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912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送风机构包括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风道部件,风道部件内具有主风道;贯流风叶,贯流风叶设置在主风道内,贯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贯流风叶内具有流动腔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相互独立地设置,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均与主风道连通;导流部件,导流部件设置在贯流风叶与进风面板之间,以使主风道内的气流经过导流部件到达流动腔体,并在流动腔体内形成用于分隔流动腔体的分割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送风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单贯流双风道送风的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贯流风叶作为室内空调机风量控制的最核心部件,经过加热或冷却的气流两次穿过贯流风叶,达到送风目的。
[0003]单贯流风叶的进出风设计一般匹配单侧进风、单侧出风(单进单出)结构。
[0004]单贯流风叶的进出风设计匹配单侧进风、双侧出风(单进双出)时,通常直接采用分流机构进行左右分风,然而这种送风方式会存在左、右风量不均,送风距离损失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单贯流双风道送风的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机构,包括: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风道部件,风道部件内具有主风道;贯流风叶,贯流风叶设置在主风道内,贯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贯流风叶内具有流动腔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相互独立地设置,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均与主风道连通;导流部件,导流部件设置在贯流风叶与进风面板之间,以使主风道内的气流经过导流部件到达流动腔体,并在流动腔体内形成用于分隔流动腔体的分割气流。
[0007]进一步地,导流部件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气流通过导流通道穿过导流部件;和/或,导流部件为空调器的电辅热装置的至少部分;和/或,导流部件的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0008]进一步地,送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间隔地设置;分流结构,分流结构设置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之间;分流结构与第一导风板围成第一出风道,分流结构与第二导风板围成第二出风道。
[0009]进一步地,分流结构与贯流风叶的旋转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2,贯流风叶的外周面的直径为D;其中,L2=D。
[0010]进一步地,分流结构包括:第一导风面,第一导风面与第一导风板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一出风道位于第一导风面与第一导风板之间;第二导风面,第二导风面与第二导风板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二出风道位于第二导风面与第二导风板之间。
[0011]进一步地,风道部件包括:蜗舌,蜗舌与第一导风板连接;蜗壳,蜗壳与第二导风板连接;主风道位于蜗舌与蜗壳之间;其中,分流结构与蜗舌之间的沿气流流入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分流结构与蜗壳之间的沿气流流入方向的横截面积。
[0012]进一步地,蜗舌包括:蜗舌本体,蜗舌本体与贯流风叶相间隔地设置;蜗舌扩压段,蜗舌扩压段的一端与蜗舌本体连接,蜗舌扩压段的另一端与第一导风板连接;蜗舌导流段,蜗舌导流段的一端与蜗舌本体连接,蜗舌导流段的另一端与换热器一端接触;其中,送风机构还包括导流面,导流面所在的平面与蜗舌扩压段的外表面相切,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位
于导流面上;导流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1,β1的取值范围是50
°
至70
°

[0013]进一步地,蜗舌包括:蜗舌导流段,蜗舌导流段的一端与蜗舌本体连接,蜗舌导流段的另一端与空调器的换热器的一端接触;其中,蜗舌导流段与换热器一端内气流通道平行,即蜗舌导流段的延伸方向与换热器靠近蜗舌导流段的一端呈90
°
夹角。
[0014]进一步地,流动腔体包括:低速气流区,低速气流区与导流部件相对设置,分割气流流经低速气流区;第一贯流区,第一贯流区位于低速气流区的一侧;第一贯流区与第一出风道连通;第二贯流区,第二贯流区位于低速气流区远离第一贯流区的一侧,第二贯流区与第二出风道连通;偏心涡流区,偏心涡流区位于第一贯流区远离第二贯流区的一侧;贯流风叶低速区,贯流风叶低速区位于第二贯流区远离第一贯流区的一侧。
[0015]进一步地,导流部件为长方体结构,导流部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送风机构还包括:第一切面,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一切面上,第一切面经过贯流风叶的外周面与低速气流区的交界所在的直线;第二切面,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二切面上,第二切面经过贯流风叶的外周面与低速气流区的另一交界所在的直线;第三切面,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位于第三切面上,第三切面与导流部件的端部相切;其中,δ的角度等于导流部件两端部与贯流风叶的轴线之间的连线的夹角的角度;其中,δ=18
°
;第一切面与第二切面之间的夹角为β0,其中β0=10
°

[0016]进一步地,导流部件与贯流风叶的转动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贯流风叶的外周面的直径为D;其中,L1=0.35D。
[0017]进一步地,送风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端与进风面板连接,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风道部件连接;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相间隔地设置,第二支架的一端与进风面板连接,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风道部件连接;换热器,换热器的一端与第一支架连接,换热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连接,导流部件位于换热器与贯流风叶之间。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送风机构,送风机构为上述的送风机构。
[0019]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送风机构包括进风面板,进风面板上设置有进风口;风道部件,风道部件内具有主风道;贯流风叶,贯流风叶设置在主风道内,贯流风叶可转动地设置;贯流风叶内具有流动腔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相互独立地设置,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均与主风道连通;导流部件,导流部件设置在贯流风叶与进风面板之间,以使主风道内的气流经过导流部件到达流动腔体,并在流动腔体内形成用于分隔流动腔体的分割气流。采用上述设置,导流部件起到进风侧分流作用,通过导流部件形成分割气流,使分割气流把流动腔体内的进风分为两侧进风,调整导流部件位置使导流部件的两侧进风区域一致,从而使两侧进风量一致。穿过导流部件的分割气流起到左右进气分流作用,使两侧的风分别吹送进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通过导流部件控制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内的气流,能使第一出风道和第二出风道内的气流流量一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单贯流双风道送风的两个风道的风量小与风量不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构的贯流风叶的流动腔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构的贯流风叶的流动腔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构的气流流动的方向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构的分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进风面板;
[0028]2、风道部件;21、主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面板(1),所述进风面板(1)上设置有进风口;风道部件(2),所述风道部件(2)内具有主风道(21);贯流风叶(3),所述贯流风叶(3)设置在所述主风道(21)内,所述贯流风叶(3)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贯流风叶(3)内具有流动腔体;第一出风道(41)和第二出风道(42),所述第一出风道(41)和所述第二出风道(42)相互独立地设置,所述第一出风道(41)和所述第二出风道(42)均与所述主风道(21)连通;导流部件(5),所述导流部件(5)设置在所述贯流风叶(3)与所述进风面板(1)之间,以使所述主风道(21)内的气流经过所述导流部件(5)到达所述流动腔体,并在所述流动腔体内形成用于分隔所述流动腔体的分割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5)上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气流通过所述导流通道穿过所述导流部件(5);和/或,所述导流部件(5)为空调器的电辅热装置的至少部分;和/或,所述导流部件(5)的位置可调节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包括:第一导风板(61)和第二导风板(62),所述第一导风板(61)和所述第二导风板(62)相间隔地设置;分流结构(7),所述分流结构(7)设置在所述第一导风板(61)和所述第二导风板(62)之间;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围成所述第一出风道(41),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围成所述第二出风道(4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贯流风叶(3)的旋转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L2,所述贯流风叶(3)的外周面的直径为D;其中,L2=D。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7)包括:第一导风面(71),所述第一导风面(71)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出风道(41)位于所述第一导风面(71)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之间;第二导风面(72),所述第二导风面(72)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二出风道(42)位于所述第二导风面(72)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件(2)包括:蜗舌(23),所述蜗舌(23)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连接;蜗壳(22),所述蜗壳(22)与所述第二导风板(62)连接;所述主风道(21)位于所述蜗舌(23)与所述蜗壳(22)之间;其中,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蜗舌(23)之间的沿气流流入方向的横截面积等于所述分流结构(7)与所述蜗壳(22)之间的沿气流流入方向的横截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舌(23)包括:蜗舌本体(231),所述蜗舌本体(231)与所述贯流风叶(3)相间隔地设置;蜗舌扩压段(232),所述蜗舌扩压段(232)的一端与所述蜗舌本体(231)连接,所述蜗舌扩压段(2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61)连接;其中,所述送风机构还包括导流面(24),所述导流面(24)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蜗舌扩压
段(232)的外表面相切,所述贯流风叶(3)的转动轴线位于所述导流面(24)上;所述导流面(2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1,β1的取值范围是50
°
至70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佳才丘晓宏高玉平钟万权陈立伟刘继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