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85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轧车主体和第二轧车主体,所述第一轧车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纠正组件,所述第一轧车主体通过纠正组件与第二轧车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一轧车主体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防护板。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的第一轧车主体可轧水,而设置的第二轧车主体可涂覆整理剂,实现了连续化操作,助剂更均匀,更高效,提升染整品质,然后设置的纠正组件的紧固旋钮可拧紧,以便固定纠正杆,而设置的限位座和纠正杆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轧车主体在安装时可保持与第一轧车主体处于同一直线上,便于安装,省时省力,同时设置的刻度线可精确调节第一轧车主体和第二轧车主体的间距。第一轧车主体和第二轧车主体的间距。第一轧车主体和第二轧车主体的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染
,具体为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洗水等的总称,而染色是指把布染成需要的颜色,一般是通过染坊完成,染布前通常需要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目前,现有的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大多数都是一台定型机走两遍,完成两道不同工序,先轧水,后涂覆整理剂,助剂不均匀,效率低,染整品质不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轧车主体和第二轧车主体,所述第一轧车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纠正组件,所述第一轧车主体通过纠正组件与第二轧车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一轧车主体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防护板。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轧车主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传送的传送辊,且第一轧车主体的右侧设置有挡板。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轧车主体和第二轧车主体的结构相同。
[0007]优选的,所述纠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轧车主体前端的紧固座、螺纹连接在紧固座上的紧固旋钮、设置在所述第二轧车主体前端的限位座、设置在所述限位座上的纠正杆和设置在所述纠正杆上的刻度线。
[0008]优选的,所述紧固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紧固座通过第一通孔与纠正杆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限位座通过第二通孔与纠正杆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底端设置有垫片,且垫片通过螺钉与第一轧车主体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设置的第一轧车主体可轧水,而设置的第二轧车主体可涂覆整理剂,实现了连续化操作,助剂更均匀,更高效,提升染整品质,然后设置的纠正组件的紧固旋钮可拧紧,以便固定纠正杆,而设置的限位座和纠正杆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轧车主体在安装时可保持与第一轧车主体处于同一直线上,便于安装,省时省力,同时设置的刻度线可精确调节第一轧车主体和第二轧车主体的间距,之后设置的防护板的垫片可通过螺钉固定在轧车主体上,起到防护效果,同时增加了美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第一轧车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图1中紧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图1中限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00、第一轧车主体;110、传送辊;120、挡板;
[0019]200、第二轧车主体;
[0020]300、纠正组件;310、紧固座;311、第一通孔;312、紧固旋钮;320、限位座;321、第二通孔;330、纠正杆;331、刻度线;
[0021]400、防护板;41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5,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的结构相同,第一轧车主体100的前端设置有纠正组件300,纠正组件300方便安装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第一轧车主体100通过纠正组件300与第二轧车主体200相连接,第一轧车主体100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防护板400,防护板400方便防护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
[0027]进一步地,第一轧车主体100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传送的传送辊110,在具体使用时,传送辊110方便护送布料,且第一轧车主体100的右侧设置有挡板120。
[0028]实施例二:
[0029]参照图1、图3和图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纠正组件300包括设置在第一轧车主体100前端的紧固座310、螺纹连接在紧固座310上的紧固旋钮312、设置在第二轧车主体200前端的限位座320、设置在限位座320上的纠正杆330和设置在纠正杆330上的刻度线331,在具体使用时,通过紧固旋钮312可固定纠正杆330,然后通过限位座320和纠正杆330的配合使得第二轧车主体200可始终与第一轧车主体100处于同一直线,无需对准安装,省时省力,同时可对照刻度线331调节,以便精确调节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的间距。
[0030]进一步地,紧固座3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1,且紧固座310通过第一通孔311与纠正杆330滑动连接,通过第一通孔311方便将纠正杆330上的合适位置固定在紧固座310上。
[0031]进一步地,限位座32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21,且限位座320通过第二通孔321与纠正杆330滑动连接,通过第二通孔321使得限位座320可束缚纠正杆330,可保持第二轧车主体200与第一轧车主体100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便于安装。
[0032]实施例三:
[0033]参照图1和图5,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其不同于前两个实施例的是:防护板400的底端设置有垫片410,且垫片410通过螺钉与第一轧车主体100固定连接,通过螺钉可将垫片410固定在轧车主体上,以便更换防护板400,而通过防护板400起到很好地防护效果,同时可增加美观。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安装时,可将纠正组件300的纠正杆330插入紧固座310的第一通孔311内,然后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再拧紧紧固旋钮312,即可将纠正杆330固定在紧固座310上,然后将限位座320的第二通孔321对准纠正杆330,并插入,插入后慢慢移动第二轧车主体200,移动时由于纠正杆330和限位座320的配合使得第二轧车主体200与第一轧车主体100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便于安装,同时可对照刻度线331,以便精确调节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的间距,便于使用,最后可通过螺钉将垫片410固定在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上,以便通过防护板400防护,使用时,第一轧车主体100可轧水,而第二轧车主体200可涂覆整理剂,实现了连续化操作,助剂更均匀,更高效,提升染整品质。
[0035]在本技术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轧车主体(100)的前端设置有纠正组件(300),所述第一轧车主体(100)通过纠正组件(300)与第二轧车主体(200)相连接,所述第一轧车主体(100)的前后端均固定有防护板(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轧车主体(100)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传送的传送辊(110),且第一轧车主体(100)的右侧设置有挡板(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轧车主体(100)和第二轧车主体(200)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轧车联动定型整理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正组件(30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轧车主体(100)前端的紧固座(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利都达丝绸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