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优化的车用燃料电池管式膜加湿器
[0001]本技术是一种结构优化的车用燃料电池管式膜加湿器,属于燃料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采用质子导电聚合物薄膜做电解质,利用氢气和空气中氧气的电化学反应的发电设备。现有技术表明,为了提高电池寿命和效率,利用燃料电池的高湿度尾气对进入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进行预增湿是一种必要技术。
[0003]管式膜加湿器是一种常见的燃料电池膜加湿器。其采用中空膜束管,干湿气体分别在膜管内外表面流过,水分通过中空纤维膜管从管径外表面迁移至内表面,对干燥反应气体进行加湿。传统的管式膜加湿器常设计为带有干侧入/出口的前/后端盖与带有湿侧出/入口的壳体连接,中空纤维管集中堆积在壳体中部,因此传统管式膜加湿器常常存在加湿效果不佳、沿程阻力较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车用燃料电池管式膜加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湿侧湿气更均匀分布,流阻更小,排水隐患少。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优化的车用燃料电池管式膜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1)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分别安装有前端盖(16)和后端盖(2),所述后端盖(2)背离加湿器壳体(1)的一面安装有湿侧气体入口(5)和干侧气体出口(4),所述前端盖(16)背离加湿器壳体(1)的一面安装有干侧气体入口(14),所述加湿器壳体(1)外表面安装有湿侧气体出口(17),所述加湿器壳体(1)内靠近后端盖(2)的一侧安装有后支撑圈(7),所述加湿器壳体(1)靠近前端盖(16)的一侧安装有前支撑圈(15),所述前支撑圈(15)与后支撑圈(7)之间设有直通式湿侧进气通道(19),所述直通式湿侧进气通道(19)安装在加湿器壳体(1)内部中心,所述直通式湿侧进气通道(19)远离后支撑圈(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心管(6),所述空心管(6)贯穿前支撑圈(15)并安插在湿侧气体入口(5)内,所述前支撑圈(15)与后支撑圈(7)之间均匀安装有多个中空纤维管(10),所述中空纤维管(10)围绕直通式湿侧进气通道(19)均匀分布在加湿器壳体(1)内,所述加湿器壳体(1)靠近后端盖(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密封后支撑圈(7)与中空纤维管(10)之间间隙的后封装胶体(3),所述加湿器壳体(1)靠近前端盖(16)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密封前支撑圈(15)与中空纤维管(10)之间间隙的前封装胶体(12),所述后封装胶体(3)、后端盖(2)及直通式湿侧进气通道(19)形成后端腔体(8),所述前封装胶体(12)与前端盖(16)形成前端腔体(13),所述中空纤维管(10)与前端腔体(13)、后端腔体(8)均相通,所述中空纤维管(10)的内部为管内流道,所述前端腔体(13)、后端腔体(8)及管内流道为干侧气体流动腔体,所述加湿器壳体(1)内部空间为湿侧气体流动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以余,王俊祖,苏大辉,周俊杰,王俊洪,潘士圣,鲍伟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