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799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包括发酵箱本体,发酵箱本体内部设有多个隔板,且多个隔板将发酵箱本体内部分为多个发酵腔,每个发酵腔内部两侧皆分别设有安置槽板,每个安置槽板上端皆设有移动块,且移动块滑动在发酵腔顶壁上,发酵箱本体内部设有驱动移动块移动的驱动组件;移动块下端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下端设有轴杆件,轴杆件和液压杆之间连接有连接组件,且连接组件驱动轴杆件转动,轴杆件上安装有翻转浆,安置槽板内部两端分别滑动有整合板,整合板和安置槽板内壁之间连接有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翻转茶叶,无需人工,并且翻转均匀,便于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普洱茶发酵箱的
,具体涉及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

技术介绍

[0002]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取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是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普洱茶渥堆发酵是指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经微生物、酶、湿热等综合作用,其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转化,而形成普洱熟茶独有品质特征的过程。渥堆所需要菌种多是来自于晒青毛茶和发酵环境,也可外源接种特定菌种制备具有特色普洱熟茶。现有技术通常以大米或其他非茶叶物质为基质,采取纯培养方式进行菌种的制备,在发酵罐中进行普洱茶的外源接种渥堆发酵。
[0003]传统渥堆发酵工艺包括:潮水

堆放

盖布

翻堆解块

开沟摊晾5个工序,其中潮水要求一次性按比例加够水,随后的堆放、盖布、翻堆解块则是一个反复循环的周期性工作,当堆放的茶堆堆芯温度达到要求时,需要将茶堆内外翻匀,并将堆放过程中形成的块状物解块松散,然后再重新归拢堆放,待茶叶发酵成熟后循环终止,茶叶不再堆放,直接进入开沟摊晾阶段,使茶堆温度及水分自然降低至最终要求的参数,整个过程历时45~60天。
[0004]目前,普洱茶在发酵的过程中翻堆处理采用人工处理,通常是通过人工使用相应工具进行翻堆,翻堆时十分不便,增加了翻堆难度,同时难以保证翻堆均匀,导致发酵箱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包括发酵箱本体,所述发酵箱本体内部设有多个隔板,且多个所述隔板将发酵箱本体内部分为上下均匀分布的发酵腔,每个所述发酵腔内部两侧皆分别设有安置槽板,每个所述安置槽板上端皆设有移动块,且所述移动块滑动在发酵腔顶壁上,所述发酵箱本体内部设有驱动移动块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移动块下端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下端设有轴杆件,所述轴杆件和液压杆之间连接有连接组件,且所述连接组件驱动轴杆件转动,所述轴杆件上安装有翻转浆,所述翻转浆包括中心的弧形浆部,所述弧形浆部和轴杆件之间连接有笔直浆部,所述弧形浆部另一端连接有铲起浆部,所述安置槽板内部两端分别滑动有整合板,所述整合板和安置槽板内壁之间连接有电动推杆。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发酵箱本体顶壁中心安装的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上滑动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和移动块之间连接有随动杆。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隔板中心皆滑动有传动块,多个所述传动块和电动滑块之间连
接有传动杆,所述随动杆将传动块和移动块之间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轴杆件包括空心套杆,所述空心套杆内部轴心连接有转动轴。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液压杆连接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端皆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另一端相对一侧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和空心套杆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安装盘连接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位于空心套杆内部,所述电机盒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和转动轴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铲起浆部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安置槽板内部皆安装有水位检测器,且每个安置槽板上端皆设有喷头,所述喷头连接有进水管,且所述进水管贯穿发酵箱本体与外界水源连接,所述安置槽板内部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部上端安装有滤网,所述出水口内部下端安装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连接有导水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启动电动导轨,带动电动滑块移动,电动滑块通过传动杆带动传动块移动,电动滑块和传动块共同移动,通过随动杆带动移动块移动,使得翻转浆移动,保证对安置槽板内所有茶叶翻转,提高全面性和实用性,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驱动空心套杆转动,使得翻转浆旋转,进行翻转,保证翻转的有效进行,无需人工翻转,自动化程度高,便于使用;通过翻转浆的独特设计,可以有效的将茶叶完全翻转,提高翻转速率,并且保证翻转均匀,提高实用性;采用整合板,在翻转结束之后,启动电动推杆,两个整合板将茶叶整合,避免茶叶松散,提高实用性。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平面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局部平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安置槽板俯视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翻转浆立体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空心套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发酵箱本体;11、隔板;2、发酵腔;21、安置槽板;22、移动块;23、液压杆;24、整合板;25、电动推杆;3、驱动组件;31、电动导轨;32、电动滑块;33、随动杆;34、传动块;35、传动杆;4、轴杆件;41、空心套杆;42、转动轴;5、连接组件;51、安装杆;52、连接杆;53、安装盘;54、电机盒;55、驱动电机;6、翻转浆;61、弧形浆部;62、笔直浆部;63、铲起浆部;7、水位检测器;71、喷头;72、进水管;73、出水口;74、滤网;75、排水阀;76、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包括发酵箱本体1,所述发酵箱本体1内部设有多个隔板11,且多个所述隔板11将发酵箱本体1内部分为上下均匀分布的发酵腔2,每个所述发酵腔2内部两侧皆分别设有安置槽板21,所述安置槽板21内部两端分别滑动有整合板24,茶叶应放置在安置槽板21内部,且位于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包括发酵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箱本体(1)内部设有多个隔板(11),且多个所述隔板(11)将发酵箱本体(1)内部分为上下均匀分布的发酵腔(2),每个所述发酵腔(2)内部两侧皆分别设有安置槽板(21),每个所述安置槽板(21)上端皆设有移动块(22),且所述移动块(22)滑动在发酵腔(2)顶壁上,所述发酵箱本体(1)内部设有驱动移动块(22)移动的驱动组件(3);所述移动块(22)下端连接有液压杆(23),所述液压杆(23)下端设有轴杆件(4),所述轴杆件(4)和液压杆(23)之间连接有连接组件(5),且所述连接组件(5)驱动轴杆件(4)转动,所述轴杆件(4)上安装有翻转浆(6),所述翻转浆(6)包括中心的弧形浆部(61),所述弧形浆部(61)和轴杆件(4)之间连接有笔直浆部(62),所述弧形浆部(61)另一端连接有铲起浆部(63),所述安置槽板(21)内部两端分别滑动有整合板(24),所述整合板(24)和安置槽板(21)内壁之间连接有电动推杆(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发酵箱本体(1)顶壁中心安装的电动导轨(31),所述电动导轨(31)上滑动有电动滑块(32),所述电动滑块(32)和移动块(22)之间连接有随动杆(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普洱茶外源接种自然渥堆发酵的发酵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11)中心皆滑动有传动块(34),多个所述传动块(34)和电动滑块(32)之间连接有传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存强王子浩周斌星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农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