势迅猛提高,伴随而来的是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各类水害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溶腔处理问题。虽然目前行业内有相关的研究,但都停留在常规处理防水手段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富水长大富水岩溶隧道快速高效开挖及后期安全可靠运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专用于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溶腔段施工方法,能快速进行溶腔处理和水害处理,确保快速高效开挖及后期安全可靠运营。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溶腔段施工方法,所述长大富水岩溶隧道采用单洞双线结构,长度大于20km,远离平导的一侧为隧道右线,靠近平导的一侧为隧道左线,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溶腔段施工方法分为拱顶大岩溶塌腔处理和岩溶管道水处理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溶腔段施工方法,所述长大富水岩溶隧道采用单洞双线结构,长度大于20km,远离平导(C)的一侧为隧道右线,靠近平导(C)的一侧为隧道左线,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溶腔段施工方法分为拱顶大岩溶塌腔处理和岩溶管道水处理两种情况,其特征在于:对于拱顶大岩溶塌腔处理,包括以下步骤:A1、超前地质预报;在施工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过程中,遇拱顶大岩溶塌腔时,暂停掌子面开挖,采取TSP、瞬变电磁、地质雷达、水平钻孔取芯中的至少三种,对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探测,以确定后续的塌腔超前支护和洞身开挖支护参数;A2、大岩溶塌腔超前支护;A2.1、若大岩溶塌腔水压过大,待水压降低后在掌子面上方安装小导管,再焊接钢架,小导管与钢架在掌子面上方形成棚架,棚架超出待支护端头2
‑
3m,最后在棚架上挂钢筋网喷砼,避免岩溶塌腔体继续扩大;A2.2、鉴于大岩溶塌腔体规模较大,为确保施工安全,现场采用洞渣对掌子面进行反压回填;A2.3、对回填洞渣体进行修整,形成工作平台,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于拱顶溃口处施作止浆墙,止浆墙与初支、洞渣体接触面间采用长锚杆进行连接加固,确保止浆墙自身稳定;A2.4、止浆墙施作时预留若干钢管,作为混凝土泵送管、喷砂管和排气管,其中喷砂管的顶端高出混凝土泵送管的顶端,用于对岩溶塌腔进行泵送回填;A2.5、采用混凝土泵送管对岩溶塌腔进行细石混凝土的回填,回填厚度位于开挖轮廓线以上5m;再利用喷砂管泵送砂浆,进行岩溶塌腔的砂浆回填;A2.6、提前加工好所需大管棚,并在大管棚侧壁上钻注浆孔;混凝土及砂浆终凝后,在开挖轮廓线120
°
范围对止浆墙钻孔,后采用跟管方式施作大管棚,每根大管棚内设置钢筋笼,并进行注浆固定;A3、洞身开挖支护;根据施工及安全距离限制要求,进行洞身开挖支护;对于拱顶、拱腰或边墙岩溶管道的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B1、在施工长大富水岩溶隧道的过程中,遇拱顶、拱腰或边墙出现岩溶管道时,进行一个季度的观测,如果岩溶管道没有水,对该处干溶洞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封堵;B2、如果是隧道左侧岩溶管道涌水,在涌水点位置处设置横向排水通道,将水引至平导排水沟(15);如果是隧道右侧岩溶管道涌水,对于起拱线以下涌水的泄水结构为:包括顺岩溶管道开挖15m以上的J1排水廊道(11),并在J1排水廊道(11)靠右线一侧预留人行检修口(12),在J1排水廊道(11)远离右线侧扩挖并设置对应出水口的跌水坎(13),跌水坎(13)的下端设置沉砂池(18),再通过位于正洞下方的人工涵洞(14)引至平导排水沟(15);对于起拱线以上涌水的泄水结构为:包括埋设在正洞砼护墙内的引流管(16),引流管(16)用于将起拱线以上涌水点接至右线侧内部的15m以上位置处的J2排水廊道(17),J2排水廊道(17)靠右线侧预留人行检修口(12),在J2排水廊道(17)远离右线侧扩挖并设置有跌水坎(13),跌水坎
(13)的下端设置沉砂池(18),再通过位于正洞下方的人工涵洞(14)引至平导排水沟(15);所述隧道正洞及平导(C)均采用人字坡结构,每个涌水点采用顺坡排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溶腔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6中,大管棚施作完成后,采用大外插角小导管加强支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大富水岩溶隧道溶腔段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玉中,王洋洋,杨海航,闵敏,罗先刚,王选,马文科,庞庆龙,何亚涛,杜杨,吴陈正,卫赵娜,覃刚,郑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成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