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783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贯流风机和送风蜗壳,其中,送风蜗壳包括第一风道壁、蜗舌和第二风道壁。送风蜗壳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向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第一风道壁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延伸至送风口。蜗舌与第一风道壁沿贯流风机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二风道壁的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蜗舌上,第二风道壁与第一风道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送风风道。并且,第二风道壁在朝向和背向第一风道壁之间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贯流风机的转速降低时,第二风道壁朝向第一风道壁转动,以使送风风道的宽度下降。这能强制的删除送风风道内的回流区,避免贯流风机产生噪音。音。音。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of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贯流风机运行时,随着贯流风机的转速的变化,贯流风机包括稳定的工作区间和不稳定的工作区间。在稳定的工作区间内,送风风道的出风量与贯流风机的转速为线性关系。随着贯流风机的转速降低,贯流风机进入不稳定的工作区间,送风风道的出风量会非线性地急剧下降。这时空调器出现不连续的喘息现象,也可能会发生倒吸风。
[0003]为了满足人们对空调器不同出风量的需求,贯流风机会在低速下运行,这时,空调器的噪音会比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睡眠或者学习,人们对于空调器的噪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空调器不同的使用场景,这就需要降低空调器在低出风量下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
[0006]贯流风机;
[0007]送风蜗壳,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向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并且送风蜗壳包括:
[0008]第一风道壁,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延伸至送风口;
[0009]蜗舌,与第一风道壁沿贯流风机的外周间隔设置;
[0010]第二风道壁,其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蜗舌上,第二风道壁与第一风道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送风风道,并且,第二风道壁在朝向和背向第一风道壁之间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0011]可选地,送风蜗壳还包括:
[0012]第三风道壁,固定于送风口处;当第二风道壁背向第一风道壁转动至送风风道最宽的第一位置时,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与第三风道壁相接;
[0013]行程部,设置于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背向第一风道壁伸出;
[0014]搭接部,设置于行程部,背向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伸出,当第二风道壁朝向第一风道壁转动至送风风道最窄的第二位置时,搭接于第三风道壁上以固定第二风道壁。
[0015]可选地,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与第三风道壁相接时,第二风道壁与第三风道壁形成完整连续的风道内壁。
[0016]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0017]第一摆叶,沿送风口的长度方向枢转地设置于送风口处,当第二风道壁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配置为至少能转动至抵触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以支撑第二风道壁。
[0018]可选地,当第二风道壁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摆叶的其中一端转动至靠近第一风道壁的位置,第一摆叶靠近第一风道壁的一端抵触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以使第二风道壁与第一摆叶于抵触处齐平。
[0019]可选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
[0020]多个第二摆叶,分别沿送风口的长度方向枢转地设置于送风口处,在第一风道壁至第一摆叶之间依次设置,配置为受控地独立转动至预设位置以使送风风道的气流均匀。
[0021]可选地,当第二风道壁转动至第二位置时,靠近第一风道壁的第二摆叶转动至自送风口逐渐朝向第二风道壁倾斜;远离第一风道壁的第二摆叶转动至自送风口逐渐朝向第一风道壁倾斜。
[0022]可选地,第二风道壁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风道壁转动的角度范围是15
°
至25
°

[0023]搭接部伸出的长度值是第二风道壁壁厚值的1倍至6倍;
[0024]第二风道壁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始终位于空调器室内机内。
[0025]可选地,贯流风机的转速降低时,第二风道壁朝向第一风道壁转动以使送风风道变窄。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如上任意一项的空调器室内机。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贯流风机和送风蜗壳,其中,送风蜗壳包括第一风道壁、蜗舌和第二风道壁。送风蜗壳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向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第一风道壁从贯流风机的外周延伸至送风口。蜗舌与第一风道壁沿贯流风机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二风道壁的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蜗舌上,第二风道壁与第一风道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送风风道。并且,第二风道壁在朝向和背向第一风道壁之间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第二风道壁能朝向和背向第一风道壁转动,以改变送风风道的宽度。贯流风机的转速降低时,第二风道壁朝向第一风道壁转动,以使送风风道的宽度下降。这能强制的删除送风风道内的回流区,避免贯流风机产生噪音。
[0028]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9]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3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
[0031]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
[0032]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
[0033]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高转速下的仿真图;
[0034]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中转速下的仿真图;
[0035]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低转速下的仿真图;
[0036]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送风风道变窄的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高转速下的仿真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中转速下的仿真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贯流风机低转速下的仿真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中送风风道变窄的仿真图。
[0038]如图4至图6所示,在仿真图中,送风风道370内的浅灰区表示气流比较均匀,送风风道370内的黑色区域表示喘息区,也即回流区。贯流风机200的转速降低时,送风风道370内会出现回流区,回流区会导致空调器室内机10产生噪音。如图4所示,贯流风机200的转速较高,这时送风风道370内大部分区域的气流比较均匀,回流区较小。如图5所示,贯流风机200的转速中等,送风风道370内的回流区的面积有所增加。如图6所示,贯流风机200低转速运行,送风风道370内的回流区的面积进一步增加。专利技术人发现,随着贯流风机200的转速降低,送风风道370内的回流区的面积逐步增加,这会导致空调器室内机10的噪声越来越大。
[003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10,其包括贯流风机200和送风蜗壳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贯流风机;送风蜗壳,从所述贯流风机的外周向所述室内机的送风口延伸设置,并限定出送风风道,并且所述送风蜗壳包括:第一风道壁,从所述贯流风机的外周延伸至所述送风口;蜗舌,与所述第一风道壁沿所述贯流风机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二风道壁,其第一侧枢转地设置于所述蜗舌上,所述第二风道壁与所述第一风道壁相对设置,以限定出所述送风风道,并且,所述第二风道壁在朝向和背向所述第一风道壁之间转动,以改变所述送风风道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所述送风蜗壳还包括:第三风道壁,固定于所述送风口处;当所述第二风道壁背向所述第一风道壁转动至所述送风风道最宽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三风道壁相接;行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背向所述第一风道壁伸出;搭接部,设置于所述行程部,背向所述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伸出,当所述第二风道壁朝向所述第一风道壁转动至所述送风风道最窄的第二位置时,搭接于所述第三风道壁上以固定所述第二风道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中,所述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三风道壁相接时,所述第二风道壁与所述第三风道壁形成完整连续的风道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第一摆叶,沿所述送风口的长度方向枢转地设置于所述送风口处,当所述第二风道壁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配置为至少能转动至抵触所述第二风道壁的第二侧,以支撑所述第二风道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宝王晓刚王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