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958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阀体上形成有压力油口、风扇驱动油口、第一蓄能器油口和第二蓄能器油口,液控流量优先阀和低压优先梭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压力油口与低压优先梭阀的进油口相连通,低压优先梭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蓄能器油口和第二蓄能器油口相连通,压力油口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液控流量优先阀的出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液压泵的空载循环损失,具有很高的节能效益、减少了系统元件数量、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解决了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两套系统互相独立造成的浪费能量、增加数量和管路连接复杂的问题。管路连接复杂的问题。管路连接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


[0001]本技术涉及充液阀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工程机械的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分别使用不同的液压泵。但是液压动力制动系统的蓄能器充液阀在整机工作过程中间歇工作,其系统中的液压泵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能量。而且两套系统独立,无疑增加了元件数量,增加了成本,系统布置及管路连接也都复杂化了。因此,亟待研发出一种能共用元件资源的液压制动系统的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解决了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两套系统互相独立造成的浪费能量、增加数量和管路连接复杂的问题。
[0004]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包括:阀体、液控流量优先阀和低压优先梭阀,所述阀体上形成有压力油口、风扇驱动油口、第一蓄能器油口和第二蓄能器油口,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和低压优先梭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所述压力油口与低压优先梭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低压优先梭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蓄能器油口和第二蓄能器油口相连通,所述压力油口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的出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相连通。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高低压设定阀,所述高低压设定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所述高低压设定阀的进油口和控制油口分别与压力油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上形成有油箱油口,所述高低压设定阀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相连通,所述高低压设定阀的第一油口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液控流量阀、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和梭阀,所述液控流量阀的进油口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阀的出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油口、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和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相连通,
[0007]所述阀体形成有负载敏感油口,所述梭阀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和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梭阀的出油口与负载敏感油口相连通,所述梭阀通过比较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的压力,选择压力大的油路将其液压油输出至负载敏感油口;
[0008]所述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与液控流量阀的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分别与液控流量优先阀的控制油口和高低压设定阀的第一油口相连通;
[0009]所述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用于调整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的压力值;
[0010]所述液控流量阀、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和梭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节流片、过滤芯和单向阀,所述节流片、过滤芯和单向阀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部,所述阀体上形成有压力监控油口,所述过滤芯的进油口与压力油口相连通,所述节流片两端分别与过滤芯的出油口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与高低压设定阀、低压优先梭阀和压力监控油口相连通。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测压接头,所述阀体上形成有第一测压油口、第二测压油口、第三测压油口、第四测压油口和第五测压油口,所述第一测压油口、第二测压油口、第三测压油口、第四测压油口和第五测压油口分别与测压接头相连通,所述测压接头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测压油口与压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测压油口与低压优先梭阀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测压油口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第四测压油口与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相连通,所述第五测压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相连通。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阻尼孔,所述阻尼孔两端分别与控流量阀的出油口和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通。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使蓄能器和风扇驱动液压马达共用一个负载变量泵,利用梭阀对负载变量泵进行控制,配合液控流量优先阀和液控流量阀,自动分配流量至液压动力制动系统和风扇驱动系统,与现有的液压动力制动与风扇驱动液压系统技术相比,本技术减少了液压泵的空载循环损失,具有很高的节能效益、减少了系统元件数量、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解决了蓄能器充液阀与风扇驱动散热系统两套系统互相独立造成的浪费能量、增加数量和管路连接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6]图1:本技术的油路原理示意图;
[0017]图2: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一;
[0018]图3: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包括:阀体1、液控流量优先阀3和低压优先梭阀10,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压力油口P、风扇驱动油口F、第一蓄能器油口B1和第二蓄能器油口B2,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3和低压优先梭阀10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所述压力油口P与低压优先梭阀10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低压优先梭阀10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蓄能器油口B1和第二蓄能器油口B2相连通,所述压力油口P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出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F相连通。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高低压设定阀9,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的进油口和控制油口分别与压力油口P相连通,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油箱油口T,所述高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液控流量优先阀(3)和低压优先梭阀(10),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压力油口(P)、风扇驱动油口(F)、第一蓄能器油口(B1)和第二蓄能器油口(B2),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3)和低压优先梭阀(10)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所述压力油口(P)与低压优先梭阀(10)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低压优先梭阀(10)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第一蓄能器油口(B1)和第二蓄能器油口(B2)相连通,所述压力油口(P)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出油口与风扇驱动油口(F)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低压设定阀(9),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固定安装在阀体(1)内部,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的进油口和控制油口分别与压力油口(P)相连通,所述阀体(1)上形成有油箱油口(T),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T)相连通,所述高低压设定阀(9)的第一油口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相连通,所述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控制油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动力制动充液风扇驱动系统集成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控流量阀(4)、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和梭阀(8),所述液控流量阀(4)的进油口与液控流量优先阀(3)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液控流量阀(4)的出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油口(F)、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的进油口和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的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反向电磁比例溢流阀(7)的出油口与油箱油口(T)相连通,所述阀体(1)形成有负载敏感油口(LS),所述梭阀(8)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和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相连通,所述梭阀(8)的出油口与负载敏感油口(LS)相连通,所述梭阀(8)通过比较风扇驱动负载敏感油路(LSF)与充液负载敏感油路(LSC)的压力,选择压力大的油路将其液压油输出至负载敏感油口(L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园刘相华姜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纳惟信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