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8332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舱口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有水渗入船舱内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包括有转轴、盖板、侧板、驱动组件等,舱口板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左右两个转轴上均设有用于防水的盖板,盖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板,舱口板底部设有用于驱动盖板往上转动打开的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液压缸作为驱动力,能够驱动盖板往上转动打开,然后通过第二液压缸作为驱动力,能够驱动卡板往内侧运动卡住卡条,从而固定盖板的位置,避免盖板移动位置,方便人们将货物装入船舱内部。们将货物装入船舱内部。们将货物装入船舱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舱口围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渔业船舶在航行时,经常会有海浪翻上甲板,从而造成舱口围盖板移位或流失的现象,当碰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时,舱口围盖板容易被吹走,海浪容易卷入船舱内伤害船舱内的人员。
[0003]专利申请CN203889003U,公开日为20141022,公开一种玻璃钢渔船舱口围结构,包括玻璃钢渔船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上设有便于人员出入的船舱口,所述盖板外框和中空内框之间填充有发泡隔热材料,该玻璃钢渔船舱口围结构通过采用凹形槽结构形式,以满足舱口围盖板达到自锁的作用,在船舶航行时或作业时防止海浪翻上甲板时,舱口盖板移位或流失,并且能及时排掉凹形槽内的海水,防止海水渗入到船舱内,在碰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时,舱口围盖板不易被掀开,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人员的海外作业安全;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对盖板进行锁定,且能够通过排水口将海水排出,但是盖板没有设计密封结构,当遇到大雨或者大浪时,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
[0004]综上所述,故现在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防止有水渗入船舱内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船舱口围结构一般没有设计密封结构,当遇到大雨或者大浪时,很容易出现渗水现象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有水渗入船舱内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包括有转轴、盖板、侧板、驱动组件、锁定组件和密封组件,舱口板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左右两个转轴上均设有用于防水的盖板,盖板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板,舱口板底部设有用于驱动盖板往上转动打开的驱动组件,侧板外侧设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锁定组件,侧板外侧设有用于防止有水渗入船舱内部的密封组件。
[0007]更为优选的是,驱动组件包括有防护壳、连接架、铰接座、第一液压缸和推板,舱口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壳,舱口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连接架,左右两侧的连接架分别位于相邻的防护壳内侧,四个连接架底部均设有铰接座,四个铰接座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液压缸,左右两个盖板的底部外侧均设有推板,前后两个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杆均与相邻的推板转动式连接。
[0008]更为优选的是,锁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框、固定架、第二液压缸、承重杆、卡板和卡条,舱口板的顶部设有固定框,固定框位于盖板外侧,固定框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均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内侧均设有承重杆,承重杆的内侧
均设有卡板,侧板的外侧上部均设有卡条,卡板往内侧运动能够卡住卡条。
[0009]更为优选的是,密封组件包括有空心管、活塞、导套、导杆、第一弹簧、接触辊、出气管、控制阀、连接管、控制杆、橡胶管、密封膜、橡胶环和复位弹簧,右前侧的侧板前侧设有空心管,空心管的内侧上部设有导套,导套中部滑动式设有导杆,导杆底部设有活塞,活塞与空心管内壁接触,导杆下部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和导套连接,导杆的上部转动式设有接触辊,接触辊与舱口板接触,空心管的左侧上部设有出气管并连通,右侧的盖板的前侧左上部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右部与出气管上端连接并连通,控制阀左部滑动式设有控制杆,控制杆与左侧的盖板接触,右侧的盖板左部设有橡胶管,橡胶管前部与控制阀之间设有连接管并连通,橡胶管的左侧设有密封膜,控制阀左侧设有橡胶环,控制杆与橡胶环滑动式连接,控制杆的左部绕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右侧的盖板和控制杆连接。
[0010]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挡住盖板与舱口板之间的缝隙的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包括有铰接板、转杆、滚筒、限位块和第二弹簧,固定框上部的前后左右四侧均转动式设有铰接板,铰接板内侧均转动式设有转杆,转杆上均转动式设有滚筒,盖板往上转动会与滚筒接触,固定框内侧上部的前后左右四侧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顶部均与相邻的铰接板接触,铰接板底部与固定框内壁之间均设有第二弹簧。
[0011]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对盖板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有刮板、橡胶板和发条,左右两侧的滚筒上均设有刮板,刮板的外侧下部均设有橡胶板,橡胶板均与相邻的铰接板接触,左右两侧的转杆与相邻的铰接板之间均前后对称设有发条。
[0012]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用于挡住铰接板之间的缝隙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有弹性片和弹性绳,相邻的两块铰接板顶部之间均设有两根弹性绳,弹性绳的数量为八,相邻的两根弹性绳之间均设有弹性片,弹性片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铰接板连接。
[0013]更为优选的是,左右两侧的侧板是错开排列的。
[0014]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来讲,具备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液压缸作为驱动力,能够驱动盖板往上转动打开,然后通过第二液压缸作为驱动力,能够驱动卡板往内侧运动卡住卡条,从而固定盖板的位置,避免盖板移动位置,方便人们将货物装入船舱内部。
[0015]2、本专利技术的盖板往下转动关闭时,能够驱动活塞相对于空心管往上运动,从而将空心管内的空气挤压进入橡胶管,使得橡胶管膨胀,带动密封膜往左运动与左侧的盖板接触,起密封作用,避免有水渗入船舱内部。
[0016]3、本专利技术的铰接板能挡住盖板与舱口板之间的缝隙,避免盖板往上转动打开后有水进入船舱内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组件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锁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锁定组件的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密封组件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密封组件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封闭组件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封闭组件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清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舱口板,2、转轴,3、盖板,4、侧板,5、驱动组件,51、防护壳,52、连接架,53、铰接座,54、第一液压缸,55、推板,6、锁定组件,61、固定框,62、固定架,63、第二液压缸,64、承重杆,65、卡板,66、卡条,7、密封组件,71、空心管,72、活塞,73、导套,74、导杆,75、第一弹簧,76、接触辊,77、出气管,78、控制阀,79、连接管,710、控制杆,711、橡胶管,712、密封膜,713、橡胶环,714、复位弹簧,8、封闭组件,81、铰接板,82、转杆,83、滚筒,84、限位块,85、第二弹簧,9、清理组件,91、刮板,92、橡胶板,93、发条,10、连接组件,101、弹性片,102、弹性绳。...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包括有转轴(2)、盖板(3)和侧板(4),舱口板(1)上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2),左右两个转轴(2)上均设有用于防水的盖板(3),盖板(3)底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侧板(4),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驱动组件(5)、锁定组件(6)和密封组件(7),舱口板(1)底部设有用于驱动盖板(3)往上转动打开的驱动组件(5),侧板(4)外侧设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锁定组件(6),侧板(4)外侧设有用于防止有水渗入船舱内部的密封组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其特征是,驱动组件(5)包括有防护壳(51)、连接架(52)、铰接座(53)、第一液压缸(54)和推板(55),舱口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护壳(51),舱口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连接架(52),左右两侧的连接架(52)分别位于相邻的防护壳(51)内侧,四个连接架(52)底部均设有铰接座(53),四个铰接座(53)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液压缸(54),左右两个盖板(3)的底部外侧均设有推板(55),前后两个第一液压缸(54)的伸缩杆均与相邻的推板(55)转动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其特征是,锁定组件(6)包括有固定框(61)、固定架(62)、第二液压缸(63)、承重杆(64)、卡板(65)和卡条(66),舱口板(1)的顶部设有固定框(61),固定框(61)位于盖板(3)外侧,固定框(61)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架(62),固定架(62)上均设有第二液压缸(63),第二液压缸(63)的伸缩杆内侧均设有承重杆(64),承重杆(64)的内侧均设有卡板(65),侧板(4)的外侧上部均设有卡条(66),卡板(65)往内侧运动能够卡住卡条(6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舱口围结构,其特征是,密封组件(7)包括有空心管(71)、活塞(72)、导套(73)、导杆(74)、第一弹簧(75)、接触辊(76)、出气管(77)、控制阀(78)、连接管(79)、控制杆(710)、橡胶管(711)、密封膜(712)、橡胶环(713)和复位弹簧(714),右前侧的侧板(4)前侧设有空心管(71),空心管(71)的内侧上部设有导套(73),导套(73)中部滑动式设有导杆(74),导杆(74)底部设有活塞(72),活塞(72)与空心管(71)内壁接触,导杆(74)下部绕有第一弹簧(75),第一弹簧(75)的两端分别与活塞(72)和导套(73)连接,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君张鹏陈金炉徐智沈强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