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血管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82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圆筒状硬质支架(1),圆筒状硬质支架(1)中设有结扎血管的凹槽(10),在圆筒状硬质支架(1)设有缝合环(8),在圆筒状硬质支架(1)的表面包有软包被(4),软包被(4)中设有结扎血管的凹槽(11);缝合环(8)的外缘设有1~2个袖状弹力网(13),该袖状弹力网(13)呈卷曲状、分别固定或粘贴在缝合环(8)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圆筒状硬质支架(1)呈管状;在圆筒状硬质支架内可有一段管形网状支架(2)或管形网状可收缩式支架(3)。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人体血管之间、人造血管之间或人体血管和人造血管之间的吻合。可适合某些血管断端显露较短者,扩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学外科手术器械用品,尤指涉及一种大血管吻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心血管外科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胸腹主动脉瘤以及四肢大血管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手术风险大,对外科医师的技术要求高。从手术角度上分析,如何安全、快速地进行血管吻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进行重症大血管疾病(如复杂而广泛的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能否快速、安全地完成血管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目前的血管吻合的方法,主要是用缝线进行缝合吻合。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外科医师的技术要求高,且要花费较多的手术时间,有时还需修补漏血处。如果一台手术要做多个吻合口,则要用很长时间进行缝合或补漏,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许多医师对复杂而广泛的动脉瘤放弃手术治疗,而采取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的死亡率极高,如复杂而广泛的夹层动脉瘤。近来也有不需要缝合的腔内人造血管的报道,非缝合腔内人造血管用二根缝线固定,再用强有力的脐带线将动脉瘤捆扎在腔内人造血管的环上,但有出现血液自血管环渗入到主动脉壁内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危险。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血管吻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圆筒状硬质支架(1),圆筒状硬质支架(1)中设有一个或二个结扎血管的凹槽(10),在圆筒状硬质支架(1)的一侧或中部设有缝合环(8),在圆筒状硬质支架(1)的表面包有软包被(4),软包被(4)中设有一个或二个结扎血管的凹槽(11),所述凹槽位于在缝合环(8)的一侧或两侧,并且软包被的凹槽(11)与支架的凹槽(10)对应;缝合环(8)的外缘设有1~2个袖状弹力网(13),该袖状弹力网(13)呈卷曲状、分别固定或粘贴在缝合环(8)的一侧或两侧;所述圆筒状硬质支架(1)呈管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晓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