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8173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原水池、pH调节槽、中继槽、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RO反渗透装置、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混凝槽、絮凝槽、沉淀槽、pH回调槽和放流槽,RO反渗透装置还通过管道连接回收水箱,放流槽连接排放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回收部分减少了药品的加药量,使回收水质得到了提升;2)与现有技术相比,废水部分的处理水量大大减少,从而设计水池也会减小,节约了投资成本;3)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RO浓水重金属指标超标的风险;4)与其他回收技术相比,避免了直接回用对设备的腐蚀。直接回用对设备的腐蚀。直接回用对设备的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针对电镀废水的回用处理,水处理行业常用的回用技术工艺为化学沉淀法+RO的处理方法(图1),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入药剂,在pH值8以上的条件下,使溶解态的重金属转化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沉淀,再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的目的。化学沉淀出水再通过RO处理以达到的回用的目的。
[0003]以上处理工艺存在的缺点是pH值需调至8以上,加药量大,从而引进了大量的离子,进入RO系统的TDS浓度高,RO回收率降低;RO浓水需要再回流至前段化学沉淀系统再次处理,增加了运行成本及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电镀废水回用及达标排放,节能减排。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原水池、pH调节槽、中继槽、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RO反渗透装置、第一反应槽、第二反应槽、混凝槽、絮凝槽、沉淀槽、pH回调槽和放流槽,RO反渗透装置还通过管道连接回收水箱,放流槽连接排放管。
[0006]优选的,所述的原水池与pH调节槽之间管道上设有原水池输送泵,中继槽与多介质过滤器之间管道上设中继槽增压泵,保安过滤器与RO反渗透装置之间管道上设RO高压泵,放流槽连接的排放管上设输送水泵。
[0007]优选的,所述的保安过滤器出水端设压力指示表,输送水泵出口设重金属在线仪表。
[0008]优选的,所述的RO反渗透装置的反渗透膜为低压复合膜。
[0009]本技术的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回收部分减少了药品的加药量,使回收水质得到了提升;
[0010]2)与现有技术相比,废水部分的处理水量大大减少,从而设计水池也会减小,节约了投资成本;
[0011]3)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RO浓水重金属指标超标的风险;
[0012]4)与其他回收技术相比,避免了直接回用对设备的腐蚀。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现有技术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的1是原水池、2是原水池输送泵、3是pH调节槽、4是中继槽、5是中继槽增压
泵、6是多介质过滤器、7是保安过滤器、8是RO高压泵、9是RO反渗透装置、10是第一反应槽、11是第二反应槽、12是混凝槽、13是絮凝槽、14是沉淀槽、15是pH回调槽、16是放流槽、17是输送水泵、18是回收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2所示,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其结构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原水池1、pH调节槽3、中继槽4、多介质过滤器6、保安过滤器7、RO反渗透装置9、第一反应槽10、第二反应槽11、混凝槽12、絮凝槽13、沉淀槽14、pH回调槽15和放流槽16,RO反渗透装置9还通过管道连接回收水箱18,放流槽16连接排放管。原水池1与pH调节槽3之间管道上设有原水池输送泵2,中继槽4与多介质过滤器6之间管道上设中继槽增压泵5,保安过滤器7与RO反渗透装置9之间管道上设RO高压泵8,放流槽16连接的排放管上设输送水泵17。
[0018]实施例
[0019]根据以上结构,工作时,电镀废水原水水质一般pH值为2

5,腐蚀性较强不宜直接进行回收。
[0020]考虑先调节pH值为5

6,电镀废水种类较多,如含镍废水、含铜废水,不同的重金属离子转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沉淀的pH值不同,需要根据金属离子特性确认最佳pH值以防止产生不溶物。
[0021]废水通过原水池1收集后排入pH调节槽3进行pH调节为5左右后进入中继槽4。出水通过中继槽增压泵5进入多介质过滤器6,在管道内添加H2SO4/NaOH精确调整pH,维持pH为6左右,多介质过滤器6可去除原水中悬浮物、颗粒物及胶体等物质。多介质过滤器6优选含有材质各异的多层过滤介质,完全能滤除不溶于水中的杂质,保证SDI<5,是后级RO强有力的保护屏障。多介质过滤器6出水进入保安过滤器7,去除5μm以上的悬浮物,以保护RO膜不被堵塞,出口装设压力指示表,压差增大到设定值时更换滤芯。为满足RO进水要求,原水进保安过滤器7前优选加入非氧化性杀菌剂、还原剂进行杀菌并去除余氯,加入阻垢剂可在RO浓水侧LSI指数≤2.3下有效阻垢。保安过滤器7出水经RO高压泵8进入RO反渗透装置9,RO是该系统脱盐的核心部分,经反渗透处理的水,能去除绝大部分无机盐、有机物、微生物等,反渗透膜优选采用最先进的低压复合膜,单根脱盐率达99.8%,系统脱盐率不小于95%,回收率不小于50%。RO产水进入回收水箱17进行回用,电导率可以达到100us/cm以下。
[0022]经过浓缩后的RO浓水进入第一反应槽10,通过添加H2SO4/NaOH维持pH为8

10左右,在第二反应槽11加入重捕剂,优选重捕剂含大量活性基团,其中硫原子电负性小、半径较大、易失去电子并极化变形,产生负电场以捕捉阳离子并趋向成键,可与重金属生成难溶性氨基二硫代甲酸盐。后依次进入混凝槽12和絮凝槽13,添加FeSO4和PAM进行混凝絮凝反应除去重金属离子。絮凝槽13出水进入沉淀槽14进行泥水分离,剩余污泥经排泥泵按时排入污泥系统,合格的上清液流入废水pH回调槽15调节pH至6

9后进入放流槽16,达标废水通过放流槽16输送水泵17排入其他系统或直接排放,水泵出口设置重金属在线仪表对出水水质进行监控。
[0023]本方案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的处理技术是RO+RO浓水沉淀法。将原水pH至调至5

6,此过程重金属与碱反应不会产生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沉淀,再通过RO膜进行回
用。产生的浓水再通过传统的化学沉淀法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化学沉淀法的处理水量及处理设备会大大减小,减少投资成本。
[0024]以上所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任意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型号和现有设计。
[002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原水池(1)、pH调节槽(3)、中继槽(4)、多介质过滤器(6)、保安过滤器(7)、RO反渗透装置(9)、第一反应槽(10)、第二反应槽(11)、混凝槽(12)、絮凝槽(13)、沉淀槽(14)、pH回调槽(15)和放流槽(16),RO反渗透装置(9)还通过管道连接回收水箱(18),放流槽(16)连接排放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水池(1)与pH调节槽(3)之间管道上设有原水池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伟吴家琛李彩娟马兴峰赵伟马刚郭康康曾鹏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