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现状房屋建筑总量的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评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现状房屋建筑总量的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合理的房屋建筑总量既能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又能节约利用土地空间。建筑量的分配情况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的发展效率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最理想的城市房屋建筑现状总量等于该城市满足所有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建筑总量之和,房屋建筑既没有浪费,也没有缺失,既不破坏生态平衡,又满足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构建基于人口、经济、自然基础格局等因素预测城市房屋建筑量合理值评估模型,便于政府把握建筑量是否超限,实时反映建筑运行动态。
[0003]现有的城市现状房屋建筑总量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毛容积率法,从宏观到微观容量分配的控制原则和方法,使容量总体目标由上至下的层层衔接和落实。(2)人均建筑量法,根据规划相关指标,确定人均建筑量,再结合人口数量确定合理的建筑总量。
[0004]方法1只考虑了建筑本身,方法2只考虑了人口本身,且毛容积率和人均建筑量合理范围也并没有相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现状房屋建筑总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城市建成区面积和行政区面积;步骤S2、根据城市开发强度合理值范围和行政区面积,计算城市建成区面积合理值范围;步骤S3、根据建成区人口密度合理值范围,计算城市人口合理值范围;步骤S4、计算城市房屋建筑总量合理值范围;步骤S5、判断城市现状房屋建筑总量是否合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现状房屋建筑总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建成区S
建成
指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收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其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区域、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且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行政区S
行政区
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现状房屋建筑总量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城市开发强度为城市建设空间占该城市总面积的比例,简化为城市建成区与城市行政区域总面积之比,城市开发强度一般控制在20%
‑
30%区间,故城市建成区面积合理值范围如下:S
行政区
×
20%≤S
建成
≤S
行政区
×
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东,刘博文,黄迎春,庄园,王淼,秦飞,耿源浩,靳子航,龚芸,张译,屈艾晶,余永欣,韩雄,王晓龙,武润泽,纪雷鸣,陈娟,王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