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39219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包括浮式平台,浮式平台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浮筒,浮筒包括筒体,多个筒体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浮式平台上设有自调节锚固系统,自调节锚固系统包括多个第一滑轮,多个第一滑轮均匀设置在浮式平台边缘一侧,第一滑轮上绕设有锚绳,锚绳的两端分别设有海锚和锚块,锚块距离浮式平台较近,多个位于锚块一侧的锚绳之间还设有自适应同步装置,自适应同步装置用于配合自调节锚固系统的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能对浮式平台稳定施力,定位的同时限位,保证了其能抵抗风力和水流的作用,安全稳定的保障施工,大幅提高了桥梁建设的效率,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安拆方便,成本可控。成本可控。成本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水域建设桥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和必须,我国的桥梁建设逐步推荐,在浅水域的施工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在深水区的建设由于难度较大,采用固定平台进行施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然而浮式平台由于没有相对稳定的限位,在抵抗风力和水流影响的能力较弱,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如大坝库区,V型峡谷等地理环境,在离岸较近的区域其水位也较高,水深明显,面对此种环境,采用浮式平台由于受水位变化和水深影响较小,具有突出的优点。中国专利文献CN111994219A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利施工的漂浮式可调浮力的施工平台,其特征为通过平台上设置的传感器及阀门控制平台底部调压仓的抽排水进行平台浮力的控制,其不具备平台定位的功能,同时所述浮式平台结构较为复杂,用于一般项目现场临时施工经济性较低,且不能快速的适应,使用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浮式平台适应能力较差,结构相对复杂,施工效率低,不能重复利用成本较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受限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包括浮式平台,浮式平台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浮筒,浮筒包括筒体,多个筒体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浮式平台上设有自调节锚固系统,自调节锚固系统包括多个第一滑轮,多个第一滑轮均匀设置在浮式平台边缘一侧,第一滑轮上绕设有锚绳,锚绳的两端分别设有海锚和锚块,锚块距离浮式平台较近,多个位于锚块一侧的锚绳之间还设有自适应同步装置,自适应同步装置用于配合自调节锚固系统的工作。
[0005]优选的方案中,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外延板,外延板上设有连接孔,连接栓穿设在连接孔内,筒体的外侧壁可拆卸的设有防撞垫,防撞垫通过连接栓和筒体连接,浮式平台上还设有双杆系船柱,双杆系船柱固设在最外侧的筒体上。
[0006]优选的方案中,浮式平台上还设有护栏组件,护栏组件包括栏杆,栏杆和筒体固定连接,多个栏杆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固定索连接,还设有拦截网,平行设置的固定索通过拦截网连接,拦截网用于防止坠物。
[0007]优选的方案中,栏杆通过转接座和筒体连接,转接座包括底座,底座通过连接栓和筒体连接,底座上平行设有两个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卡套,卡套包括圆环板,栏杆穿设在圆环板内,栏杆上贯穿设有第四通孔,圆环板上设有第三通孔,限位杆分别穿设在第四通孔和第三通孔内。
[0008]优选的方案中,支撑板中部设有第一通孔,连接栓穿设在第一通孔内,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上部设有卡口,圆环板的外侧对称设有连杆,连杆的一侧设有转板,转板的厚度和卡口的宽度相匹配,连杆穿设在第一通槽内,连杆通过螺母和支撑板连接;栏杆上还设有第五通孔,第五通孔方向和第四通孔垂直,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通孔,限位杆分别穿设在第五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连杆上平行设有两个螺母,螺母和连杆螺纹连接,两个螺母分别位于转板的两侧。
[0009]优选的方案中,自适应同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沿对角滑设有多个伸缩板,支撑架的中部设有调整块,调整块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弹簧,伸缩板靠近调整块一侧设有推板,弹簧抵靠在推板上,推板一侧还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拆卸的设置在伸缩板上,伸缩板远离调整块的一侧设有第二滑轮,第二滑轮通过缆绳和锚绳连接。
[0010]优选的方案中,伸缩板上贯穿设有第六通孔,调整块上贯穿设有第七通孔,缆绳分别穿设在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内,缆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锚绳上的锚块外侧。
[0011]优选的方案中,支撑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槽,伸缩板滑设在第二通槽内,伸缩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限位块通过锁钉和伸缩板连接,限位块上对称设有两个斜面,调整块通过多个撑杆和支撑架连接,推板上设有第一凹槽,弹簧卡设在第一凹槽内。
[0012]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现场施工前基于现场施工需求及工况对平台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出浮筒和连接栓的需求量;
[0014]S2、浮桥和浮式平台分别通过浮筒与连接栓进行组装,浮筒和浮桥拼接时通过锚绳将一侧固定在岸边,待组装完成后通过交通船拖行至设计位置;
[0015]S3、通过锚绳将其与墩柱进行临时固定,然后安装浮式平台;
[0016]S4、浮桥和浮式平台安装定位后,及时安装护栏组件、防撞垫和双杆系船柱;
[0017]S5、根据水位的涨落变化,对浮筒进行及时的接长或拆卸;
[0018]优选的方案中,在S5后,安排交通船和专人,定期对浮桥和浮式平台的上游漂浮物进行清理,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及时清理浮桥和浮式平台上的杂物,进行拆除。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省了周转材料的使用,结构搭建工序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功效,减少施工周期,同时其采用自调节锚固系统和自适应同步装置,能够在大水位高差条件下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平台现场适用性高,对于库区深水区高水位变动水上施工的工作效率可产生显著效果。
[0020]①
安全:浮式平台采用自调节锚固系统能够承受库区大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库区水位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台竖向受力恒定,水平受力平衡,且浮式平台设有护栏等安全辅助设施,平台结构整体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高。
[0021]②
经济:批量化生产模块化浮筒及相应组件,能够较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施工结束后,能够根据下一个工点施工条件进行改装重复利用,降低浮式平台的使用成本。
[0022]③
高效:浮动施工平台结构及架设比固定式平台简单,且搭建工序比固定式平台简单,模块化的器材使用灵活性高,经过简单改装就能够投入到施工中,且浮式平台不受水位上浮下沉的影响,施工工期能够得到有效的缩短。
[0023]④
适用范围广,采用模块化浮筒及相应组件拼装方式,能够根据不同施工条件荷
载及需求场景,组合成相应大小的浮式平台或水上交通设施,适用范围广。
[0024]⑤
绿色环保,结构所用所有材料均为可重复使用材料,且浮式平台的施工基本不对施工地点的原始地貌水文环境进行任何改动,使用完毕后平台结构可全部拆除,结构使用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护栏组件整体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栏杆和浮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无水流和风力影响的自调节水位落差状态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受水流和风力影响的自调节水位落差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包括浮式平台(5),其特征是:浮式平台(5)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浮筒(1),浮筒(1)包括筒体(101),多个筒体(101)之间通过连接栓(2)连接,浮式平台(5)上设有自调节锚固系统(4),自调节锚固系统(4)包括多个第一滑轮(403),多个第一滑轮(403)均匀设置在浮式平台(5)边缘一侧,第一滑轮(403)上绕设有锚绳(402),锚绳(402)的两端分别设有海锚(401)和锚块(404),锚块(404)距离浮式平台(5)较近,多个位于锚块(404)一侧的锚绳(402)之间还设有自适应同步装置(15),自适应同步装置(15)用于配合自调节锚固系统(4)的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其特征是:筒体(101)的外侧壁上设有外延板(102),外延板(102)上设有连接孔(103),连接栓(2)穿设在连接孔(103)内,筒体(101)的外侧壁可拆卸的设有防撞垫(7),防撞垫(7)通过连接栓(2)和筒体(101)连接,浮式平台(5)上还设有双杆系船柱(8),双杆系船柱(8)固设在最外侧的筒体(10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其特征是: 浮式平台(5)上还设有护栏组件(6),护栏组件(6)包括栏杆(601),栏杆(601)和筒体(101)固定连接,多个栏杆(601)之间通过平行设置的固定索(602)连接,还设有拦截网(603),平行设置的固定索(602)通过拦截网(603)连接,拦截网(603)用于防止坠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其特征是: 栏杆(601)通过转接座(11)和筒体(101)连接,转接座(11)包括底座(1101),底座(1101)通过连接栓(2)和筒体(101)连接,底座(1101)上平行设有两个支撑板(1102),支撑板(1102)上设有卡套(1106),卡套(1106)包括圆环板(1107),栏杆(601)穿设在圆环板(1107)内,栏杆(601)上贯穿设有第四通孔(604),圆环板(1107)上设有第三通孔(1110),限位杆(1111)分别穿设在第四通孔(604)和第三通孔(1110)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适应水位变化的桥梁施工浮式平台,其特征是: 支撑板(1102)中部设有第一通孔(1103),连接栓(2)穿设在第一通孔(1103)内,支撑板(1102)上设有第一通槽(1105),第一通槽(1105)的上部设有卡口(1113),圆环板(1107)的外侧对称设有连杆(1108),连杆(1108)的一侧设有转板(1109),转板(1109)的厚度和卡口(1113)的宽度相匹配,连杆(1108)穿设在第一通槽(1105)内,连杆(1108)通过螺母(1112)和支撑板(1102)连接;栏杆(601)上还设有第五通孔(605),第五通孔(605)方向和第四通孔(604)垂直,支撑板(1102)上设有第二通孔(1104),限位杆(1111)分别穿设在第五通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建敏王朋雨万猛马才良陈丁胡守浩张成林郑玉宏张佳星王超别亚威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